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60037)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玉萍李思光吴兰洪一江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解脂耶氏酵母yPPI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2006年
- 用硫酸二甲酯诱变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野生型菌株,获得了不能在油酸作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株。通过功能互补突变株在含油酸的培养基上的生长,从解脂耶氏酵母基因组文库中克隆了一个基因。同源性比较发现,该基因产物与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中的亲环素类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将该基因命名为yPPI。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yPPPI基因突变株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结构变化,在其细胞核的周围出现了许多膜系结构,且细胞内没有过氧化物酶体.免疫荧光分析表明,yPPI基因突变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能够正常地合成,但它们不是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内,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细胞质中。这些结果表明yPPI的存在与过氧化物体的形成和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的正确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证明了亲环素类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对过氧化物酶体的生物合成作用。
- 罗玉萍李思光
- 关键词:亲环素基质蛋白解脂耶氏酵母
- 酵母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缺陷突变株的诱变、筛选和鉴定被引量:3
- 2006年
- 过氧化物体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人类很多疾病就是由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缺陷引起。以解脂耶氏酵母E122为出发菌,采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了两株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缺陷突变株,其中一株为温度敏感的突变株。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突变株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弥散的染色模式,且在电镜下观察不到过氧化物体的形态结构。将克隆于表达载体pINA445上的目前所发现的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转化这两株突变株,发现它们均不能恢复其在含油酸的培养基上的生长,表明这两个突变株是由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相关的新基因的突变引起。这两个突变株的获得为参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的新基因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 罗玉萍李思光
- 关键词:解脂耶氏酵母诱变
- 解脂耶氏酵母TSR1基因的定点诱变
- 2001年
- 对解脂耶氏酵母与蛋白质分泌有关的TSR1基因进行寡核苷酸介导的定点诱变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和拼接 ,得到了该基因的一系列缺失突变体。
- 罗玉萍李思光
- 关键词:解脂耶氏酵母缺失突变定点诱变蛋白质分泌
-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棕榈油酸高产酵母菌株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产棕榈油酸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No.12.926和产脂酵母RhodotorulaNo.12.908的融合研究,获得了棕榈油酸高产酵母工程菌株。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为:对数期酵母No.12.926和No.12.908用2%蜗牛酶于30℃分别酶解1.5和2h。在最佳条件下,酵母No.12.926和No.12.908原生质体形成率分别为94%和80%,再生率分别为75%和60%。原生质体融合由聚乙二醇诱导。将得到的融合子进行多次传代培养优选,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融合子的生物量为亲株的两倍多,其细胞形态和菌落颜色与亲株有差别。产脂和产棕榈油酸分析表明,融合子的产脂量为菌体干重的48.53%,其中棕榈油酸占油脂总量的47.29%,为菌体干重的22.95%。
- 李思光罗玉萍吴兰
- 关键词:工程菌油脂不饱和脂肪酸
- 解脂耶氏酵母tsr1突变体的构建
- 2001年
- 将解脂耶氏酵母与蛋白质分泌有关的TSR1基因编码区部分缺失的DNA片段转化一株解脂耶氏酵母。通过体内同源重组,部分缺失的外源tsr1片段取代了酵母染色体上的正常的TSR1基因,从而获得tsr1的转化子。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用该法成功地构建了tsr1突变体,这为进一步研究解脂耶氏酵母TSR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罗玉萍李思光洪一江
- 关键词:解脂耶氏酵母突变体蛋白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