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N0021) 作品数:4 被引量:33 H指数:4 相关作者: 任香芸 何志刚 李维新 林晓姿 梁璋成 更多>> 相关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枇杷酒中苹果酸乳酸发酵优良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分离获得高耐受二氧化硫的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菌,为果酒生物降酸提供优良乳酸菌资源。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自然发酵的枇杷酒中分离乳酸菌,并通过耐受性试验筛选优良的MLF乳酸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目标菌进行鉴定。结果及结论:R23和R35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 illus plantarum R23)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 illus casei R35);R23与R35均具有MLF能力,且可耐受120mg/L的总SO2浓度,是2株优良的枇杷酒MLF菌。 何志刚 任香芸 李维新 林晓姿 官雪芳 杨菁关键词:枇杷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乳酸菌 枇杷酒植物乳杆菌R23苹果酸乳酸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为获取枇杷酒植物乳杆菌R23苹果酸乳酸发酵(MLF)降酸与挥发酸数学模型,采用4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植物乳杆菌R23的接种量(X1)、枇杷酒的酒精度(X2)、枇杷酒的总SO2浓度(X3)、发酵温度(X4)及其交互作用对枇杷酒的植物乳杆菌R23 MLF降酸效果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枇杷酒MLF降酸的主次因素为X1>X3>X4>X2,影响枇杷酒MLF过程中挥发酸增加的主次因素为X1>X4,X2和X3对其影响不显著;两模型的验证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无显著差异(P>0.05)。 梁璋成 何志刚 陆东和 任香芸 李维新 林晓姿关键词:枇杷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挥发酸 数学模型 厌氧对植物乳杆菌R23抗逆性及枇杷酒MLF的影响 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R23在枇杷酒中的生长特性及厌氧条件、接种量对其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R23的菌体生物量在枇杷酒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厌氧条件能明显提高R23菌细胞在枇杷酒中的存活率和MLF降酸效果;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菌体生物量的衰减速率和降酸速率增大.枇杷酒生物降酸以接种菌量1×108cfu.mL-1为宜,25±1℃、厌氧发酵2d即可将枇杷果酒中的苹果酸完全转化为乳酸. 梁璋成 何志刚 任香芸 李维新 林晓姿 陈江华关键词:厌氧条件 接种量 苹果酸乳酸发酵 枇杷酒 MLF植物乳杆菌R23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24 2009年 根据乳酸菌的营养需求,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具有苹果酸乳酸发酵能力植物乳杆菌R23生长的培养基组分,并对培养基进行正交优化,筛选出无Mn2+及含Mn2+培养基LH16、LH18组合。采用LH16、LH18培养基培养植物乳杆菌R23,在25℃恒温培养24 h,菌量分别达到3.40×109cfu.mL-1和6.67×109cfu.mL-1。 梁璋成 何志刚 任香芸 李维新 林晓姿 陈江华关键词:苹果酸乳酸发酵 植物乳杆菌 培养基 枇杷酒植物乳杆菌R23苹果酸乳酸发酵动力学研究 为获取枇杷酒植物乳杆菌R23苹果酸乳酸发酵(MLF)降酸与挥发酸数学模型,采用4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植物乳杆菌R23的接种量(X1)、枇杷酒的酒精度(X2)、枇杷酒的总SO2浓度(X3)、发酵温度(X4)及其交... 何志刚 梁璋成 陆东和 任香芸 李维新 林晓姿关键词:枇杷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挥发酸 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