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40015)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万琴高溪殷盛明于德钦彭岩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脑缺血对癫痫敏感性和脑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本实验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 (Middlecerebralartery ,MCA)缺血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阈下剂量 (35mg/kg·2d)戊四唑 (pentylenetetrazol,PTZ)制备慢性癫痫点燃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 ,来检测其癫痫敏感性的改变。分别用硫堇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PTZ点燃脑缺血大鼠的相应脑区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及脑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免疫反应活性 (immunoreactivity,IR)的变化。结果显示 :脑缺血后大鼠癫痫敏感性明显增强 (P <0 0 5 )。右背侧海马CA1、CA3 区锥体细胞、额叶皮质神经元不同程度的脱失 (P <0 0 5 )并出现大量GFAP免疫反应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 ,且细胞体积变大 ,突起变长变粗 ,免疫染色强度明显增强 (P <0 0 5 ) ,提示脑缺血大鼠癫痫敏感性增强 ,可能与海马及额叶皮质的神经元脱失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生有关。
- 殷盛明刘纯青高溪李冬冬张万琴
- 关键词:脑缺血癫痫敏感性GFAPPTZ
- 海马结构内PENK和PDYN基因表达之间关系的探讨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海马结构内PENK和PDY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合成一段与PENKmRNA起始部位互补的 39merAntisense ,同时分别合成PENKmRNA的Sense序列和Missense序列。将三段寡核苷酸硫代化后 ,用微渗透泵通过脑内给药的双通不锈钢管 ,分别将其恒速持续注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的一侧腹侧海马结构内 ,并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海马内PENKmRNA和PDYNmRNA的表达。结果 :灌注Antisense侧海马内PENKmRNA的表达较对侧明显降低 ,而PDYNmRNA却较对侧明显增高 ;灌注Sense和Missense的大鼠两侧海马内PENKmRNA和PDYNmRNA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别 ,提示Antisense选择性阻断PENKmRNA表达后 ,同侧PENKmRNA表达降低的同时PDYNmR NA表达明显增加 ;同时发现对侧PENKmRNA表达增加的同时PDYN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并且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具有序列特异性。结论 :PENKmRNA的表达能抑制PDYNmRNA的表达 。
- 吴雪飞李冬冬王珉刘健张万琴
- 关键词:寡核苷酸海马
- 癫痫发作敏感大鼠T区Bcl-2蛋白表达变化被引量:3
- 2005年
- 为探讨前深梨状皮层T区中Bcl- 2蛋白的表达变化在红藻氨酸诱导的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Bcl- 2蛋白表达变化,以硫堇染色观察神经元脱失情况,并与经蝎毒处理后癫痫发作敏感性明显降低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癫痫发作敏感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Bcl 2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 05),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以剂量为100mg/ (kg·d)的蝎毒给予动物连续灌胃4周,可明显降低其癫痫发作敏感性(P<0. 05),脑内前深梨状皮层神经元脱失程度减轻,Bcl- 2蛋白免疫反应产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前深梨状皮层T区Bcl- 2蛋白表达减少可能是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 杜新鲁高慧明赵杰刘学源张万琴
- 关键词:BCL-2蛋白表达红藻氨酸癫痫
- 海马内脑啡肽原mRNA长期高表达可能与癫痫易感性长期存在有关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海马内脑啡肽原mRNA长期高表达与癫痫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制备癫痫发作动物 ,然后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中药蜈蚣粗提液 ( 16mg/kg)灌胃。 10d后再次给予同样剂量的KA检测癫痫发作易感性。结果 :KA后给予蜈蚣粗提液可明显抑制动物癫痫发作易感性。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给予蜈蚣粗提液可防止KA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中脑啡肽原mRNA的高表达。结论 :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中脑啡肽原基因的高表达很可能是癫痫发作易感性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 陈紫薇彭岩张万琴
- 关键词:红藻氨酸海马结构
-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基底神经节亚区GABA能神经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为探讨基底神经节各亚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技术对 6-羟基多巴胺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基底神经节亚区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 ,6-羟基多巴胺损毁侧基底神经节亚区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明显减少 (P<0 .0 5 )。本研究结果提示 ,帕金森病时基底神经节直接回路和间接回路兴奋—抑制失衡 ,可能与 γ-氨基丁酸表达减少有关。
- 宋瑷宏高溪李冬冬张万琴
- 关键词:偏侧帕金森病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6-羟基多巴胺
- 脑缺血对癫痫敏感性和脑内CCK及NPY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3年
- 本实验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 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阈下剂量 (3 5 mg/kg,2 d)戊四唑(PTZ)制备慢性癫痫点燃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检测其癫痫敏感性的改变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 PTZ点燃脑缺血大鼠的相应脑区的神经肽 Y(NPY)和胆囊收缩素 (CCK)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脑缺血后大鼠癫痫敏感性明显增强 ,PTZ点燃大鼠缺血侧齿状回颗粒细胞区、海马门部和额叶皮质等处出现大量 CCK阳性神经元且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增强 ,而 NPY阳性神经元则大量脱失且免疫反应强度也明显减弱。本研究提示 ,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后出现的癫痫敏感性增高以及 PTZ点燃大鼠缺血侧额叶皮质、背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海马门部 CCK中间神经元代偿性增生和大量 NPY中间神经元丢失可能参与癫痫敏感性增高的形成机制。
