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1006)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赵旭辉左禹赵景茂熊金平刘伟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阳极
  • 9篇阳极氧化
  • 9篇阳极氧化膜
  • 9篇氧化膜
  • 5篇铝合金
  • 5篇合金
  • 4篇耐蚀
  • 4篇耐蚀性
  • 3篇铝阳极
  • 3篇铝阳极氧化
  • 3篇铝阳极氧化膜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阻抗
  • 2篇电化学阻抗谱
  • 2篇阻抗谱
  • 2篇稀土
  • 2篇铝合金阳极
  • 2篇铝合金阳极氧...
  • 2篇铝合金阳极氧...
  • 2篇

机构

  • 9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学院

作者

  • 9篇左禹
  • 9篇赵旭辉
  • 3篇刘伟华
  • 3篇赵景茂
  • 3篇熊金平
  • 2篇张晓丰
  • 2篇李启征
  • 1篇田连朋
  • 1篇陈爽
  • 1篇叶皓
  • 1篇张娜
  • 1篇张金生
  • 1篇赵蕊

传媒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l-Ni Composite Anodic Films on Aluminum Surface
2012年
Ni element was introduced to aluminum surface by a simple chemical immersion method, and A1-Ni composite anodic films were obtained by following anodizing.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A1-Ni anodic films were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EDS)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the film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1-Ni composite anodic film is more compact with smaller pore diameters than that of the A1 anodic film. The introduction of nickel increases the impedances of both the barrier layer and the porous layer of the anodic films. In NaC1 solutions, the A1-Ni composite anodic films show higher impedance values an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赵旭辉左禹
关键词:ALUMINUMANODIZING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干燥方式对其粘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拉剪实验及楔子实验等测定2A14铝合金粘接件的结合强度和耐久性,结合扫描电镜及红外分析等方法,研究铝合金粘接前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及含水量对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磷酸阳极氧化膜经过冷风吹干、50℃烘干和100℃烘干处理后,粘接试样的拉剪强度随烘干温度升高略有增加;粘接试样的湿热耐久性以50℃烘干处理后的稍好,而100℃烘干处理后,由于氧化膜中产生大量微裂纹,使其耐久性有所下降;氧化膜经过沸水封闭处理后,由于膜中含水量很大及封孔处理限制了粘合剂的渗透,导致其拉剪强度和湿热耐久性皆明显降低。
张晓丰赵蕊张金生赵旭辉左禹
关键词:铝合金阳极氧化粘接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anodic alumina sealed by Ce-Mo in NaCl solutions被引量:2
2006年
The elimination of toxic materials in sealing methods for anodic films on 1070 aluminum alloy was studied. The new process uses chemical treatments in cerium solution and an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in a molybdate solution.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sealing method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nodic films in NaCl sol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Mo sealing makes the surfac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anodic films uniform and compact. Ce and Mo produce a cooperative effect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nodic films. Anodic films sealed by Ce-Mo provide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both in acidic and basic solutions.
田连朋赵旭辉赵景茂张晓丰左禹
关键词:铝合金电化学阻抗谱NACL溶液
LD7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不同封闭方法耐蚀性评价被引量:18
2005年
