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981026)
- 作品数:5 被引量:75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进王军霞曾凡桂田承圣张通更多>>
-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锂-,钠-,钾水化蒙脱石层间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7
- 2006年
- 运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dynamics,MD)方法分别研究了含有32,64和96个水分子的Li-,Na-,K-蒙脱石层间阳离子与水分子的位置和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蒙脱石层间阳离子位置与四面体和八面体电荷位置及离子的大小有关.一层水合物中可以观察到三种阳离子都能和四面体电荷与八面体电荷位置分别形成内、外配位作用.二层水合物中,仍然可以观察到Li+和Na+与电荷位置的配位作用,但是已经开始向层中其他方向扩散,而K+仍然在粘土的表面附近.三层水合物中,Li+,Na+开始从电荷位置和表面分离,K+也开始向层间其他方向扩散.水分子在所有三种水合物中都分散于层间各个方向.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层间三种阳离子组织水分子的能力不同,水化作用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弱;此外层中水分子的聚合程度随着水分子的增加而加强,水分子的结构也不同于模拟的液体水分子的结构;说明蒙脱石层间阳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对水分子的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 王进曾凡桂王军霞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蒙脱石径向分布函数
- 镜煤与丝炭结构的X射线衍射初步分析被引量:23
- 2001年
- 通过 X射线衍射 ( XRD)分析对 4个不同矿区煤中的镜煤和丝炭中矿物质类型和相对含量、煤中有机质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衍射图谱确定了样品中的主要矿物质成分为高岭石、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丝炭中的矿物质含量高于镜煤。对 8个样品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丝炭芳香层片的定向程度和聚合程度高于镜煤 ,陆相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煤 ,其镜煤与丝炭的 d0 0 2 面网间距较小 ,Lc 和 La 较大。
- 田承圣曾凡桂
- 关键词:X射线衍射镜煤矿物质煤岩
- 钠蒙脱石水化膨胀和层间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9
- 2005年
- 运用Cerius2软件中能量最小化和分子动力(moleculardynamics,MD)模块研究了钠蒙脱石的水化膨胀性能和层间结构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当蒙脱石粘土中的水含量从0增加到300mg/g时,平衡时蒙脱石的层间距d001值也随之增大,并且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通过对含有一、二、三层水分子钠蒙脱石的MD模拟可以看出,Na+在所有水化物中和四面体电荷位置成内层配位作用,而和八面体电荷位置成外层配位作用的Na+只在一层水化物中位置比较固定,在二层和三层水化物中逐渐向层中其它方向扩散。对所有3种水合物自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层间阳离子和水分子的活动性比水溶液中的低。Na-O,O-O和H-O的径向分布函数分析表明层间水分子的结构和水中水分子的结构不同。
- 王进曾凡桂王军霞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自扩散系数径向分布函数
- 煤超分子结构的概念及其研究途径与方法被引量:17
- 2005年
- 根据煤的组成及煤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存在的特征,提出煤分子间由于非共价键作用和分子识别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并对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①煤分子组成与结构;②煤分子间的作用;③煤分子识别;④煤超分子结构的表征及形成的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煤超分子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理论模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及煤分子构型构象对煤超分子结构形成的作用.
- 曾凡桂张通王三跃谢克昌
- 关键词: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
- 煤分子工程及其关键问题的进展
- 煤分子工程是以不同层次上的煤组成结构及其反应性关系为基础,研究实现煤的高效和高选择性转化技术和工艺的途径与方法的一门工程学科,通过“分子-产品-过程”三位一体的多尺度集成的方法来解决煤洁净利用过程的效率、环境及效益等问题...
- 曾凡桂谢克昌
- 关键词:洁净煤技术
- 文献传递
- 蒙脱石膨胀特性的分子力学模拟被引量:7
- 2007年
- 运用分子力学(molecular mechanics;MM)方法分别研究了15种不同水含量的Li-、Na-、K-蒙脱石结构的最优构型和遇水膨胀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蒙脱石的稳定构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价键作用的库仑作用能和价键作用的角弯曲作用能。分子力学的计算结果还表明,在一系列Li-、Na-、K-蒙脱石的最优构型中,层间距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密度则随着层间距的增大逐步减小,再现了自然中蒙脱石吸水逐步膨胀的特性。
- 王进曾凡桂王军霞
- 关键词:分子力学蒙脱石最优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