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04-801)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况利陈建梅费立鹏艾明黎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世界卫生组织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自杀
  • 3篇自杀未遂
  • 2篇大学生自杀
  • 2篇学生自杀
  • 2篇重庆市大学生
  • 1篇自杀态度
  • 1篇自杀行为
  • 1篇攻击性
  • 1篇冲动性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作者

  • 4篇艾明
  • 4篇费立鹏
  • 4篇陈建梅
  • 4篇况利
  • 3篇牛雅娟
  • 3篇黎雪梅
  • 2篇王敏建
  • 2篇甘窈
  • 2篇刘婉婷
  • 2篇李大奇
  • 2篇沈岩
  • 2篇高新学
  • 2篇楼丹丹
  • 1篇王我
  • 1篇李献云
  • 1篇曾妍
  • 1篇徐小明

传媒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冲动性和攻击性对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了解冲动性及攻击性对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大学版-Ⅳ)》对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的12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有无自杀未遂大学生中文版Barratt冲动行为量表与Buss和Perry攻击问卷的评估结果,分析冲动性及攻击性人格对大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影响。结果收集有效问卷9808份,大学生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169/9808)。自杀未遂组的冲动行为量表中的非计划性、行动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及总分均高于无自杀未遂组(P<0.001)。自杀未遂组Buss和Perry攻击问卷的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等各因子分均高于无自杀未遂组(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自杀未遂最密切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排列为:攻击性总分高(OR=20.81,95%CI:12.36~35.03,P<0.01),行动冲动性分高(OR=4.32,95%CI:2.33~8.01,P<0.01),冲动性总分高(OR=3.37,95%CI:1.65~8.42,P<0.01),非计划性分值高(OR=3.12,95%CI:1.75~5.56,P<0.01),自杀意念强(OR=2.54,95%CI:1.75~3.70,P<0.01),已发生过性行为(3.12,95%CI:1.75~5.56,P<0.01),女性(OR=2.15,95%CI:1.48~3.14,P<0.01),指向自我的攻击分值高(OR=1.89,95%CI:1.24~2.88,P<0.01)。结论有自杀未遂的大学生更多体现出冲动性及攻击性人格,对大学生冲动性自杀行为应采取不一样的干预方案。
艾明陈建梅王敏建甘窈沈岩李大奇高新学黎雪梅李献云费立鹏况利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未遂冲动性攻击性
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特征、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大学版-Ⅳ)》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了9808名大学生,了解自杀未遂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7%(169/9808),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4.2,95%CI:3.1~5.9)、一级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8,95%CI:1.7~4.7)、认识的人有过自杀行为(OR=2.8,95%CI:2.1~3.9)、已发生性行为(OR=2.7,95%CI:1.9~3.9)、近1个月心理问题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OR=2.5,95%CI:1.8~3.6)、女性(OR=2.5,95%CI:1.8~3.5)、其他血缘关系亲属有自杀行为(OR=2.4,95%CI:1.6~3.4),P值均小于0.001。结论大学生自杀现象并不罕见,应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艾明况利王敏建沈岩李大奇高新学陈建梅黎雪梅牛雅娟费立鹏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未遂
重庆市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以针对性指导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地区11所大学9808名学生进行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SPAS)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学生对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自杀行为可作为影响他人的工具持否定或中立态度,其得分分别为34.28±16.44、35.64±19.14、36.94±16.05;对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的相似性、自杀的歧视、自杀的正性态度持中立观点,得分分别为47.38±22.01、51.78±17.05、37.77±18.12;对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条目持中立或肯定态度的得分为70.77±17.21.性别、民族、宗教以及自杀未遂和自杀暴露史对大学生自杀态度有影响.结论 自杀危机干预系统需针对大众以及自杀者不同的背景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徐小明况利艾明陈建梅王我甘窈曾妍楼丹丹刘婉婷牛雅娟费立鹏
关键词:自杀自杀未遂
大学生自杀行为相关因素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发生率,分析影响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9808名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有无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所认识的人发生自杀行为的情况及所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是: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4.23,95%CI:3.05~5.85),一级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85,95%Ch1.72—4.73),认识的人中有自杀行为(OR=2.82,95%CI:2.05~3.88),已发生过性行为(OR=2.73,95%CI:1.88~3.96),近一个月因心理问题对学习或日常生活有影响(OR=2.53,95%CI:1.80~3.56),女性(OR=2.47,95%CI:1.77~3.45)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36,95%CI:1.63~3.41)。结论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受心理、生物、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杀行为实施有效干预。
刘婉婷况利艾明黎雪梅陈建梅楼丹丹牛雅娟费立鹏
关键词:自杀行为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