研究了不同封闭方法对LD7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包括沸水封闭、氟化镍封闭、重铬酸钾封闭和醋酸镍封闭.利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封闭后阳极氧化膜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封闭后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醋酸镍封闭能提供更高的耐蚀性,而沸水封闭在中性溶液中较耐蚀.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重铬酸钾封闭对LD7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闭效果并不理想,封闭后的阳极氧化膜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耐蚀性均不高,氟化镍封闭的阳极氧化膜层耐酸性不强.
田连朋左禹赵景茂熊金平张晓丰赵旭辉
关键词:LD7铝合金阳极氧化电化学阻抗谱
铝阳极氧化膜的硫酸钇脉冲封闭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了硫酸钇脉冲封闭对工业纯铝阳极氧化膜受热开裂行为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沸水封闭和钇盐脉冲封闭后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极化曲线研究了两种封闭方法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通过硫酸钇脉冲封闭,可以将钇元素引入到氧化膜中。与沸水封闭氧化膜加热后表面出现了宽度达1μm的粗大的裂纹相比,硫酸钇封闭的氧化膜表层更加致密,其多孔层孔壁的加粗、孔隙减小,氧化膜显微硬度明显提高,使得氧化膜在加热后仅出现一些细小的微裂纹。从交流阻抗结果可以看出,硫酸钇封闭氧化膜的Rp值是沸水封闭氧化膜的1.43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经过钇盐封闭后,氧化膜的自腐蚀电位比沸水封闭的试样正移约280m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为沸水封闭试样的0.41。钇盐封闭的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也有显著提高。
陈爽左禹赵旭辉刘伟华
关键词:阳极氧化膜耐蚀性
铝阳极氧化膜在去离子水中的自封闭效应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工业纯铝L3阳极氧化膜在去离子水中的自封闭效应,并结合等效电路分析了氧化膜多孔层与阻挡层电化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未封闭的阳极氧化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初期存在一个明显的自封闭过程,导致阳极氧化膜在浸泡初期的耐蚀性提高。
赵旭辉左禹张娜
关键词:铝阳极氧化膜交流阻抗
复合封孔对铸铝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研究了沸水、醋酸镍溶液和稀土盐封孔对铸铝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XA)分析封孔后阳极氧化膜的成份,采用极化曲线研究氧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经过2种稀土盐复合封孔处理的阳极氧化膜比单一稀土盐封孔氧化膜的耐蚀性明显提高;经过醋酸镍封孔处理的氧化膜在中性、酸性和碱性NaCl溶液中也都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后,其耐蚀性下降较快,而经复合封孔处理的氧化膜经过长时间浸泡后仍保持良好的耐蚀性。
李启征左禹赵旭辉赵景茂
关键词:阳极氧化铸铝封孔稀土
LY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受热后的开裂及其对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LY12合金阳极氧化膜受热开裂行为和开裂前后的电化学行为。LY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经沸水封闭后存在网络状非穿透性微裂纹;加热后,裂纹在热应力作用下拓宽并发展成穿透性裂纹。引入了裂纹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裂纹总长度)和开裂部分所占的面积比来定量表征氧化膜的开裂程度。氧化膜受热开裂以后,其保护性能显著降低,极化电流增大而阻抗值明显降低;氧化膜耐蚀性的变化与裂纹面积比有关,裂纹面积比增大,阻抗与耐蚀性降低。
刘伟华左禹赵旭辉
关键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
氧化工艺对ZL201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受热开裂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用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氧化时间、硫酸浓度、氧化电流密度等氧化工艺参数对ZL201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受热开裂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讨论氧化膜中内应力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氧化膜封闭后存在少量缺陷,加热时会沿缺陷形成开裂并产生新裂纹。随氧化时间延长,氧化膜受热后裂纹数量增多;随硫酸浓度增大,氧化膜受热后裂纹密度增大;而随着氧化电流密度的增大,氧化膜受热后裂纹密度减小。
刘伟华左禹郭超赵旭辉
关键词:阳极氧化膜耐热性内应力
水滑石前驱法制备的Al-Li复合阳极氧化膜的性能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水滑石前驱法在高纯铝表面引入Li元素,然后通过阳极氧化在高纯铝表面制备Al-Li复合阳极氧化膜。采用XPS、XRD、SEM、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氧化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水滑石前驱法能制备Al-Li复合阳极氧化膜,膜中Li含量可达8%;与纯铝氧化膜相比,复合氧化膜更加致密;无论是否封闭,Al-Li复合氧化膜在中性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都较纯铝氧化膜更好。
叶皓赵旭辉左禹熊金平赵景茂
关键词:水滑石阳极氧化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