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6B20701011)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赵红霞曹俊明蓝汉冰陈水春胡俊茹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对虾
  • 2篇消化率
  • 2篇凡纳滨对虾
  • 2篇氨基酸
  • 2篇表观消化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料
  • 1篇蛋白质
  • 1篇豆粕
  • 1篇玉米DDGS
  • 1篇饲料
  • 1篇饲料原料
  • 1篇替代豆粕
  • 1篇尼罗
  • 1篇罗非鱼
  • 1篇氨基酸表观消...
  • 1篇奥尼罗非鱼
  • 1篇白质

机构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蓝汉冰
  • 3篇曹俊明
  • 3篇赵红霞
  • 2篇朱选
  • 2篇黄燕华
  • 2篇胡俊茹
  • 2篇陈水春
  • 1篇陈冰
  • 1篇刘丽
  • 1篇李国立
  • 1篇何晓庆
  • 1篇唐晓亮
  • 1篇杨志强

传媒

  • 2篇饲料工业
  • 1篇饲料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7种饲料原料蛋白质和氨基酸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平均初始体质量约2g的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采用三氧化二铬(Cr2O3)作为指示剂,间接测定法测定发酵蚕蛹粉(FPM)、棉粕(CM)、菜粕(RM)、直火鱼粉(FM)、啤酒酵母(YB)、发酵豆粕(FSBM)和浓缩大豆蛋白(SPC)7种饲料原料粗蛋白和氨基酸的消化率。试验显示,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FM组达最高(P<0.05),但各试验组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7种饲料原料对凡纳滨对虾粗蛋白消化率范围在70%~85%,依次为SPC(83.98%)>FSBM(78.28%)>CM(77.4%)>RM(69.49%)>FM(64.78%)>FPM(63.2%)>YB(44.85%),除了YB外,各原料间粗蛋白消化率差异不显著。其中,以SPC消化率最高,YB的消化率最低,且显著低于SPC及FSBM。7种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范围在40%~95%,除了组氨酸和谷氨酸外,各试验原料的必需氨基酸消化率间差异不显著,FSBM中组氨酸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FM和YB组;同样,谷氨酸消化率也在FSBM中达最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对棉粕、菜粕和豆粕及其衍生产品与直火鱼粉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上较为相似,运用在配方优化中,有利于降低饲料配方成本。
唐晓亮曹俊明朱选黄燕华胡俊茹赵红霞蓝汉冰陈水春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凡纳滨对虾对7种蛋白原料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三氧化二铬(Cr2O3)作为指示剂,以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蛋白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测定了体重(2.08±0.01)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羽毛粉、肠膜蛋白粉、鸡肉粉、肉骨粉和喷雾干燥血粉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采用循环过滤水系统养殖,每个饲料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对7种不同饲料蛋白源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53.04%~86.38%,其大小顺序依次为:肠膜蛋白粉(86.38%)>花生粕(79.82%)>喷雾干燥血粉(79.62%)>鸡肉粉(72.55%)>肉骨粉(71.29%)>玉米蛋白粉(63.46%)>羽毛粉(53.04%)。凡纳滨对虾对7种不同饲料蛋白源的氨基酸平均表观消化率主要变化趋势与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变化基本一致,其大小顺序依次为:肠膜蛋白粉(88.81%)>喷雾干燥血粉(84.76%)>花生粕(80.19%)>鸡肉粉(71.06%)>肉骨粉(70.74%)>玉米蛋白粉(59.46%)>羽毛粉(44.71%)。上述试验结果为研究适于凡纳滨对虾营养需要的全价高效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杨志强曹俊明朱选胡俊茹赵红霞陈水春蓝汉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蛋白质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玉米DDGS替代豆粕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用玉米DDGS替代部分豆粕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 Oreochromis aureus ♂)幼鱼生长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2.48±0.03)g的试验鱼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投喂用玉米DDGS替代豆粕的试验饲料,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6.7%、33.3%、50%、66.7%和83.3%,(记为G1、G2、G3、G4、G5和G6),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试验持续8周,分别在第4周末和第8周末称重。结果显示,4周时,G6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G2、G3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5组(P<0.05);饲料系数以G6组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对照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G5、G6组(P<0.05),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8周时,G6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低,显著低于G3组(P<0.05),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以G6组最高,显著高于G1、G2组和G3组(P<0.05);肝体比和脏体比有所差异,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肥满度以G6组为最低,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以G6组最高,显著高于G1(P<0.05),对照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G6组(P<0.05),粗脂肪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用不超过50%的玉米DDGS替代豆粕,不会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
何晓庆曹俊明黄燕华李国立蓝汉冰赵红霞陈冰刘丽
关键词:玉米DDGS奥尼罗非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