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24A0)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晓军赵翔宇范志平刘启发孙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移植物抗宿主...
  • 3篇植物抗宿主病
  • 3篇抗宿主病
  • 3篇急性
  • 2篇移植后
  • 2篇异基因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基因
  • 2篇急性移植物抗...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移植
  • 1篇性疾病
  • 1篇性染色体
  • 1篇亚群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黄晓军
  • 2篇徐兵
  • 2篇孙竞
  • 2篇刘启发
  • 2篇赵翔宇
  • 2篇范志平
  • 1篇张乐施
  • 1篇宁涓
  • 1篇杜璇
  • 1篇罗小华
  • 1篇宋兰林
  • 1篇霍明瑞
  • 1篇魏永强
  • 1篇张钰
  • 1篇罗晓丹
  • 1篇许兰平
  • 1篇常英军
  • 1篇徐丹

传媒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肺损伤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CT影像学特征和aGVHD诱导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7例Ⅱ~Ⅳ度aGVHD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及aGVHD发生时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4例抗aGVHD治疗后肺损伤疗效不佳患者进行肺组织活检,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定期肺功能和CT检查。结果47例患者在aGVHD后3d内CT显示20例异常,其中17例疑诊为aGVHD诱导肺损伤(5例弥漫性间质渗出、7例弥漫性间质和肺泡渗出、5例弥漫性间质和部分小叶肺泡渗出);此外,9例患者有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4例伴心肌肥厚。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在有肺损伤和无肺损伤患者分别为:(6.9±1.8)μg/L、(400±102)μg/L和(6.34±1.2)μg/L、(428±83)μ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组织结构破坏、上皮细胞损伤、间质纤维化和以T细胞或巨噬细胞为主的浸润。aGVHD治疗与肺损伤治疗有效率呈正相关(r=0.771,P=0.01)。结论肺是aGVHD作用的靶器官之一,T细胞、巨噬细胞和IFN-γ、TNF—α与aGVHD造成肺损伤有关,aGVHD肺损伤可迁延为晚期非感染性肺损伤。
刘启发罗晓丹范志平宁涓徐丹孙竞张钰徐兵魏永强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肺损伤
FISH检测性染色体在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髓外复发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髓外复发与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PTLD)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ALL接受性别不同供者HSCT后出现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包块的患者,用FISH检测息者骨髓或肿瘤组织中性染色体嵌合状态和原位杂交检测肿瘤细胞内EB病毒RNA(Epstein-Barr virus,EBV—RNA)。结果6例患者骨髓细胞性染色体均示100%供者型。肿瘤组织中性染色体嵌合状态:3例受者型分别为100%、100%、98.0%,诊断白血病髓外复发;3例供者型分别为98.5%、96.0%、91.5%,诊断为PTLD。2例供者型患者EBV—RNA和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均阳性,其他患者阴性。经治疗3例髓外复发与3例PTLD患者分别有1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缓解,另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接受性别不同供者HSCT后出现髓外复发或PTLD的ALL患者,通过FISH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性染色体嵌合状态是鉴别髓外复发与PTLD的十分有效手段。
杜璇刘启发张乐施宋兰林范志平徐兵孙竞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10年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aGVHD主要是临床诊断,表现并不特异,所以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aGVHD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作一综述.
许兰平黄晓军
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KIR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2010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发展、治疗一直是移植领域不懈的研究目标.自从Ruggeri等人证实体外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同种反应性NK细胞可预防GVHD、发挥移植物抗自血病(GVL)、促进植入的特点,同种反应性NK细胞为GVHD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但杀伤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只是预测同种反应性NK细胞的一方面,并不代表同种反应性NK细胞的全部.随后关于KIR与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文章接踵而至,不同的移植中心结论不尽相同,分析原因可能与移植模式、移植物中T细胞参与、KIR重建规律不同有关.
赵翔宇黄晓军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健康供者特征对rhG—CSF预激的骨髓采集物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健康供者特征对rhG—CSF预激的骨髓(G—BM)采集物造血和免疫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150名健康供者体内应用rhG—CSF 5μg·kg^-1·d^-1连续4~5d,第4,5天采集骨髓和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G—BM采集物中的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并分析供者性别、年龄、体重、是否妊娠等特征对G-BM成分的影响。结果150名健康供者G—BM所含有核细胞,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中位值分别为31050(12200~58100)、2122(506-6618)、1344(307—4791)、692(145~3038)、616(112—2575)、986(265—2958)、63(11—505)和83(9—390)/μl。年龄≤38岁的供者G-BM中的有核细胞、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33800(18600~57100)、76(22~505)和97(11~380)/μl,显著高于年龄〉38岁的供者[分别为28000(12200~58100)、49(11—220)和65(9—389)/μl],P值分别为〈0.05,〈0.001和0.001。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0.37×10^9/L的供者G—BM中有核细胞的数量[33550(12200—57100)/μl]显著高于≤0.37×10^9/L的供者[27150(13800~58100)/μl](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是G—BM中有核细胞采集量的影响因素[HR值分别为0.41和2.87;P值分别为0.01和0.003];年龄是G—BM中CD34^+细胞采集量的唯一影响因素(HR=0.26;P值=0.001);年龄还是G—BM中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因素[HR值为0.31;P=0.001]。结论年龄是影响G—BM中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采集数量的因素,年龄≤38岁的供者更易采集满足临床需要的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0.37×10^9/L的供者采�
常英军赵翔宇霍明瑞罗小华黄晓军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34^+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