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310013)
- 作品数:15 被引量:205H指数:9
- 相关作者:陈志彪朱鹤健姚成胜肖海燕邹爱平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水土流失景观空间自相关与自相似的尺度特征分析——以长汀县根溪河小流域为例被引量:4
- 2007年
- 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对长汀县根溪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景观格局空间自相关与分形结构及其在不同粒度下的变化特征定量分析表明,水土流失景观中的强度以上流失类型空间自相关最低而自相似性最高;空间自相关性和自相似性依赖于粒度的选择,Moran's I与各种景观类型的FRAC_AM均存在尺度效应;空间自相关随粒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景观类型的自相似性随尺度的变化没有统一规律,但多数第一个较明显的转折点出现在粒度大小为10m处。
- 邹爱平陈志彪陈志强
- 关键词:粒度地理信息系统
-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被引量:18
- 2006年
-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强而呈递减之势.裸露坡地土壤养分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区的平均水平,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均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园地对坡地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尤为明显.种植草被对磷素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都随之呈现增大之势,水土流失区种植草被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 陈志彪朱鹤健
-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理化特征
- 根溪河小流域侵蚀景观格局定量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对长汀县根溪河小流域侵蚀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组成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小流域内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对较低,景观总体分离度指数较高;在各侵蚀景观类型中,以微度侵蚀景观类型的优势度最大,但破碎度和分离度最小;强度以上侵蚀景观类型优势度最小,但其破碎度、分离度和分维数最大.
- 邹爱平陈志彪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 利用NOAA/AVHRR数据估算福建省月平均地表反照率
- 2006年
- 在对行星反照率与地表反照率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表太阳总辐射观测数据,建立了利用NOAA/AVHRR数据估算地表反照率的模型.对每一幅卫星影像,分别确定了模型中系数a、b的值,并据此计算了卫星成像瞬间的地表反照率.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地表反照率计算模型估算的月平均地表反照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福建省的地表状况.
- 杨满根陈志彪
- 关键词:NOAA/AVHRR地表反照率
- 基于能值理论的福建省农业系统动态研究被引量:26
- 2008年
-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福建省农业系统1981~2004年的能值投入和产出以及能值使用强度、能值货币比率、净能值产出率等9个指标24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年来能值总投入和总产出都有较大增长;能值使用强度、能值投资率、能值生产率、系统优势度、环境承载力不断上升,表明农业系统经济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已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农产品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农业系统结构有所优化,同时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也有所增大;能值货币比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下降,系统稳定度略有下降,表明由于农业系统集约化程度增强及开发强度加大,系统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有所降低。将各能值指标与其他地区比较,福建省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农业系统生产环境仍处于较为良好状态。
- 姚成胜朱鹤健
- 关键词:能值农业系统
- 长汀水土流失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及保护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通过对长汀水土流失区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计算出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其变化变化趋势。
- 肖海燕陈志彪欧世芬
- 关键词:水土流失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均匀度
- 河田侵蚀区崩岗的生物治理研究被引量:14
- 2005年
- 本文在河田修坊村中甲坡小流域内,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崩岗进行生物治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措施治理的崩岗平均植被盖度由2 6%提高到68% ,土壤侵蚀模数也比对照的崩岗减少了89.6%。
- 岳辉曾河水陈志彪
- 关键词:生物治理土壤侵蚀模数植被盖度
-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的小气候效应分析——以长汀河田地区为例被引量:18
- 2005年
- 对长汀河田地区典型点的小气候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对近地层有明显的降温、增湿、减小温度日较差和降低土壤温度的作用;2 .不同坡向对气温日变化影响不明显,但对空气相对湿度、地面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较差、土壤温度影响较明显。3 .治理时间越长,小气候环境的改善影响越大,对地面日最高温度。
- 陈志彪岳辉
-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气候效应土壤温度气象因子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33
- 2007年
-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时间尺度上对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指数和农业资源安全指数总体下降,农村社会发展指数不断升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则经历了下降、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以2003年为例,对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诊断表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农业资源安全和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两方面。农业资源安全、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和农村社会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限制作用依次为45.32%、33.92%和20.76%。最后,为提高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水平,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 姚成胜朱鹤健
- 关键词: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
- 水土流失治理后的花岗岩侵蚀地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3
- 2005年
- 根据福建长汀河田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及对治理区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野外调查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区域(分别为3个不同治理措施下的重建植被区,1个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区和1个未经治理的严重退化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治理区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呈现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加的特点,但与保存较好的次生植被区相比则明显偏少;不同的治理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有较大影响.总结了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路.
- 陈志彪朱鹤健肖海燕林惠花
-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