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363)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关亚群焦谊王延蛟孙丽丽张成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脂肪
  • 6篇逆转
  • 6篇逆转录
  • 6篇转录
  • 6篇聚合酶
  • 6篇合酶
  • 6篇肥胖
  • 5篇脂肪细胞
  • 5篇逆转录-聚合...
  • 5篇维吾尔族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综合
  • 4篇代谢综合征
  • 4篇内脂
  • 4篇综合征
  • 4篇细胞
  • 3篇前脂肪细胞
  • 3篇腺病

机构

  • 15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4篇关亚群
  • 12篇焦谊
  • 6篇王延蛟
  • 5篇常曦
  • 5篇孙丽丽
  • 5篇张成
  • 3篇李俊红
  • 3篇连政
  • 3篇陈红
  • 3篇周众
  • 3篇韩春晨
  • 2篇刘晓宇
  • 2篇陆剑飞
  • 2篇杨文豪
  • 1篇张丽
  • 1篇王蕾
  • 1篇李惠武
  • 1篇赵学信
  • 1篇王笑峰
  • 1篇杨灵洁

传媒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病毒36感染对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PPARγ和adiponectin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36感染对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和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人皮下脂肪组织、I型胶原酶消化并收集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 AMSC),细胞传至第3代(P3代)对h AMSC进行定向成脂诱导,并进行油红O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 AMSC表面免疫表型;人类腺病毒36(adenouirus-36,Ad36)感染h AMSC,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方法检测Ad36感染的h AMSC PPARγ和adiponectin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 (1)h AMSC在体外呈梭形生长,且能稳定传代;(2)细胞在加入成脂诱导剂后可定向分化成脂肪细胞;(3)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 AMSC免疫表型:CD105(93.0±1.3)%,CD44(99.6±0.3)%,CD34(0.2±0.1)%,CD45(0.2±0.3)%,CD31(0.3±0.3)%,CD29(3.4±0.2)%;(4)Ad36感染h AMSC后细胞内脂滴逐渐增多、增大。PPARγ和adiponectin基因在Ad36感染h AMSC后的第1天开始表达,感染后第2~6天较0 MOI组显著升高(P〈0.05),至感染后第8天10 MOI剂量组表达水平开始下降。结论 Ad36使h AMSC定向分化成脂肪细胞,并上调了PPARγ和adiponectin基因的表达。
努尔比耶.努尔麦麦提焦谊伊力亚斯.艾萨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开色尔.喀米力陆建飞常曦关亚群
关键词:PPARΓADIPONECTIN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36型(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根据肥胖诊断标准将维吾尔族人群样本分为肥胖组(115)与非肥胖组(117),收集血清标本232份,脂肪标本102份。血清中和反应法检测样本血清中的Ad36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大网膜和皮下的脂肪组织progranulin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progranulin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脂肪组织巨噬细胞CD68蛋白表达,了解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1肥胖患者Ad36感染率(54/115,47.0%)明显高于非肥胖者(38/117,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d36感染的肥胖组血清progranulin的蛋白表达水平(408.45±156.92)显著高于非肥胖组(326.11±15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腹部大网膜、皮下脂肪组织progranulin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Ad36感染的肥胖组巨噬细胞浸润(14 730.16±2 227.39)明显高于非肥胖组(10 786.50±2 7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36感染可能与维吾尔族肥胖发生有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血清progranulin的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
常曦焦谊陆剑飞努尔比耶.努尔麦麦提关亚群
关键词:肥胖维吾尔族
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hemer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chemer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积聚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地塞米松联合方案诱导其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聚集情况,并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chemer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hemerin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分化至第6天达到较高水平且逐渐趋于稳定。利用Western印迹可观察到,随着脂肪细胞分化成熟,chemer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结论 chemerin mRNA及蛋白质在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很有可能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聚集。
焦谊王延蛟李俊红周众韩春晨孙丽丽连政张成关亚群
关键词:CHEMERIN前脂肪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肥胖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 or ADRB2)基因R16G、Q27E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技术对新疆754例维吾尔族受试者进行β2-AR基因R16G、Q27E位点基因分型,并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体重指数(BMI)水平的分布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维吾尔族人群中超重组与肥胖组的血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R16G、Q27E两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体重组、超重组与肥胖组之间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性别分层后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3组间亦未见统计学差异。R16G、Q27E多态构成的4种单倍型在正常体重组、超重组与肥胖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间比较,Q27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β2-AR基因R16G、Q27E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发生无关,但Q27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汉族与维吾尔族人群间不同。
焦谊张丽王延蛟王笑峰张丽萍关亚群
关键词:维吾尔族肥胖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基因多态性
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脂肪组织及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MS的关系。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模型组(MS)和正常对照组(NC),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MS大鼠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脂肪组织中chemerin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chemer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在大鼠肾周围、附睾旁及肩胛间肌旁部位脂肪组织中,chemerin mRNA的表达水平MS组较NC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网膜脂肪组织中MS组较NC组虽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S组大鼠血清chemerin水平较NC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emerin在高脂、高糖、高盐饮食联合STZ构建的MS大鼠模型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陈红王延蛟焦谊张成关亚群
