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134)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建孟蒋轶锋陈浚王宝贞朱润晔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硝化
  • 5篇反硝化
  • 2篇电子受体
  • 2篇亚硝酸
  • 2篇亚硝酸盐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聚磷
  • 2篇聚磷菌
  • 2篇聚糖菌
  • 2篇除磷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短程硝化
  • 1篇生物除磷
  • 1篇生物滴滤
  • 1篇生物滴滤塔
  • 1篇生物转鼓
  • 1篇曝气
  • 1篇去除率

机构

  • 8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陈建孟
  • 6篇蒋轶锋
  • 5篇陈浚
  • 3篇王宝贞
  • 2篇沙昊雷
  • 2篇朱润晔
  • 2篇郑建军
  • 1篇吴石金
  • 1篇刘会敏
  • 1篇吴成强
  • 1篇倪建国
  • 1篇钱海丰
  • 1篇徐飞
  • 1篇王琳
  • 1篇王智晔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物转鼓过滤器反硝化去除NO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解析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生物转鼓过滤器(RDB)反硝化去除NO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RDB中存在16种优势菌,并且沿填料径向不同位置的DGGE图谱差异性不大,细菌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相似性.通过DGGE图形比较和微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发现在RDB内加入CuⅡ(EDTA)络合剂后,NO去除率上升,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先增加后又下降,但群落结构变化不显著.对DGGE图谱中8条主带进行回收、扩增、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RDB中微生物群落主要由Cytopahga-Flexibacteria-Bacteroides(CFB)group Bacteroides、β-Proteobacterium、γ-Proteobacterium和Clostridiumsp.组成.反硝化功能与条带G-5(属于γ-Proteobacterium)和G-6、G-8(属于β-Proteobacterium)所代表的菌种相关,相似性≥98%.G-3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2个最相似序列的相似性只有93%和92%,表明这个条带所代表的微生物可能为新的未培养微生物.
陈浚王智晔蒋轶锋钱海丰沙昊雷陈建孟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序批式污泥培养方式,探讨了NO2-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结果表明,通过逐步增加进水中NO2-浓度并取代NO3-,可有效驯化反硝化聚磷菌(DPAO)对较高浓度NO2-(以N计,30mg/L)的有效利用.DPAO可根据电子受体的变化作出动态响应,进而影响系统的除磷效能.在NO3-条件下,系统中存在2类DPAO:DPAO35(以NO2-或NO3-为电子受体)和DPAO5(以NO3-为电子受体);作为系统的优势功能菌,DPAO占总VSS的40%~61%.随着进水中NO3-的减少和NO2-的增加,DPAO5被缓慢淘洗出系统,DPAO比例减少为28%~41%,同时引起聚糖菌(GAO)比例从31%~52%升至54%~67%,而除磷效率从84%降至66%.化学计量学显示厌氧ΔGly/ΔHAc和好氧ΔGly/ΔPHA比值(C/C)分别由0.53和0.43升至0.78和0.51.
蒋轶锋朱润晔郑建军王宝贞陈建孟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亚硝酸盐电子受体聚磷菌聚糖菌
生物转鼓过滤器反硝化去除NO的模型研究和实验验证被引量:3
2008年
在厌氧条件下,对利用生物转鼓过滤器(Rotating Drum Biofilter,简称RDB)反硝化净化一氧化氮(NO)废气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模型探讨,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分析NO在RDB内的传质-反应过程基础上,建立了滤料微单元内NO在气相、液相内的质量守恒方程,结合生物膜内NO的传质方程和厌氧条件下的Monod微生物反应动力学方程,最终得到了NO在RDB中的浓度分布方程及NO去除效率方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去除效率的变化趋势互为一致,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RDB对低浓度(<600mg·m-3)NO的去除过程,但因模型未考虑RDB内营养液对NO的吸收作用等因素,模型计算值比实验结果约低10%。
陈浚蒋轶锋沙昊雷陈建孟
关键词:一氧化氮空气污染控制
络合协同RDB处理NO_x系统中1株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从处理效率稳定在85%的NOx废气络合处理系统--生物转鼓(rotating drum biofilter,RDB)中分离到1株异养型兼氧反硝化细菌,命名为菌株ND1.理化分析表明,ND1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在培养基上可形成特征性干燥、皱缩样菌落,黏附于琼脂表面,并产生黄色色素,以单极生鞭毛运动.其16S rDNA基因序列与典型的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具有97%的相似性,综合其外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Biolog碳源利用特性以及16S rDNA系统发育学分析,ND1鉴定为Pseudomonasstutzeri.在30℃,pH7.2的培养条件下,以琥珀酸钠为碳源,5d后该菌对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对相同浓度的亚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5%.
