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496) 作品数:25 被引量:162 H指数:9 相关作者: 余毅震 姚荣英 张萍 顾璇 孙艳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蚌埠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归因状况及其关系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高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分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和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三个部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攻击行为方面,男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女生,且总分及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因子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而女生的总分及身体攻击、语言攻击、间接攻击和愤怒因子分为五、六年级的高于四年级的(P<0.05);人际关系归因倾向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男生的运气因子得分四、五年级的高于六年级的(P<0.05),女生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得分在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关系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级后,外控性因子情景和运气均与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因子努力、外控性因子情景与语言攻击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年级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与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的外控性因子相关,外控性因子得分高的学生攻击性倾向也高,提示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从改变归因方式入手进行干预,以减少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姚荣英 张燕 彭瑶 顾璇关键词:高年级小学生 人际关系 外显自尊在中学生人际归因方式与交往焦虑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的状况,探讨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自尊在人际归因方式和交往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安徽省蚌埠市4所中学2626名中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人际归因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1);外显自尊得分初中生高于高中生(P<0.01)。人际总归因方式及各维度与交往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外显自尊在人际归因方式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约为34.6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52.61%。结论:引导中学生改善消极的人际归因方式,正确把握自尊弹性,可缓解和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周英 江亚婷 时光霞 梁卫红 姚荣英关键词:交往焦虑 外显自尊 中介作用 中学生 交往焦虑与中学生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调查中学生攻击行为及交往焦虑情况,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Buss编制的攻击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和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对2 79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中学生在身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及敌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中学生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及敌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交往焦虑和性别均是影响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及敌意的主要因素,而间接攻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往焦虑。结论交往焦虑是影响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及时的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顾璇 姚荣英关键词:交往焦虑 中学生 昆明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和家庭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昆明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况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昆明市5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1164名学生进行集体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有效人数1163人,其中男生548人,占47.1%;女生615人,占52.8%,年龄11~18岁,平均(15.17±1.838)岁;有153人考虑过自杀,占13.1%比例.对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后发现,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均对中学生自杀行为有影响.结论自杀行为在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受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加强综合干预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谢雪妮 韩云涛 焦锋关键词:中学生 自杀行为 家庭因素 攻击性青少年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不同测试结果比较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究不同测试方法和实验材料对攻击性青年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AQ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得分将63名中学生分为高攻击特质组和正常组,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攻击图片再认、图片偏好判断和组词偏好实验,对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图片再认实验与攻击问卷的测试结果一致。实验材料(图片和词汇)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测量有显著影响,以词汇为实验材料所得结果更丰富。结论图片再认实验和攻击问卷对攻击性外显社会认知的测量具有一致性;偏好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需要结合被试特征和实验设计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探讨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特征。 张萍 王琛 余毅震关键词:研究方法 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与攻击性行为关系 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为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in China,BWAQ-RC)中国修订版、社交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对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个省市22 142名城市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BWAQ-RC问卷总评分及IAS量表得分均有显著性别差异(P值均<0.05),且高IAS组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各因子及攻击性行为总体水平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低I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社交焦虑与攻击性呈正相关,且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社交焦虑对攻击性具正向预测力(β=0.487)。结论社交焦虑程度高的学生更具有攻击性,可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刘卓娅 余毅震 张萍 孟仙关键词:焦虑 社会适应 青少年 小学高年级学生攻击行为与情绪管理关系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攻击行为与情绪管理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统一采用Buss-W 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中国修订版和Goleman情绪智力量表对全国5个省市共8 136名城市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的攻击行为和情绪管理能力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性别是男生,来自单亲或重组家庭,父亲文化水平低均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攻击性高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和低攻击儿童。结论儿童攻击性高低与性别、家庭类型,父亲文化程度和情绪管理能力有关,应加强对高攻击性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孙艳 余毅震 罗贻雪 杨奕关键词:情绪 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外显自尊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外显自尊相关联状况,为学校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省15个城市抽取了初、高中学生共15 738名,进行中国修订版攻击性问卷(Buss-W 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WAQ)、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等的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在攻击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在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攻击总分及外显自尊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样本总体外显自尊与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结论中学生的外显自尊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罗贻雪 余毅震 杨奕 孙艳关键词:自我概念 精神卫生 攻击行为的分子遗传学病因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攻击性行为,是指"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是反社会行为的一种,严重的攻击如暴力犯罪、自杀、恐怖主义等,有较大的社会危害。 张萍 余毅震关键词:遗传学 病因辩证 青少年保健服务 情绪管理能力对4-6年级小学生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情绪管理能力对4-6年级小学生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蚌埠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AQ)、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四个部分。采用偏相关和层次回归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攻击行为方面,男生攻击行为得分(72.74±18.09)高于女生(66.31±17.53)(P〈0.01),五年级学生攻击行为得分(71.76±18.06)高于四年级(69.24±18.95)和六年级学生(68.40±17.19)(P〈0.05)。三者关系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级后,攻击行为与情绪管理能力呈负相关(r=-0.463,P〈0.01),与交往焦虑呈正相关(r=0.229,P〈0.01),情绪管理能力与交往焦虑呈负相关(r=-0.234,P〈0.01);情绪管理能力在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和调节作用(P〈0.01),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46.08%,而调节作用仅占总效应的3.5%。结论情绪管理能力在4-6年级小学生的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降低交往焦虑程度与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姚荣英 陈军 张勤 朋文佳 付连国关键词:小学生 交往焦虑 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