关键词:CHEMERIN代谢综合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通过2种不同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为该疾病的研究探索理想的建模方法。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MS模型正常盐组(NS)、MS模型高盐组(HS)和对照组(NC)。NS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饲料,HS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高盐饲料,NC组大鼠饲喂基础饲料。10周末,NS组和HS组选择腹围达标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25mg/kg。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腹围、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结果 NS组和HS组大鼠体重、腹围、空腹血糖与NC组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12周末时,HS组大鼠血糖及腹围较NS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时,HS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N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成模率为40.0%,HS组成模率为66.7%,2组成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脂高糖饮食或高脂高糖高盐饮食诱导加腹腔注射小剂量STZ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成功复制稳定的MS大鼠模型,且HS组成模率较NS组高。
陈红王延蛟焦谊孙丽丽库热西.玉努斯关亚群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
维吾尔族代谢综合征患者chemerin的表达及相关因素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代谢综合征(MS)患者chemerin在腹部大网膜、皮下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及其血清蛋白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在MS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胆囊炎和非胆囊炎维吾尔族患者,在排除了慢性胆囊炎对临床生化指标和MS可能的影响后,选择81例慢性胆囊炎择期手术患者作为chemerin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MS组(39例)和非MS组(42例)。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两组脂肪组织chemerin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血浆chemerin浓度,并测量腰围、臀围、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和血脂等。结果①MS组血浆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非MS组(P<0.01);大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chemerin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血浆chemerin水平与皮下脂肪组织chemerin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469,P=0.001),与年龄、三酰甘油、腰臀围比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434,P<0.01;r=0.368,P=0.003;r=0.251,P=0.031;r=0.225,P=0.041)。结论维吾尔族MS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显著升高,且与MS的几个关键指标相关,可能在维吾尔人MS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关亚群赵学信孙丽丽张成艾克拜尔.艾力李惠武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CHEMERIN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内脂素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肥胖(OB)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血清内脂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根据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胰岛素抵抗指数≥2.8),将患者分为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组(OB伴IR组)31例,肥胖无胰岛素抵抗组(OB无IR组)26例,另选14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半定量RT-PCR方法检查研究对象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对所有受试者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IR),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同时进行临床生化参数的检测。结果(1)OB伴IR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OB无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内脂素与体质量、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3)3组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维吾尔族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常曦焦谊杨文豪韩春晨周众连政关亚群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
石榴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石榴皮乙醇提取物浸膏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调脂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2只)。对照组仅用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w,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72h后空腹血糖≥11.1mmol/L确定为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石榴皮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干预4w后观察提取物对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从生化指标方面证实造模成功。石榴皮乙醇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血清中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剂量组还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血糖水平。结论通过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成功复制出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石榴皮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效果。
周众焦谊连政韩春晨杨文豪付雯宇李丹露雷超李俊红关亚群
关键词:石榴皮提取物糖尿病模型SD大鼠
脂联素在代谢综合征大鼠网膜脂肪组织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MS正常盐模型组(NS组)、MS高盐模型组(HS组)、正常对照组(NC组),NS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HS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NC组大鼠以基础饲料喂养。饲养过程中,每隔2w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长、体质量、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等指标。通过2种不同的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成功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后,MS组(NS组和HS组)和NC组大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网膜脂肪组织AP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S组大鼠网膜脂肪组织APN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NC组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S组大鼠中,NS组大鼠网膜脂肪组织APN mRNA的表达水平与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网膜脂肪组织APN mRNA的表达水平与FPG呈负相关(r=-0.334,P<0.05),与体长呈负相关(r=-0.387,P<0.05),与体质量呈负相关(r=-0.327,P<0.05)。结论 MS大鼠网膜脂肪组织APN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MS的发病呈负相关。FPG、体质量、体长可能对MS大鼠网膜脂肪组织APN的mRNA表达水平存在负反馈作用。
岑汉均陈红杨灵洁顾捷尤梦琪王蕾关亚群李俊红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脂联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