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306016)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亚东方小敏刘栋梁高军平张伟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新生代
  • 2篇盆地
  • 2篇平衡剖面
  • 2篇剖面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隆升
  • 2篇隆升
  • 2篇高原隆升
  • 2篇柴达木盆地
  • 1篇地层
  • 1篇断层
  • 1篇新生代地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意义
  • 1篇生长断层
  • 1篇勘探
  • 1篇勘探意义
  • 1篇构造层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刘栋梁
  • 3篇方小敏
  • 3篇王亚东
  • 2篇张伟林
  • 2篇高军平
  • 1篇张涛
  • 1篇迟云平
  • 1篇张跃中

传媒

  • 2篇地质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平衡剖面方法恢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缩短及其意义被引量:31
2008年
柴达木盆地为一中-新生代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盆内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很好地记录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自距今55Ma以来碰撞传播到高原北缘的地质事件。本文以最新的高精度磁性地层和年代地层为约束,通过盆地内部一条北东—南西向地震大剖面,用平衡剖面方法恢复新生代以来盆地因两大板块碰撞而引起的北东—南西向地壳缩短量,揭示盆地的性质和变形历史。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早期就开始变形,呈现弱的挤压状态,至始新世中-晚期变形明显增强,然后略为减弱,从中新世中-晚期尤其更新世以来地壳缩短速率快速增加,反映此时挤压变形最强烈,高原北部快速隆升。
刘栋梁方小敏王亚东张伟林高军平
关键词:平衡剖面沉积速率新生代柴达木盆地
平衡剖面反映的柴西新生代变形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被引量:6
2009年
柴达木盆地为一中新生代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盆内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很好地记录了印度-欧亚板块自约55Ma以来碰撞传到高原北缘的地质事件。在最新的高精度磁性地层绝对年代控制下,通过盆内西部五条北东-南西向地震大剖面,用平衡剖面方法恢复了新生代以来盆地因两大板块碰撞而引起的地壳收敛缩短量。结果显示:在宏观上柴西地区存在两个相对快速收缩期:早始新世-渐新世和晚中新世或上新世-现今(E1+2末一N1,43.80-22.00Ma和N^22或N^32-现今,8.20或2.65-0Ma)和两个相对较弱收缩期:中生代末-早始新世和渐新世-晚中新世(Mz-E1+2初期,65.00-43.80Ma和N1末-N^22,22.00-2.65Ma)以及两个主要的断裂活动期次,早期路乐河组末-下干柴沟组上段时期(E1+2-E^23)和晚期上油砂山组至今(N^22-Q)。在微观上,盆地内部受自身断裂活动的控制,发育了独特的形态。表明在印欧板块碰撞高原隆升的早期,柴西地区就开始变形响应,随后盆地在整个新生代发展过程中,都处于板块碰撞高原隆升的大环境影响下而发生整体的变形缩短,同时自身的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微观形态。
王亚东方小敏张涛迟云平刘栋梁
关键词:平衡剖面青藏高原隆升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类型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为研究柴西地区油气成藏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我们借助生长断层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出该区断裂在演化上总体可归纳为两个主要形成时期和4种表现形式:早期形成时期(E1+2-N2^1),中生代以来开始活动,多数终止于下油砂山组末(约14.9Ma);晚期形成时期(N2^2-Q),上油砂山组开始活动,狮子沟组(约8.2Ma)以来活动尤为剧烈,持续至今。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限于下或上构造层的生长断层;贯穿下、上构造层的生长断层和后期断层4类。柴西地区的这种断裂构造特征,与青藏高原的分阶段隆升相对应,控制着该区的油气运移、成藏、保存及改造,对我们在柴西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王亚东方小敏高军平刘栋梁张跃中张伟林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生长断层构造层油气成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