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611)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岳文裴雪涛曹宁贾雅丽张彪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模型的建立与差异性表达微小RNA分子的高通量筛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拟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建立EMT模型。方法在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用TGF-β1处理肝癌细胞2~6 d,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EMT典型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和Ep CAM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微小RNA芯片技术(miRNA chip)筛选和分析TGF-β1处理前后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经10 ng/ml TGF-β1诱导2~6 d后,多数细胞形态由上皮样转变为成纤维样,细胞间隙明显增大;Western印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0 ng/ml TGF-β1处理后,肝癌细胞E-钙黏蛋白(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性下调;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13和Ep CAM显著性上调;对miRNA芯片结果分析得到35种差异表达比较显著的miRNA,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在转录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在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用10 ng/ml TGF-β1处理肝癌细胞2~6 d,细胞发生明显的EMT过程,利用该法可成功建立肝细胞癌的体外EMT细胞模型,在此模型中,可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筛选分析和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 王海洋曾泉张彪李思霆南雪何丽娟岳文周军年裴雪涛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微小RNA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IL-6介导冈田酸对SH-SY5Y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引起痴呆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主要的病理学变化是由Aβ过度沉积引起的老年斑(SP),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从人脐带华通胶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由于其强大的旁分泌作用,已经被证实对神经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其中包括AD,这种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用冈田酸对SH-SY5Y细胞系进行损伤,建立AD体外模型,然后用种有hUC-MSCs的transwell小室或其条件培养基对模型进行治疗,并发现其分泌的IL-6可能是介导这种修复作用的关键因子.
- 翟晶磊曹宁岳文贾雅丽裴雪涛
- 关键词:TAU蛋白过度磷酸化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