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311)
- 作品数:48 被引量:351H指数:10
- 相关作者:张侃谕黄丹枫乔晓军丁明唐东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信息技术在科技兴农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侧重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兴农中的主要应用,以求从宏观上全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体系,让更多的人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并更好地在科技兴农中得到应用。
- 陈建林陈春宏赵京音
- 关键词:科技兴农信息技术
- 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温室决策支持系统被引量:27
- 2008年
- 农业领域的专家知识多是描述性和经验性的知识,难以进行精确的数学描述,这给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种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不足,介绍了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的温室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数据仓库来存储各种来自异质的信息源的数据,利用联机分析处理实现多维数据分析,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仓库中获得新的农业知识,以丰富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库。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采用了SQL Server分析服务,实现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以及应用程序的紧密耦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挖掘效率。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温室决策支持系统。
- 王成李民赞王丽丽董平乔晓军郝瑞瑞杨月英
- 关键词: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数据处理联机分析处理决策支持系统
- 玻璃温室地热加热系统模型与控制被引量:6
- 2009年
- 运用传热学理论和控制理论,对玻璃温室使用地热水加热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并通过现场试验测试法获得温室加热系统模型参数。利用内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基于控制对象模型,将Smith预估器和PI控制器应用于加热系统控制器设计,根据温室加热系统模型参数调整加热控制器参数,并开发应用程序加以实现。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低温的地热水可以满足现代农业冬天加热要求,加热控制系统控制精度达到±0.2℃,响应时间小于10 ms。
- 林东亮沈恩德张侃谕余玲文
- 关键词:玻璃温室地热水内模控制SMITH预估器
- 黑暗对矮牵牛幼苗叶片抗氧化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以矮牵牛梦幻系列红色(Petunia hybrida‘Dreams Red’)为试验材料,从幼苗抗氧化酶、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及过氧化氢(H2O2)入手,探讨了黑暗对幼苗叶片衰老的影响及其在恢复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黑暗处理1、4、15 d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3.3%、18.4%、22.9%、MDA、H2O2含量持续升高,MDA含量分别增加28.4%、78.4%及196.4%,H2O2含量分别上升了18.2%、31.3%及33.3%。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黑暗处理后恢复过程中,各值均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且处理4 d的植株叶片恢复较快,处理15 d植株叶片膜系统受到一定损伤,但仍可缓慢恢复。
- 夏含嫣丁明别蓓蓓钱海忠黄丹枫
- 关键词:矮牵牛黑暗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过氧化物酶
- 基于3S技术联合的农田墒情远程监测系统开发被引量:56
- 2010年
- 农田墒情信息是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施肥、精确灌溉的重要科学依据。为了实现快速准确地采集墒情信息,研究开发了基于3S(GPS/GIS/GPRS)技术联合的农田墒情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农田信息监测网络节点和远程服务器组成,在小范围内由传感器节点基于ZigBee通讯协议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大尺度上通过网关节点集成GPS网络,利用GSM/GPRS网络实现与Internet的信息交互,完成了墒情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和准确定位。设计了太阳能自供电的长寿命无线传感器节点和网关节点,开发了服务器端农田墒情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Web方式下的参数远程设置和信息实时监测。该系统的设计开发为农田墒情信息监测和分析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 李楠刘成良李彦明张佳宝朱安宁
- 关键词:土壤水分GPRSZIGBEE
- 全开型玻璃温室的夏季温度统计模型被引量:4
- 2010年
- 自然通风状态下温室内空气温度的合理估测是全开型玻璃温室夏季温度控制的重要依据。为此,建立了基于RS-485总线的分布式多传感器温度测控网络,并采用分布图法和基于均值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测量结果修正融合,实现了全开型玻璃温室温、湿度的精确测量。在此基础上,以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室内通风速率以及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作为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因子,针对各因子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建立了室内空气温度时间序列模型,同时引入了协整方法避免伪回归现象,引入了误差修正方法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际验证表明,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可较好地预测温室内温度,该研究成果为全开型玻璃温室的温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会广苗玉彬蔡保松池涛周强黄丹枫
- 关键词:数据融合时间序列模型
- 营养液浓度对基质栽培网纹甜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0
- 2007年
- 在设施基质栽培条件下,低浓度营养液不利于网纹甜瓜植株的生长;高浓度营养液使植株营养生长过旺,产量品质变劣。过高或过低浓度的营养液对网纹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是由与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有关的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为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基质栽培网纹甜瓜的最适营养液浓度的EC值为:定植-授粉1.40 mS/cm,授粉-网纹形成1.56 mS/cm,网纹形成-果实成熟2.63 mS/cm。在生产中,应按生育期分期施肥,定植-营养生长期N∶K为1.05∶1,座果期-采收为0.53∶1。
- 林多黄丹枫杨延杰董梅
- 关键词:网纹甜瓜营养液浓度光合特性基质栽培
- 根域限制栽培下葡萄软化期土壤水势对果实糖积累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葡萄浆果软化期糖积累与土壤水势(ψsoil)的关系,为葡萄成熟期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域限制栽培的4年生"峰后"葡萄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熟软化期连续测定土壤水势的同时用浆果杯法测定果实糖卸载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土壤水势在-2~-4kPa时(6:00~10:00)糖卸载速率最高,在-5~-14kPa时(11:00~18:00)比较平缓,在-15~-19kPa(19:00~4:00)时先升高后下降,到-20kpa(5:00)左右时到达最低值;通过高斯平均图像拟合发现土壤水势为-16.86kPa时葡萄果实的糖卸载速率最大。【结论】-16.86kPa是葡萄浆果成熟软化期开始灌水的土壤水势临界值。
- 李洪艳王世平
- 关键词:根域限制土壤水势果实含糖量果实品质
-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 2008年
- 现代温室中,控制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硬件种类繁多,端口复杂。介绍了采用CAN总线分布式温室监控系统的特点,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和CAN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法与实现,并给出了此系统在实际温室中的运行效果。
- 李晓静张侃谕
- 关键词:CAN总线CAN节点温室SJA1000
- 基于CAN总线的温室群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9
- 2010年
- 设计并实现基于CAN总线的温室群控系统,介绍采用CAN总线的群控式通信结构。分析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结果表明CAN的多主机工作机制可以使控制器实现对输入输出设备的监控,保证温室控制系统的稳定工作。在实际温室中运行该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
- 李晓静张侃谕
- 关键词:群控系统CAN总线通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