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A404)

作品数:47 被引量:121H指数:5
相关作者:曾毅李琦涵刘龙丁王丽春孙茂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病毒
  • 16篇疫苗
  • 11篇免疫
  • 10篇细胞
  • 8篇肠道
  • 8篇肠道病毒
  • 8篇肠道病毒71...
  • 7篇基因
  • 6篇灭活
  • 5篇乳头
  • 5篇瘤病毒
  • 5篇轮状
  • 5篇轮状病毒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疫苗
  • 4篇人二倍体细胞
  • 4篇细胞免疫
  • 4篇免疫原性
  • 4篇灭活疫苗

机构

  • 2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2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云南沃森生物...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昆明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梧州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玉溪市...
  • 1篇上海泽润生物...
  • 1篇华兰基因工程...

作者

  • 13篇曾毅
  • 9篇李琦涵
  • 9篇刘龙丁
  • 8篇王丽春
  • 7篇孙茂盛
  • 7篇王湛
  • 6篇杜海军
  • 6篇周玉柏
  • 5篇王晶晶
  • 5篇张莹
  • 4篇周玲
  • 4篇吴晋元
  • 4篇董承红
  • 3篇叶树清
  • 3篇李红霞
  • 3篇米锴
  • 3篇李鸿钧
  • 3篇梁燕
  • 3篇廖芸
  • 3篇仝艳艳

