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C23096)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孙守迁程时伟石元伍柴春雷侯易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用户
  • 3篇人机
  • 2篇眼动
  • 2篇用户界面
  • 2篇手机
  • 2篇人机交互
  • 2篇可用性
  • 2篇可用性评估
  • 1篇动画
  • 1篇信息结构
  • 1篇行为动画
  • 1篇移动计算
  • 1篇用户模型
  • 1篇智能体
  • 1篇视频
  • 1篇视频跟踪
  • 1篇属性约简
  • 1篇数据驱动
  • 1篇人机界面
  • 1篇资源模型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孙守迁
  • 4篇程时伟
  • 1篇王鑫
  • 1篇石元伍
  • 1篇邓春燕
  • 1篇柴春雷
  • 1篇侯易

传媒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电子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自适应人机界面规则推理的粗糙集方法被引量:8
2008年
为了完善人机界面自适应机制,提高交互系统可用性,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自适应规则推理方法.建立了用户类型和交互任务特征驱动的用户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决策表以描述不同人机界面模式与用户模型之间的自适应匹配关系;采用基于属性依赖度的约简算法求解最简决策规则,并通过粗糙算子进行不一致性冲突消解,生成人机界面自适应规则产生式.按文中方法构建了实例系统的自适应人机界面,通过用户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程时伟孙守迁柴春雷
关键词:自适应人机界面粗糙集用户模型属性约简决策表
手机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的眼动模型
针对人机交互过程中的认知内因分析,引入眼动跟踪技术建立手机界面可用性评估模型。该模型选取凝视点时间、凝视点数目等数据作为测量指标,提出视觉搜索效率和信息加工效率的计算方法来衡量手机界面的可用性水平,并对手机界面间的内部差...
程时伟孙守迁
关键词:可用性评估眼动用户界面人机交互
文献传递
移动计算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的眼动方法被引量:13
2009年
为了降低传统可用性评估方法中的主观影响和误差,本文应用眼动跟踪技术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的认知情况,提出移动计算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选取凝视时间、凝视数目、感兴趣区转移频次矩阵等眼动指标,并结合交互任务与自顶向下的视觉认知机制对界面进行分析,建立可用性评估模型,考察视觉搜索和信息加工等认知效率,进而为界面设计优化提供指导.以手机用户界面为对象的评估实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析界面认知内因,获取可用性问题清单,与用户主观评估保持较高一致性,验证了其实用性与有效性.
程时伟石元伍孙守迁
关键词:可用性评估眼动用户界面移动计算手机
数据驱动的人群场景动画合成方法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向虚拟城区环境加入复杂而灵活的人群动画,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人群场景动画合成方法.通过采集各种典型场景下人群流动的视频,提取出agent状态响应数据集;并将这些状态响应数据集嵌入到虚拟城区知识模型中.最后基于该虚拟城区知识模型实现了一个虚拟城区中人群流动场景的动画合成系统.
王鑫孙守迁侯易邓春燕
关键词:行为动画视频跟踪
基于分布式认知的人机交互资源模型被引量:10
2008年
为协调人机交互中的信息需求和资源操作,综合分析了认知过程中的内外表征,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资源模型。该模型用信息结构定义和组织各类信息资源,用交互策略配置资源的使用流程,并用智能体描述建模方法和实施策略。通过交互流程和用户界面,实现认知的外部化和表面化,降低了用户在人机交互中的认知负荷。通过一个计算机辅助手机键盘配色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程时伟孙守迁
关键词:人机交互分布式认知资源模型信息结构交互策略智能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