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21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圣华王锟曾礼军杜海军石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学
  • 5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查慎行
  • 4篇汪琬
  • 3篇清初
  • 2篇东学
  • 2篇心学
  • 2篇学派
  • 2篇学术
  • 2篇阎若璩
  • 2篇浙东学派
  • 2篇吕祖谦
  • 2篇考论
  • 2篇考述
  • 2篇家族
  • 2篇兼及
  • 2篇交游
  • 1篇地理
  • 1篇新论
  • 1篇心本论
  • 1篇心态
  • 1篇学术地位

机构

  • 17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2篇李圣华
  • 3篇王锟
  • 1篇金晓刚
  • 1篇李义敏
  • 1篇潘德宝
  • 1篇吴泽顺
  • 1篇杜海军
  • 1篇许菁频
  • 1篇曾礼军
  • 1篇石寅

传媒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献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宋史研究论丛
  • 1篇明清文学与文...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潜丘札记》存收汪琬《跋家礼》、《跋素问》二文考述
2015年
阎若璩《潜丘札记》眷西堂刻本中所收《跋素问》、《跋家礼》二文,未见于此前的王闻远家抄本。此二文应为汪琬所作。阎学林编刻眷西堂本时,保存了一些"古人旧说",以明其祖的"疑而未订之义",《跋素问》、《跋家礼》即属此例。吴玉缙删定本去取未一,仍存二文。《四库全书总目》虽批评眷西堂刻本"漫无体例",四库本却据吴玉缙删定本收录二文,遂致造成学界普遍误解。今考阎若璩"疑而未订之义",可知其手录《跋家礼》缘于与汪琬礼学论争,节录《跋素问》盖与其自身多病有关。
李圣华
关键词:阎若璩汪琬
论查慎行“诗不分唐宋”说——兼及初白诗“宗陆”之辨
2014年
浙西为清初宋诗风兴盛的三大坛坫之一。查慎行早嗜好“拟宋”,主于“拟苏”。这与查氏家族的诗歌氛围、浙西诗人崇尚宋诗的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慎行“拟宋”遭到朱奇龄的批评。黄宗羲讲学海昌,海宁士人从学如流。慎行接受梨洲经史之学,论诗则传“诗不分唐宋”之说:必有其“本根”,自见“真性情”,“归于自然”,而不斤斤于学唐学宋。“诗不分唐宋”说的根基是浙东之学。在黄宗羲等人的影响下,慎行《慎旃集》取法杜陵诗史。黄宗炎所评“步武分司”、“追踪剑南”俱未落在实处。然后世沿袭“追踪剑南”之说,误以为慎行“宗陆”。事实上,慎行三十而后提倡“诗不分唐宋”,出入唐宋诸大家,诗歌得力于杜、白、苏三家为多。“诗不分唐宋”说,在清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推动了浙诗派的大盛,也引发了清诗风气的变革。
李圣华
关键词:查慎行
俞樾与常州恽氏家族交游考论
2012年
晚清大学问家俞樾与常州恽氏家族有过较为密切的文学交游,为其作序、写传、诗词唱和等,这一交游对恽氏家族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双方"硕儒"与"文学世家"的特殊身份,使得这份文学切劘交流具有不同一般的深刻意义:既体现出清代主流社会对女性文学创作的支持和鼓励,也体现出传统文人对所谓"文学世家"、"家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以及世家大族对与文坛宿儒交往的高度重视。
许菁频
关键词:俞樾文学交游
查慎行与明遗民社会——关于“明遗民二代”文化心态的典型解析被引量:2
2014年
"明遗民二代"是中国遗民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探讨这一现象,不仅有助于推动明遗民社会研究,而且也是清初士大夫研究、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清诗大家查慎行为"明遗民二代"典型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两世遗民之家,传海宁查氏家风家训,早年不以科举为业,致力于诗古文词,师辈多遗民耆旧。"胎习之为性"使他亲近遗民,表彰节烈,认同自我寒士身份。后天环境变化也改变着其先天习性,缘生计逼迫,他终未自绝于科举仕途,遂漫而应之,"竿木自随,逢场作戏"。久困科场将他进一步推向江湖,养成江湖寒士心态,以"山水友朋"为性命,以"品逸"为高。江湖心态也影响其十年文学侍从生涯,徬徨自悔,背负沉重的进退失据感,终返山林。慎行"类遗民"的文化心态在"国朝六家"中极为独特,具有典型的认识意义,反映了清初一大批新生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求索与精神世界。
