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1YZ214) 作品数:9 被引量:57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东 李凯斌 刘东宇 陈倩倩 韩璐阳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2013年 表面纳米化(SNC)技术是近几年备受人们关注的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目前关于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制备原理、方法,以及晶粒细化机制的研究很多,从这些方面对表面纳米化技术以及机制进行简单阐述,并详细介绍了目前纯铝、纯铜、纯钛以及304不锈钢的表面纳米化机制的研究现状。 李东 裴广玉关键词:表面纳米化 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及硬度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在304不锈钢表面预置316L不锈钢粉末,采用CO2激光器熔覆制备316L粉末涂层.观察了激光熔覆表面形貌的成形质量,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材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覆涂层无明显裂纹、气孔等缺陷,与基材结合良好;熔覆层是由细小等轴晶和柱状晶组成,且当激光功率为1.5 kW时,奥氏体晶粒更加均匀、细小;激光功率对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影响不大,激光熔覆前后,组织成分(质量分数,全文同)没有明显变化,316L不锈钢熔覆粉末适用于304不锈钢基材的修复. 吴兆坤 丘斌林 周玉重 韩璐阳 李东关键词:激光熔覆 不锈钢 显微硬度 相同激光线能量对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在相同线能量条件下对E36高强钢和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激光对焊。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仪(XRD)对焊接接头的形貌,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焊缝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焊接线能量和激光功率密度同时对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的微观晶粒形态影响较大。焊缝主要是由马氏体组织和少量碳化物组成。304侧熔合区的组织主要是由奥氏体和少量δ-铁素体组成,E36侧热影响区生成了板条马氏体、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激光功率为1 k W时,焊缝硬度较其他条件低且拉伸试样在焊缝处断裂,而其他试样均在E36基体上断裂。 刘东宇 李东 李凯斌 陈倩倩关键词:光学制造 激光焊接 线能量 形貌 侧向送丝光纤激光单道熔覆层组织 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在不锈钢表面侧向送丝单道激光熔覆,确定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丝速度对熔覆层横截面几何尺寸、宽高比及稀释率影响,找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 000 W,扫描速度为4 mm/s,送丝速度为20 mm/s时可得到稳定良好的熔覆层;熔覆层从结合区到表层晶粒形态依次是平面晶、胞状晶、柱状树枝晶、等轴树枝晶、转向树枝晶;熔覆层组织由γ奥氏体和残余δ铁素体组成,δ铁素体主要成蠕虫状、骨架状和侧板条状分布于奥氏体枝晶间或晶界处;熔覆层显微维氏硬度平均值(195 MPa)与基材(207 MPa)相当且分布相对均匀,热影响区维氏硬度略低(178 MPa). 李凯斌 李东 刘东宇 于治水关键词:激光熔覆 显微硬度 E36钢与304钢光纤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光纤激光对E36船体用钢与304不锈钢进行焊接,分析了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宏观形貌及微观组织,并测试了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及Cr、Ni和C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光纤激光对异种钢焊接的焊缝成形良好。焊缝边界区域为细晶区,近中心区为树枝晶和胞状晶。最高硬度值出现在焊缝区。拉伸试样均断在E36基体上。C分布较均衡,Ni和Cr分布差异较大。 刘东宇 李东 李凯斌关键词:光纤激光 深熔焊 异种钢 光纤激光送丝熔覆修复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光纤激光器在不锈钢表面进行侧向送丝熔覆修复实验,系统地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道形貌影响并确定合适的多道搭接率取值范围,为多道多层送丝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应用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影响熔覆道宏观成形和形貌参数的激光工艺参数主要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丝速度,离焦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当激光能量密度为100J/mm2,熔丝率为39.44×10^-6g/J时,可得到稳定平滑的熔覆道;合适的搭接率变化范围为45%~53%,此时多道单层熔覆层表面平整度在100μm以下。 李凯斌 李东 刘东宇 裴广玉关键词:激光技术 光纤激光器 激光熔覆修复 E36与304异种金属光纤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对E36高强钢和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激光对焊,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仪(XRD)对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接头处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光纤激光焊对异种钢焊接的焊缝成形良好。在304侧的熔合区位置析出的d铁素体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靠近304不锈钢的焊缝区为平面晶,焊缝中心和靠近E36侧焊缝区为柱状晶。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304不锈钢侧柱状晶逐渐增多,在焊缝中心胞状晶数量逐渐增多,E36侧没有明显变化。焊缝主要由马氏体组织和少量碳化物组成,焊接速度对焊缝组织的影响不明显。焊缝区成分较均匀,两侧的熔合区存在成分梯度且受焊接速度影响较大。在E36侧热影响区生成了板条马氏体、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最高硬度出现在焊缝区,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和E36侧的热影响区硬度增加。 刘东宇 李东 李凯斌 陈倩倩关键词: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异种钢 表面纳米化对纯铜扩散焊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提高纯铜扩散焊接性能,通过表面机械滚压技术(SMRT),对纯铜试样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并在真空下对纯铜母材和经表面机械滚压处理的纯铜试样分别进行扩散焊接试验,焊接压力10 MPa,保温1 h,焊接温度为300℃、400℃、500℃。研究结果表明:经过SMRT纯铜表层晶粒达到纳米级别,纯铜试样焊接接头处的显微硬度高于母材试样;同一温度下,SMRT铜焊接性能优于母材试样。 裴广玉 李东 李凯斌 刘东宇关键词:纯铜 表面纳米化 侧向送丝不锈钢光纤激光熔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由IPG光纤激光、KUKA机器人和HIGHYAG激光头组成的激光熔覆系统,研究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激光熔覆308L焊丝工艺。探究激光功率、送丝速度及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熔覆质量的影响,确定相对占优的熔覆工艺。进而制备检测样品,观测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正交工艺研究表明:采用目前的光纤激光熔覆系统确定的相对占优工艺为激光功率3 kW,扫描速度4 mm/s,送丝速度40 mm/s,成形效果最好;采用优化的工艺,在搭接率为50%时,可以制备出表面波纹均匀,平整精度高的熔覆层。 俞照辉 李东关键词:不锈钢 光纤激光 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