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Y038)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刘芬孙睿史建民段玉恩应瑞瑶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农村
  • 3篇劳动力
  • 2篇实证
  • 2篇农民
  • 2篇贫困
  • 1篇低保
  • 1篇低保制度
  • 1篇低保资金
  • 1篇新古典
  • 1篇性别
  • 1篇增收
  • 1篇审视
  • 1篇生活保障制度
  • 1篇剩余劳动力
  • 1篇剩余劳动力转...
  • 1篇食物支出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农村低保

机构

  • 7篇聊城大学
  • 2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徐刘芬
  • 2篇史建民
  • 2篇段玉恩
  • 2篇孙睿
  • 1篇应瑞瑶
  • 1篇苏树厚
  • 1篇郭斌

传媒

  • 2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 1篇农业经济与管...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龄化、劳动力迁移和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基于苏北B村一个农村多子女家庭的个案分析
2015年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通过对苏北农村一个多子女家庭的个案分析,阐述了农村家庭应对劳动力乡城迁移这种社会变革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是农村家庭内部代际相互依赖和互惠关系的断裂而不是劳动力迁移事件本身对家庭养老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在劳动力迁移呈现性别差异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女儿的养老功能得以增强,但是父权制文化和农村传统的性别实践仍然赋予了迁出儿子较高的象征性地位和物质利益,所以应修正农村父权制分配的潜规则,给予女儿和儿子同等的财产继承权。
徐刘芬
关键词:老龄化劳动力迁移性别家庭养老
我国农村低保资金供需状况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后,资金匮乏一直是阻碍该项制度尽快完善的瓶颈。本文以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和全面建立该制度后几年的低保资金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农村低保资金的供给现状,实现应保尽保情况下所需资金总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村低保资金供需存在较大缺口,提出我们应尽快建立农村低保基金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论述了我国建立农村低保基金的重要性。
孙睿史建民段玉恩
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实证分析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证研究——以山东省自然村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后,其运行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山东省自然村为调查对象,对13个市地的65个县(旗)、110个乡(镇)、221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数据。从总体来看,山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章立制已经全面完成,但在运行中,存在着保障面窄、保障层次较低、认定不规范等问题,要做到应保尽保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段玉恩郭斌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证
农村低保基金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在综合国内现有农村低保资金管理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建立农村低保基金的构想,并对建立农村低保基金的各种可行的筹资渠道、基金的具体构建和基金的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建立农村低保基金具有可行性,是摆脱当前低保资金筹措困境的有效手段。
孙睿史建民
关键词:筹集机制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研究——基于刘易斯模型局限性修正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刘易斯模型假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是彻底的、不可逆的;转移主体是纯粹的经济人;转移过程中农业生产方式是不变的,这些假定都与我国现实不吻合,因此也不能够解释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农民工工资上涨和民工荒三者同时并存的特殊现象。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具有可逆性,劳动力转移决策具有多因性,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可变性等新特点。基于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提出要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农民工向市民身份转变,继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等对策。
徐刘芬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模型农民工回流
“刘易斯转折点”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适用性探讨——基于古典与新古典视角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民工荒"现象引发学术界关于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的讨论,而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考察古典刘易斯理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适用性。基于总量和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古典刘易斯理论所揭示的城乡部门工资增长模式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并不存在。相反,城乡两部门的工资增长趋势却与新古典理论模型的预测相一致,是一个持续和协调增加的过程。另外,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力省际迁移是对期望收益和当地就业机会做出的反应,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徐刘芬应瑞瑶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工资上涨刘易斯转折点乡城迁移
非农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贫困减少的效应研究——基于1985-2009年的时序数据分析
2012年
近年来农村非农经济发展迅速,对农民收入增长和就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政策制定者也将农村非农经济发展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潜在路径而寄予较高的期望。我们利用基于扩展的3变量LA-VAR模型,考察了1985-2009年我国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有巨大促进作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这表明在今后,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农村脱贫依赖于非农经济的发展,然而,亲贫困式的非农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发生,需要政府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教育,改善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融合。
徐刘芬
关键词:非农经济农民增收LA-VAR模型
新时期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重新审视
2010年
我国农村原贫困标准确定方法中存在非食物支出偏低等问题,结果导致了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的低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贫困缓解的幅度。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农村新贫困标准虽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具有合理性,但仍然存在没有考虑地区价格差异等缺陷。因此应以生活水平基本一致为原则,探索地区可比的贫困标准;在提高农村贫困标准的同时,也应大力贯彻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苏树厚徐刘芬
关键词:食物支出长期贫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