李圣华
关键词:查慎行
《欧公本末》的发现及其文献与学术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欧公本末》是吕祖谦临终前完成的一部书,因刊行较少而流布不广,黃灵庚主编《吕祖谦全集》方整理入集出版。该书保存了不少与欧阳修有关的北宋文献,一是可补充现存宋人文献的不足,二是不同的记载,可为现在研究宋人资料提供参考,三是记载详细。这对研究欧阳修、吕祖谦乃至北宋学术,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文献价值。
杜海军
关键词:吕祖谦
宋濂的书法美学思想
2011年
宋濂不仅是元末明初之际影响深远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各体兼善,书法艺术水平卓著,同时,对于书法理论也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约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神、气、韵的思想;二是关于法的理解;三是关于学书方法和书、画关系的理解。
吴泽顺李义敏
关键词:书法思想
查慎行文学侍从生涯及其“烟波翰林体”考论
2014年
查慎行是清诗史上与"南朱北王"相代兴的一代大家,晚年曾入直南书房,成为文学侍从。其蒙召非仅以"诗名",还因"学问好"。文学近侍十年前期备受宠遇,获得御赐"烟波钓徒"之号。然南书房为"争地",慎行不改江湖野逸之性,受到排挤,处境尴尬,目睹时弊,宦情日冷。康熙帝的态度也发生由热到冷的变化。缘身份改变,慎行诗歌努力适应馆阁之需,在康熙帝的允许下,他尝试调剂江湖之调与馆阁清音,应制"不用应制体",援江湖逸气入馆阁,所作可称"烟波翰林体"。但慎行终不免为调剂所困,康熙帝亦渐失去浓厚的"围观"兴趣,慎行遂谋求向江湖的回归。"烟波翰林体"大抵能独成一体,不仅推动了查诗的广泛传播,而且引发了"馆阁体"的一场变革。慎行这段诗歌经历也反映了康熙后期诗人与政治之关系,具有重要的诗史认识意义。
李圣华
关键词:查慎行康熙帝
汪琬与清初古文论争——兼及清初古文“中兴”被引量:4
2012年
在清初古文复兴大潮中,"清文"创立,"明文"隐退,构成古文运动主流动向。汪琬与清初古文家的论争,对清初古文的"中兴"及清代古文的嬗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争源于易代之变、文风之变、学风之变。大型的论争共有八次,即与周容的第一次与明遗民交锋,与陈僖以文法与明道为中心之争,与吴殳以《正钱录》为中心的与明遗民第二次争锋,与归庄的第三次与明遗民之争,与魏禧的第四次与明遗民之争,与叶燮以文法与八股为中心之争,与阎若璩以经学为中心兼及文章体例之争,与黄宗羲以本之六经、小说笔墨为中心的第五次与明遗民之争。这些激烈的"对话"都关系着清初古文运动的大问题,体现了一代文学思潮的急剧变革与复杂形态。
李圣华
关键词:汪琬
百年宋濂研究平议
2015年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近百年来的宋濂研究,涌现出大量学术成果。按时段与进度,可分为三阶段:1980年之前为第一阶段,研究几乎没有展开,多是简述宋濂生平及《送东阳马生序》;1980年至2000年为第二阶段,主要凸显宋濂的诗文成就,文献整理成果重大;200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研究的视野、方法,以及史料发掘方面,均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绩。通过评述宋濂研究的旧作与新论,以期纠正原有误区,寻求新的学术增长点。
王锟金晓刚
吕祖谦的心学及其对浙东学术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吕祖谦大唱经史实学,然又重视心性之学。他在"万物一体"宇宙观的基础上,主张世界"皆吾心之发见"从而挺立"心本论",并强调"天机"和"良知良能"的能动性而高扬主体意识,进而"求心性于经史之间",建立了心学史观之雏形,形成了大致前后一贯、又颇有特色的心学体系。吕祖谦心学虽没有陆王那样高明精粹,却避免了陆王极度唯心论之弊,对浙东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锟
关键词:吕祖谦心本论天机浙东学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