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6Z221)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玉贵张子敏张小兵陈健杰江林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构造煤
  • 2篇瓦斯
  • 2篇力化学
  • 2篇
  • 1篇氮吸附
  • 1篇导电
  • 1篇电阻率
  • 1篇溶剂
  • 1篇溶剂萃取
  • 1篇视电阻率
  • 1篇随钻
  • 1篇缩聚
  • 1篇判识
  • 1篇子结构
  • 1篇萃取
  • 1篇瓦斯地质
  • 1篇瓦斯地质单元
  • 1篇煤层含气量
  • 1篇煤层气
  • 1篇煤结构

机构

  • 7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张玉贵
  • 4篇张子敏
  • 2篇张小兵
  • 2篇江林华
  • 1篇张彤
  • 1篇姚军朋
  • 1篇柯善斌
  • 1篇唐修义
  • 1篇雷东记
  • 1篇郭志企
  • 1篇李普
  • 1篇陈健杰
  • 1篇成林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矿安全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煤层气资源与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与煤层含气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演马庄井田煤层含气量分布呈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趋势,并划分出4个煤层气开发有利块段及开发顺序。另外,从水文地质条件、顶底板岩性、构造煤发育规律及煤层渗透性等地质因素和重要可采性参数方面,评价了该井田煤层气的可采性,认为演马庄井田具有地面开采煤层气的潜力。
雷东记张子敏张玉贵李普
关键词:煤层含气量可采性
构造煤演化的力化学作用机制被引量:27
2008年
应用力化学理论和煤结构分析方法探讨煤的力化学作用机制。认为地质构造水平挤压应力是煤力化学作用的重要能源,其挤压剪切作用,不仅使煤发生变形和破坏,而且使煤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化学效应,煤结构发生聚合、异构、重排、芳构,形成更大分子网络结构;在短时间内分子断裂、分解形成液态烃(低分子化合物)和气态烃(瓦斯)。这种构造煤是力化学作用的产物。煤力化学作用发生不仅加速煤的变质过程,而且加速烃的转化,有利于低分子化合物和瓦斯的富集。
张玉贵张子敏张小兵唐修义
关键词:力化学构造煤大分子结构瓦斯
潘一矿13-1煤瓦斯地质单元划分被引量:9
2011年
充分收集潘一矿瓦斯地质资料,分析了断层、顶板岩性、煤层埋藏深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以及构造煤的发育情况;阐述了目前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方法,针对潘一矿构造特征,以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为研究基础,划分矿井瓦斯地质单元。
郭志企张玉贵成林
关键词:瓦斯地质单元
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的导电性质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为了从测井曲线中正确解译出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和煤层气开发,使用4263B型LCR参数测试仪测试了频率1、10、100 kHz下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的视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构造煤的视电阻率小于原生结构煤的视电阻率;在烟煤阶段煤岩的视电阻率随变质程度增加而增加,而到了无烟煤阶段突然减小;煤的视电阻率与测试频率成反比;煤的导电性具有各向异性特征,煤的不同极化方向视电阻率不同。对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导电性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测井曲线解译的准确率。
陈健杰江林华张玉贵张彤
关键词:构造煤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各向异性
力化学作用与构造煤结构被引量:24
2009年
本文应用力化学理论和煤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煤的力化学作用类型、力化学能量来源及煤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构造煤形成的力化学作用及其物理—化学动态机制,认为地质构造水平挤压应力是煤力化学作用的重要能量来源,煤体在挤压剪切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而形成构造煤,另一方面,力化学作用使煤分子结构发生缩聚、降解、芳构、异构和重排等化学变化。指出构造煤是力化学作用的产物,力化学缩聚和降解是构造煤演化的有效作用,构造煤是研究力化学作用机制的良好载体。
张小兵张子敏张玉贵
关键词:力化学构造煤缩聚降解
低分子化合物与煤的氮吸附行为被引量:3
2010年
煤的分子结构与瓦斯吸附性能关系密切.采用正己烷、苯、氯仿、四氢呋喃和吡啶等五种极性依次增强的溶剂,对平顶山烟煤进行索氏萃取,测试原煤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余物的氮吸附行为,研究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对煤氮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溶剂的萃取率依次增加,当相对压力pr(pr指吸附平衡压力与吸附质饱和蒸汽压比值)小于0.1时,五种溶剂萃余物的吸附量依次升高,当pr大于0.1时,苯、氯仿萃余物的吸附量迅速增高,明显大于四氢呋喃萃余物的吸附量.据此推测,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不仅改变了煤的孔径分布,还改变了煤的表面性质,其中可溶性极性芳烃化合物对煤的吸附行为影响最大,含氧和氮的杂环芳烃混合物次之,饱和烃类化合物影响最小.
曹升玲侯玉亭张玉贵王旭
关键词:溶剂萃取氮吸附表面性能
构造煤特征及其判识技术展望
构造煤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发生,也制约着煤矿瓦斯治理和煤层气开发。本文研究了构造煤的结构与生烃特性、构造煤甲烷吸附解吸特征、构造煤强度与渗透性。结果表明:构造煤结构具有超前演化,伴随着超前生烃现象;构造煤具有甲烷吸附...
江林华张玉贵张子敏柯善斌侯锦秀姚军朋
关键词:构造煤随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