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X057)

作品数:15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化徐喜荣郝文君任俊华韩丹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伦理
  • 5篇知情
  • 5篇知情同意
  • 5篇生命伦理
  • 3篇道德
  • 3篇儒家
  • 3篇儒家伦理
  • 3篇生命伦理学
  • 3篇伦理学
  • 2篇代理
  • 2篇中国语境
  • 1篇道德基础
  • 1篇道德建构
  • 1篇道德困境
  • 1篇道德悖论
  • 1篇底线伦理
  • 1篇信任
  • 1篇形式主义
  • 1篇医疗纠纷
  • 1篇知情同意权

机构

  • 1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13篇陈化
  • 3篇徐喜荣
  • 1篇韩丹
  • 1篇任俊华
  • 1篇郝文君

传媒

  • 2篇中州学刊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北法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任与自主:从分离走向融合——临床生命伦理学的视角被引量:2
2013年
信任与自主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样态。传统家长主义模式,强调医生的绝对权威与患者的信任,拒绝患者自主;患者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对医疗界不信任的增加,催生了患者自主,它成为医患之间对话的绝对权威。然而,自主的独立性、人际交互的陌生化以及信任的脆弱性,致使自主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在现代性语境下,医患信任是实现患者自主的前提;自主的道德性为医患信任提供了基础,这二者为自主与信任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陈化郝文君
关键词:信任临床伦理
形式与质料:知情同意的两个向度--兼谈知情同意形式主义被引量:2
2013年
形式与质料是生命伦理学知情同意原则存在的基本向度。普遍性的程序是知情同意形式层面的表现,行善的道德承诺是知情同意质料价值的彰显。在生命伦理实践中,知情同意出现了形式与质料的断裂:一方面,强调知情的形式或同意的程序性催生知情同意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强调知情同意的行善价值导致质料对形式的抛弃。只有完整地把握知情同意的合理内核,才能修复其质料与形式的割裂现象,进而实现二者的内在统一。
陈化
关键词:知情同意
生命伦理学知情同意能力问题探究被引量:5
2013年
能力是判断知情同意合法性与合伦理性的"守门"概念。传统语境下的一般行为能力模式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割裂了一般与具体的辩证关系,用可能性取代必然性,在实践中产生伦理困境。风险决策能力以动态的方式考察能力,并将决策可能产生的风险作为判断决策者能力的重要依据,既尊重个体自主,又维护决策者的福利。对于最小限度能力标准与决策能力标准的质疑,风险决策能力标准从能力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决策与风险的关系作出回应。在生命伦理实践中,判断决策者是否具有知情同意能力,需要决策者的沟通能力、理解信息能力、评估与选择能力有机结合,更需要依赖于判断者的"实践智慧"。
陈化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知情同意
生命伦理原则主义的中国式困境、成因及出路被引量:2
2014年
在中国生命伦理学领域,原则主义的决策框架遭遇实践困境,权利话语的"先天不足",自主原则的分离以及忽略了人们实际条件的能力模型是其困境之源。西方将尊重自主作为解决困境的出路,但这种模型将自主当作一个静止的概念,遮蔽了个体与社会的真实关系;由于中国文化思维的差异性以及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决定了原则主义之西方解决路径在中国不具有适切性。在中国语境下,儒家伦理能为消解原则主义困境提供本土化的道德资源,包括"仁爱"的道德基础、"经权"的方法论、情理结合的理性条件以及家庭的介入。
陈化任俊华
关键词:生命伦理患者权利儒家伦理家庭决策
日本医师会医师责任保险制度及其启示被引量:7
2013年
日本医师会医师责任保险由日本医师会投保团体保险,医师将医疗纠纷委托给日本医师会组建的专业委员会来调查及界定责任,为医师提供了价格低廉、费率稳定、保障范围较充足的保障,建立了一个专业、高效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但存在程序不够公开,患者参与不足,保险覆盖面不广,预防功能不强等问题。日本经验给我国的启示是:应发挥医疗专业协会的作用,实施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并注重医疗责任保险的预防功能。
徐喜荣
关键词:医疗纠纷
自主与有利:必要的张力——儒家伦理的进路被引量:1
2011年
自主与有利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原则,均可得到道德原则的辩护。然而,基于自主与有利冲突的必然性,西方解决冲突的"自主模式"、"基于信任的有利"模式均存在不足,决定了我国生命伦理实践必须保持二者的张力。儒家生命伦理学中"仁爱"、"经权"与"家庭"是儒家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特色,分别为二者张力的可能提供了德性基础、实践条件与重要条件。
陈化
关键词:儒家伦理
论临床代理决策中的“患者最佳利益原则”被引量:13
2013年
对于无行为能力患者的代理决策,传统的预先指令与替代决策模式已暴露其局限性,如误读患者利益或者掺杂代理人的利益。基于最佳利益原则的决策模式能最大限度维护他们的利益,医学最佳利益与拓展的最佳利益是其两种模式。前者将生命质量作为核心要素;后者还包括患者个体的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等个体利益。在我国社会语境中,应当实施医学最佳利益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判断最佳利益依然遭遇不少障碍,包括理性人视角、代理人情感投射等。因此,需要合理的医疗判断、明确其构成要素、设置必要的程序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
陈化徐喜荣
儒家伦理:中国语境下原则主义困境之出路——兼谈儒家生命伦理学的构建被引量:3
2012年
原则主义作为当下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研究路径,在我国生命伦理实践中遭遇现实困境。生命伦理学是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产生与对于生命伦理问题的解读决定了生命伦理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要回答我国生命伦理学产生的问题,必须依赖于我国的文化语境。儒家伦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能为原则主义困境的消解提供异于西方的德性基础,即"仁爱";能提供"经权"原则为支撑的方法;以及情理交融、通情达理的理性资源。
陈化
关键词:儒家伦理中国语境生命伦理
知情同意的风险决策能力评估探究被引量:4
2020年
能力是知情同意的"守门人"概念,风险相关决策能力将患者的行为能力与具体决策风险结合起来,并充分考量其法律依据与医学特点。一般情况下,临床实践并不需要评估患者的决策能力。但是,当患者拒绝医生提出的最有利患者的建议,患者同意会伤害其本身利益的决策,以及患者前后决策相互矛盾且后期决策会伤害患者健康的情况下,需要评估。风险相关决策能力评估需要考察患者的沟通能力、信息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其道德合理性在于"行善"的价值辩护,在实践操作中需要借助个体的"实践智慧"。
陈化
关键词:知情同意
尊严:临床代理决策的道德基础——以无行为能力患者的代理决策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尊严能为智障者的代理决策提供道德基础。在生命伦理学语境下,尊严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人性的内在彰显。智障者拥有完全的道德地位是理论、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尊严要求代理决策中维护智障者的最佳利益,包括身体的完整性与生命质量等。
陈化
关键词:尊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