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6086)
- 作品数:57 被引量:431H指数:12
- 相关作者:黄可龙刘素琴熊利芝何则强吴显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荧光性质被引量:19
- 2007年
- 室温下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NaF、Na_2SO_4和H_2SO_4的混合溶液中用化学处理后的纯Ti片表面组装了一层结构高度有序的高密度TiO_2纳米管阵列。考察了几种主要的实验参数(阳极氧化电压、温度、电解液浓度)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和尺寸的影响,探讨了二次阳极氧化对纳米管形貌的改善。对TiO2纳米管阵列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PL)分析,探讨其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孔径随阳极氧化电压的升高而变大,温度、电解液浓度影响反应过程中电流密度的大小;二次阳极氧化得到的纳米管的有序性有所改善,孔径大小更为均一,并且发现TiO_2纳米管的荧光具有量子效应。
- 刘素琴方东李朝建黄可龙
- 关键词:TIO2纳米管荧光
- LiMn2O4的甘氨酸法合成被引量:4
- 2008年
- 用甘氨酸法合成锂锰氧化合物,通过FTIR、NMR和TG/DTA等研究了锂锰-甘氨酸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和锂锰氧化合物的形成机理,并对LiMn2O4样品进行XRD分析。甘氨酸法可在低温下反应,得到原子级水平混合的锂离子与锰离子前驱体;在356℃左右就可得到尖晶石LiMn2O4;在400℃下煅烧合成的样品以纯尖晶石LiMn2O4存在,在750℃下煅烧合成的LiMn2O4样品,0.2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8 mAh/g,2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18.4 mAh/g。
- 胡卫国黄可龙申国培李永坤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甘氨酸法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 2010年
- 以乙酸锂、硝酸镍、硝酸钴和乙酸锰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分别采用一次烧结和二次烧结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1/3Co1/3Mn1/3O2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固相法能得到结晶良好的LiNi1/3Co1/3Mn1/3O2,但二次烧结提高了材料的I(003)/I(104)值,降低了c/a值,得到的LiNi1/3Co1/3Mn1/3O2具有更完善的层状结构和更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 熊利芝胡清华梁凯何则强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固相法
- Li3V2(PO4)3的合成及锂离子脱嵌过程的分析
- 具有NASCION结构的化合物Li3M2(XO4)3(其中M=V,Fe等。X=P,S,As,Si等)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受到广泛的注视。Goodenough认为具有NASCION结构的化合物有望作为高能量密度...
- 刘素琴李世彩黄可龙李永坤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LI3V2(PO4)3溶胶凝胶法
- 新型碳热还原法制备复合正极材料LiFePO_4/C被引量:5
- 2007年
- 以FePO4为前驱体,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复合正极材料LiFePO4/C。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碳含量等因素对LiFePO4组成和电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600℃煅烧24 h,碳含量为10%时,LiFePO4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46 mAh.g-1,循环15次后容量还维持在141 mAh.g-1。
- 刘素琴龚本利张戈
- 关键词:碳热还原法LIFEPO4电化学性能
- 流变相法制备LiNi_(0.5)Mn_(1.5)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质被引量:16
- 2007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要研究电压更高、电池容量更大的正、负极材料。过渡金属阳离子取代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LiMXMn2-xO4(M=Ni,Co,Fe,Cu)由于具有4.5V以上的高电压充放电平台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些5V级正极材料中,LiNi0.5Mn1.5O4因其高容量、高电压(4.7V)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而倍受瞩目。
- 何则强熊利芝吴显明刘文萍陈上黄可龙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流变相法
- 锂离子电池LiFe0.7Mn0.3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LiFeMnO-C 复合材料.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对符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FeMnO-C 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碳的加入影响了 LiFeMnO的...
- 熊利芝何则强黄可龙吴显明陈上
- 关键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碳复合材料
- 尖晶石型LiMn_2O_4薄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被引量:5
- 2006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布工艺,在较低的退火温度(450℃)下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薄膜。XRD和AFM的结果表明:LiMn2O4薄膜为纯相尖晶石结构(Fd 3 m空间群),由粒径约为200 nm的晶粒构成。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法对薄膜的电化学性质及锂离子扩散系数(DLi)进行了研究。薄膜电极初始放电容量为32.5μAh/cm2.μm,电极材料具有很高的可逆性和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平均DLi为1.12×10-11cm2/s。
- 吴建波黄可龙刘素琴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LIMN2O4薄膜电极
- 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被引量:6
- 2007年
- 以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Li3V2(PO4)3]。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对产物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Li)∶n(V)=3.2∶2.0投入原料,在700℃下煅烧8h,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样品在0.1C充放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0.0mAh/g。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纯相Li3V2(PO4)3晶体所需温度比固相法低。
- 刘素琴李世彩黄可龙龚本利
-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溶胶凝胶法
- 尖晶石LiMn_2O_4的低温合成及锂离子嵌脱动力学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前驱体法在400℃下合成了尖晶石LiMn2O4,研究了产物的结晶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并对锂离子在样品中的嵌脱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品具有很好的结晶性;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0.3 mAh/g,第20次循环的比容量保持在95.0 mAh/g,容量保持率为86.4%;确定等效电路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在3.85 V处的电荷传递电阻为24.87Ω,在4.25V处变为14.56Ω,电荷传递电阻随电位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 李永坤黄可龙刘素琴张玲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尖晶石LIMN2O4交流阻抗谱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