徐飞陈浚吴石金蒋轶锋陈建孟
关键词:生物转鼓16SRDNA序列PSEUDOMONASSTUTZERI系统发育学
间歇曝气对硝化菌生长动力学影响及NO2^-积累机制被引量:35
2009年
采用间歇曝气方法处理低氨氮浓度生活污水,在SRT 10、5、2.5和1.25 d条件下,SBR反应器出水中NO2-含量(以N计,下同)为18、19、14和5 mg/L,积累率达到73%、85%、91%和78%,而连续曝气SBR仅为14%、21%、31%和34%;同时氨氮去除率维持在97%、95%、76%和39%,与连续曝气SBR的92%、97%、71%和47%相当.对硝化菌的生长动力学分析表明,在间歇曝气硝化系统中,氨氧化菌(AOB)可以通过产率系数(YAOB)的增加来提高自身在反应器中的绝对生物量,并补偿因间歇曝气引起的比底物利用速率下降,从而使比增殖速率(μm)和NH4+的氧化速率不变.与此相反,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却不具备这种补偿特性,导致其μm和对NO2-氧化速率降低,引起了NO2-在出水中积累.
蒋轶锋陈浚王宝贞陈建孟
关键词:短程硝化动力学间歇曝气
生物滴滤塔反硝化净化NO废气的启动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低浓度NO废气作为气相氮源、硝酸钠作为液相氮源,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的NO反硝化菌驯化成熟的基础上,研究了生物滴滤塔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在室温、NO进气浓度(160mg/m3)、停留时间(EBRT)113s的条件下,接种驯化成熟种污泥的生物滴滤塔在9d内完成挂膜.硝酸盐是影响驯化过程中NO净化效果和N2O产生量的重要因素,添加适量硝酸盐有助于NO反硝化菌的正常生长,提高NO净化效率;但硝酸盐过多时会导致中间产物N2O的累积.在滴滤塔挂膜启动期间,循环液吸光度、填料层压力损失与NO净化效率呈正相关性,可作为衡量生物滴滤塔挂膜启动完成的重要指标.
倪建国吴成强朱润晔陈建孟
关键词:NON2O生物滴滤塔反硝化
O2、NO3^-、NO2^-为电子受体的生物除磷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平行运行3个分别以O2、NO3-、NO2-为电子受体的SBR除磷系统,探讨了反硝化除磷区别于好氧除磷的工艺特征及其内在微生物竞争机制.NO2-不会对经驯化后反硝化聚磷菌(DPAO)的缺氧吸磷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但其作为反硝化除磷电子受体的效能远低于NO3-;具备利用NO3-而缺乏NO2-反硝化酶系的DPAO(DPAO5)流失及聚糖菌(GAO)增殖是根本原因.而NO3-是一种高效电子受体,其反硝化除磷效能与以O2为受体的好氧除磷系统相当,两者在除磷计量学和功能菌群构成上十分接近.作为聚磷菌(PAO)的竞争者,GAO在3个研究系统中均大量存在.基于对不同电子受体的利用能力,PAO包含PO、PN、Pn、PNn、PON、PONn等6个种类.PON和PONn等兼性PAO是生物除磷的主体,其在污泥中比例越高,系统的除磷负荷也越大,即SBRo>SBRn5>SBRn3.
蒋轶锋郑建军王宝贞王琳陈建孟
关键词:生物除磷电子受体聚磷菌聚糖菌计量学
Fe~Ⅱ(EDTA)协同生物转鼓过滤器去除NO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自行研制的生物转鼓反应器(RDB)处理难溶于水的NO废气,为提高NO的传质系数和去除效率,实验考察了营养液中添加FeⅡ(EDTA)络合剂协同RDB以提高NO去除效率的过程。结果表明,当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0.96 min时,在营养液中添加FeⅡ(EDTA)至100 mg/L后,NO的去除效率从70.78%升至79.26%。未添加FeⅡ(EDTA)时NO去除率随营养液的增加下降,添加FeⅡ(EDTA)至100 mg/L后,去除率随营养液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且下降速率比上升速率大。随着营养液中FeⅡ(EDTA)浓度从0增加至500 mg/L,实验最佳温度从32.5℃升至47.5℃,但添加FeⅡ(ED-TA)至100 mg/L对实验的最适pH值没有太大影响。
刘会敏陈浚陈建孟
关键词:一氧化氮反硝化去除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