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62022)
- 作品数:23 被引量:174H指数:10
- 相关作者:高甲荣高阳陈子珊冯泽深刘瑛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怀柔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宁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泥石流风险评价被引量:18
- 2006年
- 针对当前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的问题,论述了引入风险概念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泥石流危险度的研究方法。根据人的价值理论改进了泥石流灾害易损度评价体系,提出了社会易损度的定量化方法。将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在风险评价的成果中单列出来,解决了对人的社会价值评价难题。改进了泥石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今后泥石流灾害评价的建议。
- 胡封兵高甲荣陈子珊郭雨华
-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
- 雁栖河溶解氧和氨氮对不同河溪利用方式的响应被引量:2
- 2008年
- 河溪是北京郊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地调查北京郊区雁栖河边村民利用河溪(含河岸)的各种活动,分析了近些年来河溪利用方式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力。分别选取旅游区河段和村庄区河段作为试验河段,分析水体中溶解氧和氨氮对不同河溪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雁栖河上主要河溪利用方式为筑坝壅水发展民俗旅游业,各种河溪利用方式的主次顺序为:修拦水坝>村庄>养殖>捕捞>引水灌溉>耕作。溶解氧对河溪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程度高于氨氮对不同河溪利用方式的响应程度,而有村庄区河段的氨氮浓度容易受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 冯泽深高甲荣吕晶段红祥
- 关键词:溶解氧氨氮
- 北京北部山区小水体生态评价指标筛选被引量:5
- 2009年
- 为了保护分布广泛的北京郊区小水体,构建典型半干旱区的小水体生态评价体系,该研究选择北京北部山区无污染、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6个小水体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7—8月调查了9个环境因子,并采集了17个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16个代表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生物指数以及9个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从中筛选出5个相关性较低的生物指数(包括双翅目、蜉蝣目、集食者和优势分类单元所含个体数各占其捕获个体总数的百分比、Margalef物种丰富度)和3个环境因子(包括氨氮、水深、流速),构成北京北部山区小水体生态评价的基本框架。典型对应分析表明,所选择的3个环境因子可以解释所调查的6个小水体中59.4%的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
- 高阳高甲荣冯泽深杨海龙
- 关键词:小水体底栖生物生态评价
- 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河溪利用方式及演变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河溪是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北京郊区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地调查怀柔区3条主要河流附近村民利用河溪的各种活动,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与当地居民一起分析了河溪利用方式的现状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怀柔区河溪(含河岸)利用方式主要有有捕捞、修坝、水库、农耕、养殖、灌溉、引水、旅游和采石9种。在不同民俗文化背景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传统的养殖、灌溉与河边耕种将被保留下来,而捕捞将会渐渐衰退;旅游将作为带领村民致富的产业得到加强,采挖河床沙石会被取缔。各种河溪利用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能否得到长足的发展兴盛,取决于它们是否有利于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冯泽深高甲荣杨海龙崔强段红祥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民俗文化新农村建设
- 京郊河溪近自然治理环境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选择北京郊县怀柔区怀九河上三处经过不同河流治理方式整治过的河段,其中的四渡河段已实施河溪近自然治理2 a的时间,而一渡河段为传统水工治理,团泉段基本上没采取治理措施。然后定点监测河段的大气湿度、温度,土壤温度以及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因子,通过比较分析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对河溪小环境所产生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可以增加大气湿度,经过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四渡河段比传统水利工程治理的一渡河段水面大气湿度高近5%,河岸带地面大气湿度则高近10%;虽然河岸带的大气湿度不如处于自然状态的团泉段,但水面大气湿度则高了近2个百分点。②与传统水利治理方式相比较,河溪近自然治理措施可以降低周围小气候的温度,调节河岸带地面与水面的温差,四渡河段的温差为0.5℃,是一渡河段的1/3左右。③河溪近自然治理通过恢复河岸带植被缩小土层间的温差,调节土层温度,保持深层土壤水分。④经过河溪近自然治理的四渡河段的植物多样性高于一渡河段,是其3倍左右,恢复了河岸带的植物多样性。
- 高阳高甲荣陈子珊段红祥寇忠泰
- 关键词:自然状态环境效应
- 利于河溪生物栖息环境生态工程述评被引量:3
- 2008年
- 创造适宜河溪生物栖息环境是河溪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之一。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人工化的河溪或平缓顺直的、激流的河溪通常不能为河溪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构建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的措施出发,论述了创造深潭—浅滩结构、改变河床底质以及一些直接提供生物栖息环境等生态河溪建筑物的特点、作用、功能和可行性。最后提出在中国开展创造河溪生物栖息环境生态工程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河道的生态治理有所裨益。
- 刘瑛高甲荣冯泽深李松桂
- 关键词:生态工程
- 河溪利用方式对河岸带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安达木河上游为例被引量:12
- 2008年
- 河溪是人类活动密集的场所,对河溪多层次多方面的利用必然会影响河岸植物的多样性。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研究了安达木河上游河岸木本植物多样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安达木河上游河岸乔木层植物共有19种,灌木层植物共有13种;安达木河河溪利用方式划分及其对河岸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依次为:修建水库、养殖、旅游、耕种、修渠坝、村庄和自然保护区。因此,对河溪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注重为当地居民带来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还需要考虑河溪生态恢复。
- 陈子珊高甲荣包昱峰冯泽深
- 关键词:河岸带木本植物多样性
- 北京郊区河流生态护岸木本植物的选择被引量:7
- 2007年
- 构建生态护岸是保护河岸带的一种有效措施。文章从河岸带植物的护岸功能出发,简述生态护岸技术及其种类,通过对北京郊区河流沿岸植被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适宜于北京效区河流生态护岸的木本植物种类、特性和繁殖方法。
- 陈子珊高甲荣
- 关键词:生态护岸木本植物
- 河溪缓冲带的生态功能及其管理原则被引量:10
- 2006年
- 河溪缓冲带位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之间,是河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着重介绍了河溪缓冲带的物种天堂、养分来源、稳固河岸、改善水质、景观价值、缓解影响这6种功能。由于现在交通和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河溪缓冲带的人为破坏现象严重,亟需得到科学的管理和恢复。提出了3条缓冲带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河溪缓冲带的建设和恢复提供了指导。并以北京市海淀区内的南沙河河溪缓冲带的情况为例,加以印证说明。
- 高阳高甲荣刘瑛寇忠泰段红祥
- 关键词:植被生态系统
- 密云水库集水区河岸生物工程措施初探被引量:9
- 2006年
-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城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水库集水区流域多山,夏季降水高度集中,水土流失面积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着水库集水区生态环境,如何治理集水区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集水区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生物工程以其具有生物生态学属性这一最突出的特点,而不同于传统的土木工程。它把植物及其对坡面、河岸不稳定的影响与侵蚀过程联系起来,在防治侵蚀和保护环境中具有快速的工程效应和持久的防护作用双重功能。从河岸带的功能出发,阐述了河岸生物工程措施的复合功能,介绍了河岸生物工程措施植物的选取原则,以此为基础,详细介绍了集水区河岸生物工程措施的类型及设计模式,以期为密云水库集水区河岸整治提供理论基础。
- 王芳高甲荣
- 关键词:河岸带生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