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0803658)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黄树辉艾为明章尼娜刘焕强施淼苗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藻毒素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沉积物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微囊藻
  • 1篇微囊藻毒素
  • 1篇沟渠
  • 1篇河流
  • 1篇
  • 1篇沉积物
  • 1篇P

机构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黄树辉
  • 1篇张明华
  • 1篇吕军
  • 1篇黄宏
  • 1篇王明明
  • 1篇施淼苗
  • 1篇章尼娜
  • 1篇刘焕强
  • 1篇艾为明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产生的一类藻毒素。含一定浓度微囊藻毒素的水体可引起水生动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鱼类。该文通过综述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胚胎孵化和发育的影响、对鱼类行为和生长的影响、在鱼类组织中的积累、对鱼类组织器官的影响,总结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微囊藻毒素主要在鱼类肝脏中积累,还可在消化道和肌肉等组织中积累。在饥饿状态下,鱼类更容易富集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能干扰鱼类胚胎发育,延迟出膜时间,降低孵化率,增加畸形率,而且还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章尼娜黄树辉艾为明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毒性
主成分分析法对河流及沟渠水质评价的研究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对温州市瞿溪镇河流3个监测断面及4条沟渠中的14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通过主成分贡献率、主成分载荷值及综合得分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经分析得到河流及沟渠的两个主成分因子是TOC及N、P污...
黄树辉王明明张明华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沟渠水质
文献传递
咸水区湿地沉积物磷的吸附与解吸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美国纽约Pelham Bay Park四种典型湿地沉积物中P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及其等温吸附曲线与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浓度0~100 mg/L时,各沉积物的P吸附量跟初始浓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沉积物的P释放量比较有限,每千克沉积物释P量在0~30 mg之间。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沉积物的P吸附程度,都达到显著水平,R2值分别在0.9372~0.9974和0.9001~0.9915。各沉积物的EPC0大小次序为S2(0.86μg/L)>S1(0.10μg/L)>S3(0.04μg/L)>S4(0.03μg/L)。沉积物的除P能力可根据沉积物最大吸附P量和吸附解吸附平衡浓度(EPC0)来衡量,除P能力大小顺序为S4>S3>S1>S2。原因可能是S4和S3位于咸性水区(pH>7),S1位于酸性(pH=4.1)水区,S2不含有机质。与酸性水区的沉积物相比较,咸性水区具有较强的P吸附能力,同时湿地沉积物释放P量比较有限,因此沉积物释放P而引起区域水体P富营养化的风险性较小。
施淼苗黄树辉刘焕强黄宏吕军
关键词:沉积物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