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116)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全林爱文刘凤莲应玮张彦南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城乡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一体化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乡
  • 1篇中国城乡一体...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时空分异
  • 1篇梯度分析
  • 1篇突变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李全
  • 2篇刘凤莲
  • 2篇林爱文
  • 2篇应玮
  • 2篇张彦南
  • 1篇马晶
  • 1篇杨明正
  • 1篇洪松
  • 1篇郭燕燕
  • 1篇冯艺
  • 1篇李腾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梯度分析的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27
2017年
以2000年和2010年覆盖武汉市域的6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结合计算的武汉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到栅格尺度的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图,并引入梯度分析方法,以城市中心为原点设置梯次环及考虑城市发展轴线设置采样条带,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两项指标进行梯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武汉市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减少了2.68亿元;梯次环分析发现,武汉距离城市中心12—30km的北3—5环,以及距离市中心12—24km的南3—4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最为显著,而北8环及南7环则上升最为明显;条带分析发现,在东西向条带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曲线图呈现出一个对称的"W"形,而在南北方向上,变化率曲线可以按照变化的幅度分成了4个部分,此外与梯次环变化率曲线规律一致的是,北部要比南部变化更为剧烈。
李全李腾杨明正应玮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梯度分析时空分异
1983-2013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领域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1983-2013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领域的5065篇文献为分析对象,从文献总量、期刊分布、作者合作情况、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网络图分析作者合作关系和关键词的共现情况。研究发现:1该领域发文量最大的科研单位是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并形成了以周万村、张树文、刘纪远和庄大方为中心的作者合作群,以及以黄贤金、濮励杰和P.H.Verburg等为中心的次级作者合作群;2过去30年来的研究主要围绕驱动因素、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城市化及动态监测展开,研究热点地区是农牧交错带和重庆市;3 CA及CLUE-S等经典模型仍然在模型预测研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作为土地利用空间模拟的主要方法,而从长远看模型的综合及融合是必然的趋势;4基于高频关键词动态分析和共现网络分析发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持续发展及区域差异等关键词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的新趋势。
李全张彦南韦雯博洪松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网络分析共词分析
城市住宅用地扩展演化空间质量评价——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2016年
以深圳市南山区的社区为单元,以扩展演化的住宅用地为研究对象,引入土地承载力变化指数、土地利用强度变化指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指数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指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住宅用地扩展演化的空间质量进行评估,以揭示城市住宅用地的空间利用状况,为合理配置城市住宅用地以及提高住宅用地的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2009年至2012年期间,南山区住宅用地总体扩展演化速度较快,但扩展演化的空间质量不高,形成以"松坪山—安乐"为中心、"大学城—留仙"为次中心、质量值向外围逐级扩散的空间格局。
李全冯艺郭燕燕张彦南
关键词:城市住宅用地层次分析法
基于遥感影像的湖北省天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以湖北省天门市1997和2008年的两期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并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矩阵,最后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状态和趋势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为今后更加合理利用土地和相关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支持。结果表明,1997-2008年间,耕地减少2773hm2,占总面积的比重减少了1.1%;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5566hm2,比重增加2.2%;水域减少1107hm2,林地增加了773hm2,其他土地减少了2460hm2。流失的耕地中,绝大部分被建设占用或转为鱼池坑塘。建设用地的扩张占地中,耕地被占77.83%,林地被占19.8%。其他土地主要被开发为耕地和林地,各占48%和39%。城乡工矿用地的变化强度最大,对区域的影响最大。天门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为0.456,属于变化强度弱的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趋势和指数为0.640,属于变化较不平衡的地区。
刘凤莲林爱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城乡一体化模式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在分析和归纳现有低碳城市模式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法探讨中国低碳的城乡发展道路。结果表明,中国要走低碳的城乡发展道路,就应当合理制定城乡规划,开发低碳能源供应网络,推动低碳产业发展,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普及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打造适应生态和人居的合理布局。研究结论:从低碳经济视角研究中国的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模式是个复杂的问题,应将低碳转型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凤莲林爱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基于小波变换的武汉市城乡边缘带识别被引量:7
2016年
对城乡边缘带的空间识别是城乡边缘带研究领域的热点。针对现有研究普遍存在的指标选取过于繁琐、大多采用阈值设置界定边界、以及对边缘带内、外边界分别提取等不足,在对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城乡边缘带的关系进行理论及样带分析的基础上,将小波变换方法引入城乡边缘带识别的研究中,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选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定量评价土地利用程度,基于小波模极大值检测原理检测由综合指数数据序列变换得到的小波系数突变点群,依据突变点群的空间格局识别城乡边缘带内、外边界。以武汉市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提取方法严谨、高效。
马晶李全应玮
关键词:城乡边缘带小波变换突变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