传媒

  • 11篇中国生物制品...
  • 8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药物生物技术
  • 3篇病毒学报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国际生物制品...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gA/EBV—VCA阳性人群和鼻咽癌患者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特异性细胞免疫及EBVDNA载量检测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IgA/VCA抗体滴度与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和EBVDNA拷贝数关系。方法免疫酶法检测普查样本IgA/VCA抗体滴度;选取IgA/VCA抗体阳性人群和治疗前鼻咽癌患者,通过γ-干扰素Elispot和EBVDNA荧光定量试剂盒检测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和血浆中的EBVDNA载量。结果普查广西苍梧县城自然人群共1233人,其中80人IgA/VCA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0%。对其中的72例IgA/VCA抗体阳性人群和20未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了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和EBVDNA检测,随着抗体滴度的升高,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降低,而血浆中EBVDNA拷贝数有随IgA/VCA抗体滴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结论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和EBVDNA拷贝数可能与IgA/VCA抗体滴度相关。
谭珍连王勇利麦稚平廖建王湛詹少兵杜海军
关键词:潜伏膜蛋白2细胞免疫EBV
新型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乙肝病毒感染后在体内长期复制,导致25%的携带者出现肝病,并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疫苗由乙肝表面抗原(HBsAg)S蛋白组成,在20世纪发明后大大降低了病毒感染率,全球HBsAg携带率和肝细胞癌的降低证明了这一结果。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已被150多个国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尽管有高度有效的保护性疫苗和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使用,但是乙型肝炎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乙型肝炎的终生治疗会导致药物的耐药性和持续的发病。确定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变异也对免疫有潜在的影响。为了提高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新的乙肝疫苗或新的治疗方法正在积极的研究中,如重组Pre-S1/Pre-S2/S乙型肝炎疫苗,在低剂量HBsAg条件下,以更高的抗hbs水平更快地诱导产生更高的HBV血清保护率。乙肝疫苗与免疫原性差的抗原嵌合提供更广泛的保护。治疗性疫苗提高疗效和减少病毒感染,与抗病毒药物和细胞因子的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综述了正在研究中的新型乙型肝炎疫苗和治疗性乙肝疫苗,以期对我国乙肝疫苗的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王丽丽何建东赖欣钱雯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性疫苗免疫原性
2012-2013年广西桂林地区肠道病毒71型所致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2012-2013年广西桂林地区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相关病原学分析。方法收集手足口病病例样本737份,采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选取EV71阳性样本分离病毒,将获取的毒株经RT-PCR方法扩增VP1基因序列并测序,对VP1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737份病例中,荧光PCR检测出EV71感染共169例,阳性率为22.93%,测序获得的89株EV71的VP1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1%-100.00%和98.47%-100.00%,与C4亚型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大于95%,氨基酸同源性大于97%,并在系统进化树中与C4a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对89份样本VP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安徽阜阳的FY23毒株进行了比较,发现89株病毒均在791位由S(丝氨酸)变为P(脯氨酸)。结论本研究所收集的2012-2013年广西桂林地区的89例EV71所致手足口病均为C4a亚型的EV71感染。
王晶晶张小龙王丽春乞素冬莫兆军姚昕刘龙丁李琦涵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的分子机制及其VLPs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与人类多种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相关的病毒,自HPV与宫颈癌的关系被确认以来,其致病机制及感染预防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及早期蛋白的表达对其致病过程起重要作用;目前,针对四种主要高危型别HPV(HPV-6,-11,-16,-18)的VLPs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本公司研制的HPV-16和-18型二价疫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从HPV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毒致癌的分子机制及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
赵志宏王丽丽马波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分子结构致癌机制
一株人源性轮状病毒的分离及适应性培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野毒株的分离方法、组织培养适应条件及相应生物学性质。方法:对收集的样品采用胶体金、PCR、PAGE进行轮状病毒定性检测。阳性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并进行组织培养分离,对不同传代样品做基因组图谱、基因序列、病毒增殖动力学分析评价,采用轮状病毒P[8]G1型阳性血清进行病毒中和鉴别试验。结果:通过检测为A组轮状病毒,基因组为4∶2∶3∶2排列,基因分型G1P[8]型,在MA104细胞中传代后转至Vero细胞上适应培养可观察到CPE;电镜观察可见典型轮状病毒形态。毒株在Vero细胞上增殖到第10代,复制稳定,且感染性滴度达到7.25 log CCID50/ml,增殖高峰为96h。中和鉴别试验证实病毒培养液只包含轮状病毒,无其他病毒污染。结论:从腹泻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人源轮状病毒毒株,命名为ZTR-68株,该分离株具有良好的组织培养适应性,遗传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性质和疫苗制备提供了基础。
李松张光明吴晋元尹娜易山米锴曹颖李杨孙茂盛李鸿钧
关键词:轮状病毒VERO细胞
桦褐孔菌水提物体外抗HIV-1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水提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抗病毒作用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细胞毒性、假病毒单轮感染实验、HIV-1 VSV-G包膜实验,评价桦褐孔菌水提物的抗HIV-1药效学;用体外逆转录酶、整合酶活性检测和时间递加分析实验,对桦褐孔菌水提物体外抗HIV-1活性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桦褐孔菌水提物对3株不同包膜的HIV-1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2.17±2.085、5.661±1.058、8.846±1.334μg/mL。水提物浓度为0.65、12.5、25μg/mL时均能抑制HIV-1的逆转录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3.31%±3.39%、26.24%±5.6%、28.36%±4.3%;25μg/mL的桦褐孔菌水提物对整合酶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时间递加分析显示,桦褐孔菌水提物在HIV-1感染的融合/进入阶段具有最高的病毒抑制率。结论:桦褐孔菌水提物具有抗HIV-1活性的作用,其对HIV-1的融合/进入、逆转录酶及整合酶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桦褐孔菌水提物可能在HIV-1的融合、逆转录、整合阶段存在作用靶点。
郭婷婷齐婷娟岳成周玉柏李霄
关键词:桦褐孔菌逆转录酶整合酶
轮状病毒及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6年
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自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以来,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体,每年约60万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严重脱水死亡。由于轮状病毒腹泻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使用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是目前有效手段.一种疫苗的研究往往涉及了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就轮状病毒流行情况、动物实验模型、机体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及疫苗研发使用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孙丽丽吴晋元孙茂盛
关键词:人轮状病毒疫苗婴幼儿腹泻
miRNA参与肿瘤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而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因素,其中mi RNA可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mi 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短序列RNA,通过介导特异性的基因沉默导致靶m RNA降解,促使相应蛋白质的转译受阻而失去原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mi RNA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影响着基因的表达调控,在此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失控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而肿瘤的发生是以细胞恶变为基础,细胞恶变则是与细胞周期调控因素失衡相关,由此提示了一些mi RNA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mi RNA逐渐成为肿瘤诊治的新研究方向。本文主要讨论mi RNA在肿瘤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孙晓琴易山牛香莲米锴孙茂盛
关键词:MIRNA肿瘤基因表达调控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及成品的热稳定性.方法 将不同批次EV71灭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疫苗原液以及疫苗成品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保存.第0、6、12、24个月时选取存放于-20℃、4℃的病毒收获液及-20℃的疫苗原液的样品,第0、1、3、6、12个月时选取存放于4℃的疫苗原液的样品,第0、6、12、24个月时选取存放于4℃的疫苗成品的样品,第0、7、14、28、42、60天时选取存放于25℃的疫苗成品的样品,第0、3、7、14、21天时选取存放于37℃的疫苗成品的样品,检测样品的病毒感染性滴度(lgCCID50/ml;CCID50,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 50%,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抗原含量、内毒素含量、pH值等;对1 800只BLAB/c小鼠进行疫苗成品的腹腔免疫注射,同时针对每个温度下不同保存时间设立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注射无病毒抗原的稀释液),共150只.接种4周时每只小鼠采集尾静脉血500μl,检测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计算疫苗成品的半数有效量(ED50).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对不同温度下,不同保存时间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EV71灭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在-20℃条件下,保存0、6、12、24个月时病毒滴度分别为(6.67 ±0.13)、(6.56±0.09)、(6.52±0.04)、(6.39±0.16) lgCCID50/ml;4℃条件下,各时间点的病毒滴度分别为(6.67 ±0.13)、(6.41±0.13)、(6.19 ±0.18)、(5.97±0.09) lgCCID50/ml,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9.81和44.16,P值均<0.05).疫苗原液在4℃条件下,保存0、1、3个月时的抗原含量均为(3 626.67±1 382.56) EU/ml,保存6和12个月时分别为(2 080.00±876.36)、(951.17±346.35) EU/ml.疫苗成品在4℃条件下,保存0、6、12、24个月时的效力分别为(31.00±2.71)、(32.93±3.22)、(39.37±3.44)、(46.04±3.25) EU/ml;在25℃条件下,保存0、7、14�
张莹李琦涵廖芸刘龙丁李海巍董承红
关键词:人二倍体细胞热稳定性
HPV E7在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中基因沉默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基因沉默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中E7基因后对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RNAi专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可干扰HPV18 E7基因的质粒,转入EC9706细胞系,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干扰片段的细胞株.使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对胞内相关基因和蛋白进行检测,并比较细胞活力差异.结果 通过质粒构建与转染,获得了两株稳定表达干扰片段的细胞株EC9706R8-1及EC9706R8-4.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发现病毒基因E6、E7均被下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病毒蛋白E7通路中控制细胞周期的p27蛋白表达量有显著的提高.同时,E6及E7基因下调后,细胞活力也明显下降.结论 EC9706食管癌细胞系中HPV18 E7基因的沉默很可能与食管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该结果为HPV相关食管癌的基因沉默治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武双刁明坤李劲涛刘洪伟李凡龚平钟儒刚曾毅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基因细胞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