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青年科技创新项目(20110515)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榕郝冬雪刘春城张永建栾茂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电力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上拔
  • 2篇载力
  • 2篇上拔承载力
  • 2篇变分解
  • 2篇变分解法
  • 2篇承载力
  • 1篇应力
  • 1篇应力路径
  • 1篇砂土
  • 1篇输电
  • 1篇输电线
  • 1篇输电线路
  • 1篇水平荷载
  • 1篇掏挖基础
  • 1篇土工
  • 1篇土工格栅
  • 1篇偏心
  • 1篇偏心率
  • 1篇拉拔
  • 1篇拉拔力

机构

  • 5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海南电力设计...

作者

  • 5篇郝冬雪
  • 5篇陈榕
  • 2篇刘春城
  • 2篇张永建
  • 1篇赵维
  • 1篇栾茂田
  • 1篇许成顺

传媒

  • 2篇岩土力学
  • 1篇中国电力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黏土中条形锚板基础上拔极限承载力变分解法
2013年
针对均质饱和黏性土中锚板基础上拔承载力问题,当锚板基础处于破坏极限平衡状态时,运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式,结合变分法原理得到锚板基础下方土体破坏滑裂面基本方程以及破坏滑裂面上正应力分布方程,进而得到锚板基础的极限上拔承载力。通过该理论计算分析了土体不排水强度、荷载偏心率及水平荷载对极限上拔承载力、破坏滑裂面以及承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锚板基础快速上拔情况,荷载偏心对上拔承载力的影响更大,当偏心率e<0.5时,上拔极限状态下锚板与底部地基土体不发生分离;同时,提出了考虑荷载偏心和水平力作用时锚板基础上拔极限承载系数公式。
郝冬雪张永建陈榕
关键词:上拔承载力变分解法承载力系数偏心率水平荷载
土工格栅横肋与纵肋加筋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室内格栅横、纵肋独立拉拔试验,针对不同的法向荷载和拉拔速度,分别对土工格栅横肋与纵肋的加筋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格栅纵肋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拉拔初期迅速增大,并且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拉拔速率对其影响并不大;格栅横肋所产生的被动阻力增长相对较缓,在达到最大值之前需要一定的筋土相对位移,并且随着有效应力和拉拔速率的增大,被动阻力变化明显,其破坏模式逐渐由冲剪破坏转为常规剪切破坏.
陈榕郝冬雪栾茂田赵维
关键词:土工格栅拉拔试验加筋机理拉拔力
砂土中螺旋锚上拔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4
2015年
螺旋锚基础因其能够利用深层土体抗力且具有快速安装和承载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中。多锚片螺旋锚上拔承载特性受埋深、锚片间距、数量、土质条件等因素影响。相邻锚片相互影响导致土体破坏区域重叠,从而影响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然而多锚片螺旋锚承载特性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有限。针对砂土中螺旋锚锚片间距及数量对上拔承载特性及极限上拔承载力影响进行室内1g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密砂及密砂中,单锚埋深比分别超过6.0和10.5时可认为是深埋锚。中密砂中深埋多片螺旋锚锚片间距在3.0D^4.5D时,各锚片承载能力能够独立发挥,承载量破坏模式发生;密砂中浅埋多片螺旋锚保证承载量破坏模式的锚片间距超过6.0D,但间距为6.0D时,螺旋锚发挥效率超过90%。增加锚片数量可适当提高上拔承载力,但当锚片数量增加使得锚片间距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柱状破坏模式发生,螺旋锚承载力不再增加;中密砂中此临界间距约为1.5D,密砂中临界间距约为2.0D。
郝冬雪陈榕符胜男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变分解法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问题,根据塑性极限平衡原理,假设基础周围土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并服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式,并结合变分法原理求解不同加载条件下基础的极限抗拔力。通过变参数计算,分析土体强度及基础埋深比对中心上拔、偏心上拔及倾斜上拔时基础极限上拔力的影响。经归一化处理,分别给出水平力和弯矩存在对基础抗拔力折减的影响系数。当归一化弯矩与上拔力比值Nm<0.4时,随着Nm增加,弯矩影响系数?m急剧减小;当Nm>0.4时,?m减小速度放缓。相对于内摩擦角,黏聚力变化对?m的影响更明显。水平力影响系数?h同时受到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基础埋深比的共同影响,规范建议值较变分解法的计算结果偏大。通过与规范公式法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偏心上拔及高露头基础顶部作用水平荷载时基础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提供参考。
郝冬雪张永建陈榕刘春城
关键词:掏挖基础变分解法
基于广义SMP准则及应力路径法的柱孔扩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柱孔扩张理论广泛用于旁压试验机制分析、沉桩挤土效应等岩土工程问题中。基于经典的Vesic孔扩张理论,采用能够考虑中主应力效应的广义SMP屈服准则,并结合有限应变理论对均质土体中柱孔扩张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应力路径假设提出确定塑性区平均体应变的解析步骤。通过大量变参数计算给出具有不同刚度指标r I、泊松比和内摩擦角的土中柱孔扩张极限状态下的塑性区平均体应变、孔扩张半径比和孔扩张系数。分析结果表明,r I、、越大,塑性区平均体应变越小,塑性区半径比越大,孔扩张系数越大;随着r I增加,的变化对孔扩张系数的影响更显著。同时,将结果与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孔扩张解答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土性参数时中主应力效应对孔扩张系数的影响。文中分析方法及给出的考虑中主应力效应的柱孔扩张系数表可为原位试验分析及桩侧摩阻力估算提供参考。
郝冬雪陈榕许成顺刘春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