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WTZVIIA1)

作品数:1 被引量:21H指数:1
相关作者:朱岳明岑威钧王修信更多>>
相关机构:格拉茨技术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堆石
  • 1篇堆石坝
  • 1篇堆石料
  • 1篇亚塑性
  • 1篇岩土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石坝
  • 1篇土力学
  • 1篇面板堆石
  • 1篇面板堆石坝
  • 1篇孔隙比
  • 1篇本构
  • 1篇本构理论

机构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格拉茨技术大...

作者

  • 1篇王修信
  • 1篇岑威钧
  • 1篇朱岳明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堆石料的亚塑性本构建模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亚塑性本构理论是20世纪中晚期发展起来的一类基于有理力学的新型的连续介质本构建模理论,主要用于刻画无黏性散粒型土体的非弹性、非线性及剪胀(剪缩)性等主要应力应变特性。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本构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本构方程的一般表述形式,并做相应的数学力学特性分析。在对散粒型土体孔隙比与平均压力及孔隙比与体积应变关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扼要介绍了新近发展的亚塑性模型的重要的建模改进思想。结合分析堆石料的主要工程特性,将能够反映当前亚塑性研究水平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做适当改进后首次引入到堆石料的本构建模中,并将其应用到一典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数值分析中。理论分析和算例应用表明,所改进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堆石料的非弹性、非线性、剪胀剪缩性等主要应力、应变特性,且具有本构参数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岑威钧王修信Erich Bauer朱岳明
关键词:岩土力学亚塑性本构理论孔隙比堆石料面板堆石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