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6034)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少菁王桂忠商栩吴荔生黄加祺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桡足类
  • 2篇水蚤
  • 1篇学分
  • 1篇驯化
  • 1篇英文
  • 1篇滞育
  • 1篇中华哲水蚤
  • 1篇生态分布
  • 1篇数学
  • 1篇数学分析
  • 1篇体长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卵囊
  • 1篇耐盐
  • 1篇耐盐能力
  • 1篇海湾
  • 1篇发育期
  • 1篇EXPOSU...
  • 1篇HEAVY_...

机构

  • 8篇厦门大学

作者

  • 8篇王桂忠
  • 8篇李少菁
  • 4篇商栩
  • 2篇吴荔生
  • 1篇管卫兵
  • 1篇黄加祺
  • 1篇孔祥会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台湾海峡
  • 1篇Journa...
  • 1篇2004年甲...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华哲水蚤卵密度及其沉降速率(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中华哲水蚤是中国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China-GLOBEC)研究中的关键次级生产者,是浮游植物与高营养级生物之间的中间纽带。为了阐明中华哲水蚤的卵沉降动力学,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研究了中华哲水蚤的卵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厦门湾中华哲水蚤平均卵密度为1.0733gcm^-3。按照斯托克斯定律,中华哲水蚤卵的沉降速率为43.9~67.5md^-1。对中华哲水蚤卵沉降时间与孵化时间的比较表明,在厦门湾中华哲水蚤卵能够在孵化之前就沉降到海底。并对中华哲水蚤卵快速沉降的生态学意义展开了讨论。
姜晓东王桂忠李少菁
关键词:沉降速率中华哲水蚤
Heavy metal exposure reduces hatching success of Acartia pacifica resting eggs in the sediment被引量:8
2007年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ree heavy metals(Cu,Pb,and Cd)on hatching success of Acartia pacifica resting eggs in the sediment ofXiamen Bay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The number of A.pacifica nauplii hatched from the sediment sharply decreased with theincrease of metal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 from 3 to 30 d.An increase of the Cu concentration from 34.8 to 348 mg/kg,reducedthe number of hatched nauplii by 46.6%-100%.An increase of the Pb concentration from 75.2 to 752 mg/kg,reduced the number ofhatched nauplii by 21.4%-78.9%.An increase of the Cd concentration from 0.68 to 6.8 mg/kg,reduced the number of hatched naupliiby 31.6%-94.7%.The number of nauplii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ixed-metal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in the mixed-metal test.Trimmed Spearman-Karber analysis gave sediment metal 72-h LC50 values of 1.25 mmol Cu/kg,1.73 mmolPb/kg,and 0.054 mmol Cd/kg,which suggested that Cd was the most toxic to A.pacifica resting eggs in the three tested metals.Theresults indicate that heavy metals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can reduce recruitment of A.pacifica nauplii from benthic resting eggs toplanktonic population.
JIANG Xiao-dongWANG Gui-zhongLI Shao-jingHE Jian-feng
关键词:海湾沉积物
厦门港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对厦门港沉积物中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港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量呈不均匀分布,变化范围为5.3×103~9.7×104个无节幼体/m2,平均值为3.5×104个/m2.其水平分布呈明显的"一高两低"格局,即内港区高于外港区,中心区高于沿岸区.其垂直分布格局为:0~1cm层的潜在补充量最高,达到6.5×103个/m2;另一高峰区出现在4~7cm层,平均为5.4×103个/m2;其余各层较低,平均为2.3×103个/m2,并将桡足类卵库垂直分布划分为功能不同的4层:最表层(0~1cm层),次表层(1~5cm层),中层(5~8cm层),下层(8~10cm层及其下部各层).最后对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可能原因及沉积物中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作用进行了讨论.
姜晓东王桂忠李少菁商栩吴茘生
关键词:桡足类
带卵囊和自由产卵桡足类水蚤群体增殖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对自由产卵的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带卵囊的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a)在自然半封闭水体和实验室水箱培养条件下的群体增殖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扰动水体太平洋纺锤水蚤的增殖率大大高于静止水体,而双齿许水蚤则在两类水体中都表现出高的增殖率。太平洋纺锤水蚤在静止水体中的低幼体产出率是其所产自由散落的卵沉底后无法正常孵化、无法对浮游群体进行补充的结果,而双齿许水蚤的卵因得到带体卵囊的保护而保持了高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从而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并能够进行高密度培养以获得高的无节幼体产量。因此,带卵囊桡足类水蚤更适于作为海水鱼类育苗所需开口活饵料的来源。
商栩王桂忠李少菁
关键词:桡足类
厦门海区瘦尾胸刺水蚤昼夜产卵模式的季节变化
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 Thompsen & Seott,1903)是厦门海区冬春季节的主要优势种,其生活史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的5~6月间,雌体会产出表面遍布长刺的...
吴荔生王桂忠李少菁
文献传递
桡足类滞育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首次提出用滞育指数对桡足类滞育能力进行相对量化处理 ,并对 10 2种桡足类的滞育能力同迁移能力、体长、栖息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学分析 ,初步得出了滞育在桡足类中的分布规律 :在桡足类中滞育与迁移呈负相关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置换 ;个体较小的桡足类一般具有较强的滞育能力和较弱的迁移能力 ,个体较大的桡足类一般具有较弱的滞育能力和较强的迁移能力 ;淡水桡足类一般比海洋桡足类具有较强的滞育能力。
姜晓东王桂忠李少菁孔祥会管卫兵
关键词:桡足类体长栖息地数学分析
福建九龙江口火腿许水蚤各发育期耐盐能力与生态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利用驯化及世代培养,对生活于福建九龙江口低盐水域的火腿许水蚤的生理耐盐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期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理耐盐范围,耐盐能力随着个体发育呈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成体的趋势增长.在盐度变化的环境中无节幼体的耐盐能力是决定其群体增殖量的主要因素,并进而影响其生态分布.盐度驯化能有效地扩大该种桡足类的耐盐范围,从而了解其潜在的地理分布范围.火腿许水蚤表现出较强的对高盐环境的潜在适应能力,但无法适应淡水环境.这表明其在该水域的生态分布状况不仅是生理耐盐能力的反映,种间竞争和河口水文条件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商栩王桂忠李少菁
关键词:耐盐能力驯化生态分布
海洋浮游桡足类滞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3年
海洋桡足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重要的生理现象 滞育是影响其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本文对海洋桡足类滞育的形式、滞育的意义、滞育卵的孵化与发育以及诱导桡足类滞育的环境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同时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
吴荔生王桂忠李少菁
关键词:桡足类滞育
九龙江口低盐区桡足类种类多样性最小现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间的4个调查航次,对沿九龙江口分布的桡足类种类数与盐度及盐度变化幅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河口低盐区存在桡足类种类多样性最小现象,沿河口分布的桡足类种类数与所在水域的盐度变化幅度呈线性负相关,反映了剧烈的盐度变化对桡足类种类多样性的限制作用.桡足类有限的适盐能力和伴随潮汐垂直移动以借助水流迁移的行为则可能是形成在低盐区种类多样性最小现象的内因.
商栩王桂忠李少菁黄加祺
关键词:桡足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