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2006-164)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慧霞瞿雄伟张立群郭敏谭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不同核结构复合胶乳的制备及压敏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核结构的复合乳液:P(BA-co-AA)、PMMA/P(BA-co-AA)和MPS-SiO2/P(BA-co-AA)复合胶乳,乳液聚合反应转化率高,乳胶粒最终粒径控制得基本相同。将此三种乳液涂布在PET薄膜上,测定了核结构对压敏胶粘接性能(如初粘、180°剥离和耐剪切等)的影响。热失重分析、动态机械热分析表征了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酯聚合物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有助于改善其耐热性能,而压敏胶的耐剪切性能显著提高。
- 郭亚昆张继阳张立群瞿雄伟
- 关键词:压敏胶粘剂复合胶乳粘接性能乳液聚合
- 核/壳结构聚合物改性硬质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被引量:13
- 2008年
-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核/壳结构聚合物,总转化率超过9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聚合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将其用于硬质聚氯乙烯改性,当加入量为3phr时,就能产生显著的增韧效果,常温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6.51 kJ/cm2,而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口表明,核/壳聚合物已经很好分散到聚氯乙烯基体中,呈网状结构,为明显的韧性断裂过程。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 尤伟刘玉玲张立群瞿雄伟张留成Peter A.Lovell
- 关键词:聚氯乙烯乳液聚合增韧
- 表达人JN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制备表达人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方法将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WT-JNK线性化后,与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38,进行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将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入包装细胞HEK293内制备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经PCR及DNA测序鉴定。结果JNK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HEK293细胞并在细胞内成功包装,5d后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明显表达,搜集的病毒经过PCR扩增得到特定JNK基因片段并测序鉴定,动物实验证实构建的Ad-WT-JNK能有效在肝组织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JNK重组腺病毒载体及相应重组腺病毒颗粒,为进一步研究JNK的作用及应用JNK进行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陈金虎刘慧霞张佳妮郭敏全养雅谭莺
- 关键词:基因JUN蛋白激酶类腺病毒科遗传学
-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中的表达及在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8周对照组、12周对照组、8周模型组和12周模型组各8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喂养8周和12周。于第8周和第12周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BS)含量;正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检测IR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中JNK表达变化。结果大鼠NAFLDIR模型组TG、BS含量较对照组增高,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IR水平逐渐加重,JNK阳性细胞和JNK蛋白表达强度逐渐增加,JNK的表达强度与IR呈正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喂养8周能够成功构建NAFLDIR大鼠模型,肝细胞JNK可能参与了NAFLDIR的发生和发展。
- 陈金虎刘慧霞张佳妮全养雅郭敏谭莺
- 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胰岛素抵抗
- 库普弗细胞异常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库普弗细胞(KCs)异常在高脂饲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各12只,分别予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12周。然后测定体重、肝重、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并观察KCs形态变化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ALT、AST、TG、TC水平、肝脏KCs产生的TNF-α及NO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小叶内KCs发生形态及功能改变,该变化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r=0.702,0.810,0.587,0.765,P均〈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呈现形态及功能异常,该异常可能与NAFLD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的发生有关。
- 贺丹刘慧霞李岚谭雅琴
- 胶质瘤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胶质瘤动物模型。方法取30只近交系SD雄性大鼠,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尾壳核注射1×107个胶质瘤C6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况,于22 d麻醉后活体取脑,制作成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除2只外,余脑组织均见肿瘤形成,未见肿瘤颅外生长。肿瘤周边界线明显,未见包膜,瘤内可见新生血管。结论采用立体定位技术于大鼠尾壳核注入C6细胞的方法建立的胶质瘤大鼠模型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符合恶性胶质细胞瘤生物学特性。
- 王凡牛占峰曹栓柱夏鹤春
- 关键词:胶质瘤C6细胞动物模型
- DN—JN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 2009年
- 目的制备表达人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DN—JNK),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功能鉴定。方法将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DN—JNK线性化后,与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38,进行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将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入包装细胞HEK293内制备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经PCR及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检测Ad—DN-JNK在SD大鼠肝组织中JNK1蛋白表达情况,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IRS-1^Ser307)磷酸化水平。结果JNK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HEK293细胞并在细胞内成功包装,5d后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明显表达,搜集的病毒经过PCR扩增得到了特定JNK基因片段并测序鉴定。所制备的Ad—DN—JNK滴度为2.5×10^10pfu/ml,动物实验证实构建的Ad—DN-JNK能有效在肝组织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DN—JNK重组腺病毒载体及相应重组腺病毒颗粒,动物实验证明Ad—DN—JNK能有效介导DN—JNK基因蛋白表达并下调IRS-1^Ser307磷酸化水平。为进一步研究JNK的作用及应用DN—JNK进行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 张佳妮刘慧霞陈金虎郭敏全养雅谭莺
- 关键词:重组蛋白质类腺病毒科
- PBA/PS核壳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与PS共混
- 2008年
-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核壳结构聚合物,研究了不同核壳单体质量比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的总转化率超过98%;假设乳胶粒为球形生长时,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聚合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随着核壳单体质量比的增加,低温区(聚丙烯酸丁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而高温区(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该核壳结构界面存在明显的过渡层。将该乳液聚合物与聚苯乙烯共混,随着核壳单体质量比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该核壳聚合物对聚苯乙烯的增韧存在最佳条件。
- 刘玉玲尤伟姚聪孟影张立群瞿雄伟
- 关键词:聚丙烯酸丁酯核壳聚合物乳液聚合共混物
- 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及吡格列酮干预组,饲养8周;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剩余两组喂饲高脂饲料;吡格列酮干预组于实验第4—8周予吡格列酮灌胃,其余两组同期予蒸馏水灌胃;测定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HE染色分析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观察Kupffer细胞形态变化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空腹FIRI、TG、T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呈以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的混合性脂肪变性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肝脏Kupffer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其产生的TNF-α、NO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P<0.05);吡格列酮干预组大鼠空腹FIRI、TG、TC均低于高脂饮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肝脏Kupffer细胞形态及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吡格列酮可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和调节Kupffer细胞功能有关。
- 贺丹李岚刘慧霞
-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类脂肪肝枯否细胞胰岛素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