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M203102)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清宇徐卫国郭慧魏玉梅丁淑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学研究院武警杭州指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空气质量
  • 4篇综合评价
  • 4篇灰色聚类
  • 4篇灰色系统
  • 2篇阈值
  • 2篇聚类
  • 2篇聚类模型
  • 2篇类模型
  • 2篇环境空气
  • 2篇环境空气质量
  • 2篇白化函数
  • 1篇动车
  • 1篇排放因子
  • 1篇总量控制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排放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排放
  • 1篇削减率
  • 1篇环境空气质量...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1篇武警杭州指挥...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张清宇
  • 6篇徐卫国
  • 5篇郭慧
  • 3篇魏玉梅
  • 1篇汪大翚
  • 1篇陈英旭
  • 1篇田伟利
  • 1篇施耀
  • 1篇丁淑英
  • 1篇丁峰

传媒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修正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在深入研究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关联分析模型做了两点修正,先是利用参考点简化了模型的计算公式,再根据各污染物排放贡献率的不同确定了各级权重系数。利用此模型准确反映了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等级为Ⅲ级,并对不同样本的空气质量进行了优劣性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因子与因子及因子与总量之间的相关关联程度,确定该区大气主要污染物为PM10。
徐卫国田伟利张清宇丁淑英郭慧
关键词:灰色系统空气质量
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排放的模型计算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对杭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及其构成、车辆登记分布和累积行驶里程的调查分析,获得了杭州市区机动车的基本运营特征参数.采用修正的MOBILE6.2 模型计算了杭州市区2003年机动车排放的危险气态污染物(苯、1,3-丁二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排放因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和分车型的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的综合排放因子很高,汽油车、摩托车、重型柴油车的排放因子分别是美国同期水平的1.3~6.9、1.7~4.4和3倍,2003年杭州市区机动车危险气态污染物苯、1,3-丁二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总量分别为810.0、116.7、412.2、123.8和18.0 t.研究还表明,车速对此类污染物的排放影响很大,当平均车速大于30 km/h时,排放因子明显减小.
郭慧张清宇施耀汪大翚
关键词:机动车排放因子
灰色聚类修正模型在系统总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基于指数型白化函数的灰色聚类修正模型避免了原模型存在零权重现象的缺陷,使得各指标样本值与非零权重值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经验证,修正模型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原模型相比较,能更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利用该模型可进行系统现状综合评价,也可计算各单项因子的目标总量控制值.实例分析了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结果表明,综合等级为Ⅱ级,已达到该地区大气质量标准.2005年若保持达标水平,需对该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控制在0.1227mg/m3以下,NO2浓度最大控制值为0.0848mg/m3.
徐卫国张清宇郭慧刘健魏玉梅
关键词:灰色系统总量控制综合评价空气质量
灰色聚类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对系统进行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应充分考虑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指数型白化函数的灰色聚类改进模型避免了经典聚类模型存在零权重现象的缺陷,使得指标样本值与各级非零权重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并将该模型用于计算各单项因子的最大控制值或最小削减量.实例分析了2004年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等级为Ⅲ级,并计算了综合等级要达到Ⅱ级标准时,单项指标SO2、NO2和PM10的浓度最小削减率分别为22.69%、27.9%和21.58%.
徐卫国张清宇郭慧何安标
关键词:灰色系统聚类模型综合评价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阈值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阈值计算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前提,也是总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改进型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建立的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阈值计算模型,使得各项污染因子的实际排放量一一对应于某个非零权重值.该模型先综合评价了系统大气环境质量等级,再根据不同评价结果计算单项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阈值.若系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综合等级为Ⅲ级,则可以计算最小削减阈值,使得综合等级达到Ⅱ级标准;若系统综合等级已经为标准等级,则可以计算最大控制阈值,使得综合等级仍保持Ⅱ级标准.实例分析了2004年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等级为Ⅲ级,若综合等级要达到Ⅱ级标准,则主要污染物SO2、NO2和PM10的单因子排放浓度最小削减阈值分别为0.0390 mg?m-3,0.0410mg?m-3和0.0912 mg?m-3,即三种污染物的最小削减率分别为22.69%,27.62%和21.58%时,才能保证综合等级达标.
徐卫国张清宇魏玉梅丁峰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阈值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白化函数
空气质量评价灰色聚类修正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0
2008年
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为综合考虑各污染物的作用,建立基于指数型白化函数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修正聚类模型.该模型既考虑各指标的内在权重,又考虑各指标的实际权重,而且有效地解决经典模型中的零权重问题,使得指标监测值与各级非零权重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经验证表明,修正模型不仅能准确地评价某样本的综合等级,而且还可用于确定某单项指标的允许值范围,并给出了最大控制值与最小削减率的浓度计算公式.经计算,2004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等级为Ⅲ级,若综合等级要达到Ⅱ级标准,则主要污染因子SO2和PM10的浓度最小削减率分别为22.58%与20.05%.
徐卫国张清宇陈英旭
关键词:灰色聚类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白化函数削减率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模型计算污染物排放阈值被引量:5
2007年
确定污染物达标排放阈值是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前提是对系统现状进行准确的综合评价.基于修正灰色聚类模型的综合评价法,既考虑了指标体系本身内在的权重又考虑了实际权重,而且在确定实际权重的时候,通过引进指数型白化函数,使得实际监测数据与各级非零权重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有效解决了经典聚类模型的零权重问题.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建模原理可进一步计算出各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阈值.实例分析了2003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等级为Ⅲ级,若综合等级要达到Ⅱ级标准,其首要污染物PM_(10)浓度的达标排放闽值为0.07298mg/m^3,即削减率至少为47.87%才能保证该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徐卫国张清宇郭慧魏玉梅
关键词:灰色系统聚类模型阈值污染排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