- 殷盛明高溪于德钦王世伟彭岩刘纯青李冬冬张万琴
- 关键词:脑缺血癫痫敏感性CCKNPY免疫细胞化学
- 癫痫发作敏感大鼠T区κ型阿片受体和NR_(2B)表达变化被引量:3
- 2004年
- 为探讨前深梨状皮层T区(AT)κ型阿片受体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亚型(NR2B)表达在红藻氨酸(KA)诱导的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颗叶癫痫(KA)模型,制备癫痫发作敏感大鼠,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深梨状皮层T区κ型阿片受体与NR2B表达变化,并结合行为学观察,与经蝎毒处理后癫痫发作敏感性明显降低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癫痫发作敏感动物前深梨状皮层T区κ型阿片受体与NR2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5),以剂量为100 mg/(kg·d)的蝎毒(SV)给予动物连续灌胃4周,可明显降低其癫痫发作敏感性(P<0.05),丽脑内前深梨状皮层T区κ型阿片受体与NR2B免疫反应活性未见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前深梨状皮层T区κ型受体免疫反应活性长期降低很可能是癫痫发作敏感性长期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NR2B免疫反应活性长期降低可能是一种对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的代偿性内源性保护机制。
- 杜新鲁高慧明赵杰刘学源张万琴
- 关键词:癫痫发作NR2B阿片受体免疫反应动物
- 蝎毒抗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被引量:4
- 2004年
- 研究蝎毒对帕金森病 (PD)小鼠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用C5 7BL/ 6 品系小鼠 ,每日于颈部皮下注入 1 甲基 4 苯基 1,2 ,3,6 四氢吡啶 (MPTP ,2 0mg/kg)复制帕金森病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蝎毒 (SV)提取液高 (2 0 0mg/kg)、低剂量 (2 0mg/kg)治疗组 ;另设对照组 (NS)和空白给SV高、低剂量组。各组均为 8只。采用爬杆、游泳行为学检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应用DNA断裂点标记法 (TUNEL)检测黑质致密部 (SNc)多巴胺 (DA)能神经元的凋亡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 2 /Bax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 :SV能改善PD小鼠运动功能障碍 ;模型组SNc部可见大量TUNEL阳性细胞 (P <0 0 1) ,治疗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 (P <0 0 1) ;模型组SNcBcl 2免疫反应活性 (IR)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 (P <0 0 1) ,Bax IR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 (P <0 0 1) ,治疗药组未见Bcl 2 IR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或Bax IR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提示 :SV可能通过上调Bcl 2、下调Bax基因表达抑制DA能神经元凋亡。
- 刘纯青高溪彭岩张万琴唐一淳
- 关键词:小鼠帕金森病蝎毒TUNEL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 大鼠癫痫敏感性增强过程中c-jun与GFAP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海人酸(KA)致大鼠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过程中,原癌基因c-jun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表达的关系。一次性给予惊厥剂量(10mg/kg,i.p.)的KA后,海马CA1区出现c-jun的一过性高表达,之后呈持续表达状态直至给予KA后6个月。c-jun的表达明显地早于给予KA 2 d后方开始出现的海马内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的死亡和C-JUN免疫反应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星形胶质细胞GFAP基因的表达与其细胞内的c-jun表达的时间和部位一致。结果提示,c-jun在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过程中持续表达,并可能参与介导神经元死亡和维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以及调控其细胞内GFAP基因的表达。
- 高溪史向党殷盛明于德钦张万琴
- 关键词:癫痫敏感性C-JUNGFAP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海人酸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KA诱发癫痫反复发作损伤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反复发作(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RS)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影响及中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方法 以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制备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以是否出现SRS为标准将KA大鼠分为伴有反复发作和不伴有反复发作组,盐水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水迷宫行为测试,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并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tase,TH)免疫组化方法来观察各组大鼠中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 KA处理后,按照Racine描述标准,KA组动物发作全部达到4~5级。KA后3周大鼠19只出现SRS,16只未见SRS;Morris水迷宫发现,在5 d的空间学习记忆测试中,反复发作KA大鼠的寻找潜伏期明显长于不伴有SRS的KA大鼠和盐水对照组(P〈0.01),而不伴有SRS组与盐水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伴有SRS的KA组大鼠总共穿过平台次数显著少于不伴有SRS的KA组大鼠和盐水对照组(P〈0.01)。TH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与不伴有SRS的KA大鼠和盐水对照组比较,伴有SRS的KA大鼠在腹侧被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脱失(P〈0.01)。结论 KA大鼠癫痫反复发作可能与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和在腹侧被盖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脱失相关。
- 肖昭扬殷盛明彭岩于德钦高溪赵杰张万琴
- 关键词:红藻氨酸癫痫反复发作空间学习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