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1CTJ004)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晶庄连平汪毅霖郭立文刘玲玲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人类发展指数
  • 2篇育发
  • 2篇协调发展
  • 2篇教育
  • 2篇教育发展
  • 2篇高等教育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2篇城市化质量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三个维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省域
  • 1篇省域尺度
  • 1篇区域间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维度

机构

  • 7篇东北财经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共大连市委...

作者

  • 6篇李晶
  • 2篇庄连平
  • 1篇汪毅霖
  • 1篇刘玲玲
  • 1篇郭立文

传媒

  • 3篇西部论坛
  • 2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商贸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国际通用的HDI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结合ArcGIS和GeoDa软件,运用空间探索技术(ESDA)、重心转移与空间模块分析,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了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之中。首先对中国人类发展进行全局的空间趋势分析和重心转移趋势分析,在全局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局部空间模块分析和空间四象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在空间呈集聚状态。中西部的局部区域出现了与整体不一致和相反的趋势(极化效应),但数量呈减少趋势,说明区域之间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极化效应在不断减弱。
李晶刘玲玲
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分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国人类发展的区域差距和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从国际通用的人类发展(HDI)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国的区域差距和空间格局。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区域进行重新分类,并尝试从HDI综合指数和分项指数对人类发展的区域差距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的剖析。研究表明区域之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消除地区差距和不均衡发展的关键。
李晶郭立文
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
吉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灰关联熵模型被引量:1
2018年
论文通过设置四个维度的高等教育指标和三个维度的经济指标,构建了反映吉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指标体系,在灰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灰关联熵分析模型,客观、定量地分析了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比较显著,相互之间依赖性比较强。但是通过灰关联熵的排序分析得到,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是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而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度还不够高,GDP和公共财政收入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并不突出。因此,吉林省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需加大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促进其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李晶何声升张茜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经济增长灰关联度
省域尺度下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研究——基于人类发展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惩罚"不均衡发展的思想,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基于乘积法原则构建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用以测度和反映地区差距和不协调程度。利用《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对HDIh(混合人类发展指数)与HDIr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Ir不但具有统计上优于HDIh的稳健性,而且可以更准确地透视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中国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发达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程度都比较高,而且各个维度发展比较协调;在落后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而且三个维度发展的不协调程度也较高。
李晶
关键词:公共服务事业
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从反映城镇自身发展质量状况的"核心载体"和区域发展质量的"区域载体"入手,选取了涵盖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19个指标,构建了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在测度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同时,从动态角度分析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变动情况。
庄连平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城市化质量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的测算被引量:4
2014年
文章基于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制,构建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测算城市化与产业机构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并以老工业基地的典型辽宁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整体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等级相对较低,仅处于初级状态,二者之间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李晶庄连平舒书静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
生态人类发展指数的原理、构建和应用——基于HDI2010新方法的中国区域间人类发展差距测算被引量:5
2012年
生态文明是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必须将生态文明嵌入人类发展指数(HDI),以加强其解释力和说服力。基于UNDP2010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的新方法,构建"生态人类发展指数",可以更为准确地分析地区间的人类发展不平衡。通过对"混合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可知,中国区域间人类发展差距明显,且生态文明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的结果则表明,在考虑生态文明维度后,中国省区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分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应提高人类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经济发展与健康、教育、生态等方面发展的同步性,全方位地提升人类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在各个维度的发展。
汪毅霖
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公平等现象越来越突出。采用熵权法从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四个维度构建地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对2004—2013年我国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维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虽然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所减小,但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异质性明显,落后地区仍然占很大比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未能有效发挥空间辐射和带动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结构有待改善。国家应避免高等教育区域差距继续拉大,落后地区应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发达地区应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缩小高等教育的空间差距。
李晶何声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规模教育基础设施教育经费投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