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0-13-34)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隋丽云张正厚吕磊彭玉忠更多>>
- 相关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医用物理学作为医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培养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医用物理实验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使学生掌握学习医学所必需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本文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并以"非正常眼的模拟与矫正"实验为例,说明了该模式在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班比对照班理论成绩有了一定提高(P<0.05),操作成绩提高很大(P<0.01)。表明该模式应用于医用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提出了实施过程需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其它学科运用该模式提供了借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 吕磊张正厚隋丽云
-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
- 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医用物理中的教学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医用物理中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本院2010级医学影像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两个本科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部分授课内容采用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对照班的全部内容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利用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础知识部分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班同学总成绩及综合应用分数都高于对照班,两教学班学习成绩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同学的的大部分能力,例如PPT课件制作技能、信息技术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结论: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医用物理教学的学习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 吕磊张正厚隋丽云彭玉忠
-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