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221078)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文生沈惠平唐桦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两岸
  • 5篇政治
  • 3篇两岸关系
  • 3篇两岸政治
  • 3篇互信
  • 2篇政治定位
  • 2篇政治互信
  • 2篇两岸政治互信
  • 1篇信任
  • 1篇一个中国原则
  • 1篇政治基础
  • 1篇政治认同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认知
  • 1篇台湾民众
  • 1篇主观
  • 1篇主义
  • 1篇两岸关系和平...
  • 1篇两岸和平协议
  • 1篇两岸互信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张文生
  • 3篇沈惠平
  • 1篇唐桦

传媒

  • 6篇台湾研究集刊
  • 3篇重庆社会主义...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峡两岸“第三主体”的建构被引量:2
2014年
两岸政治定位的困境在于"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之间无法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于两岸关系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的统一的中国不同于现阶段两岸各自认同的政治主体,可以称之为"第三主体"。两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两岸同胞共同建构"第三主体"的过程。
张文生
关键词:两岸政治定位建构主义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011年
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在反对外国势力制造"两个中国"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都牢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把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对台政策的基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现阶段的体现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必须维护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的良性互动。
张文生
关键词:一个中国原则政治基础
两岸和平协议的性质刍议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两岸和平协议的性质作出分析。两岸和平协议本质上是国内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协议,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条约。两岸和平协议不是两岸统一协议,但不能排除两岸统一的政治指向。两岸和平协议是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安排。两岸和平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
张文生
关键词:两岸
认知变迁对大陆涉台政策之影响评析
2012年
国际形势的变化、台湾内部政局和民意的变迁,以及祖国大陆本身的变化,致使大陆对台湾问题的认知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在大陆涉台政策的调整、完善和创新,以及由此带给两岸关系的影响之上。从半个多世纪以来祖国大陆涉台政策的演化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认知的改变有助于祖国大陆根据新的形势不断改进其涉台工作的方针与政策,有力地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沈惠平
两岸政治互信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被引量:22
2010年
政治互信,就是双方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才是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因素。台湾社会绝大多数民众认同"台湾化的中华民国"。在相互对立的政治体系之上重构新的政治认同对象,是巩固两岸政治互信的有效途径。
张文生
关键词:两岸政治互信政治认同
社会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形成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不同学科对信任定义的不同以及信任来源的差异,信任可被分为工具型信任与认同型信任两类。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在两岸关系研究中学界更多地侧重于工具型信任的研究,而认同型信任则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探讨。这样的研究取向对于两岸互信形成问题的解释效力是存在局限的。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解释路径。由社会认知取向可知,应该正确理解两岸因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差异所导致的不信任感,并着重研究如何消除之。与此同时,通过两岸共同参与的过程,建立起两岸认同,进而形塑两岸之间的认同型信任,才能促进双方更深入的合作与更快的发展。
沈惠平
关键词:社会认知两岸互信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蓝图
2013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战略指导地位,肯定了过去10年对台工作的历史性成就,提出了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规划了新形势下的对台政策和对台工作的努力方向,是现阶段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
张文生
关键词:两岸关系
台湾地区审议式民主的实践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审议式民主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标志着西方民主政治实践进入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自此世界上多个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入审议式民主的实践热潮,中国台湾地区亦在其中。目前台湾地区审议式民主的实践主要采取公民会议、审议式民调、公民陪审团、愿景工作坊等形式,其主要特征包括形式多样、层次广泛以及议题丰富等。这些实践有助于公民提升了解复杂的政策议题的兴趣与能力,有助于消解台湾地区的社会分裂、族群对立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公民对政策影响有限,过度强调共识导致弱势群体的观点和利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决策背书的工具,甚至沦落为政客们选举操作与打击对手的工具。
沈惠平
主观博弈论视角下的两岸政治互信初探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从主观博弈论的视角指出两岸的政治互信就是我们在互为"他者"的情境下,互相理解,然后形成共同理解。通过对政治互信演进轨迹的历史分析,梳理出政治互信的逻辑起点、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机制。最后对增进政治互信提出一种现实建构,即一种公共秩序和集体行动逻辑的达成,以及制度创新和文化实践的促动。
唐桦
关键词:政治互信
“一国两区”与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被引量:1
2012年
"一国两区"是现阶段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的法律与政治定位。"一国两区"的主张在台湾社会引起的争议与对立说明: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仍是台湾社会高度敏感与分歧的政治议题,在蓝绿对立的政治格局下台湾社会难以形成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共识。以"一国两区"架构解决两岸政治定位具有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
张文生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