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7068)

作品数:66 被引量:333H指数:11
相关作者:蒲继雄吴逢铁郑维涛张前安马亮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福建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机械工程
  • 61篇理学
  • 10篇电子电信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40篇光束
  • 26篇衍射
  • 24篇光学
  • 16篇无衍射
  • 14篇无衍射光
  • 13篇轴棱锥
  • 13篇局域
  • 12篇无衍射光束
  • 12篇空心光束
  • 11篇局域空心光束
  • 10篇旋光
  • 10篇涡旋光束
  • 8篇物理光学
  • 6篇透镜
  • 6篇相干
  • 6篇几何光学
  • 6篇光强
  • 6篇部分相干
  • 6篇传输特性
  • 5篇衍射理论

机构

  • 61篇华侨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三明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电子工...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江西警察学院

作者

  • 30篇吴逢铁
  • 30篇蒲继雄
  • 15篇郑维涛
  • 15篇张前安
  • 13篇马亮
  • 7篇陶华
  • 6篇张国文
  • 6篇卢文和
  • 5篇马宝田
  • 5篇陈子阳
  • 5篇程治明
  • 4篇刘永欣
  • 4篇林惠川
  • 4篇陈光明
  • 3篇丁攀峰
  • 3篇苏倩倩
  • 3篇范丹丹
  • 3篇孙顺红
  • 3篇黄启禄
  • 2篇李东华

传媒

  • 15篇物理学报
  • 8篇华侨大学学报...
  • 6篇强激光与粒子...
  • 6篇Chines...
  • 5篇中国激光
  • 5篇光学学报
  • 5篇中国科学:物...
  • 4篇光电子.激光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Optoel...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光学技术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4篇2014
  • 3篇2013
  • 19篇2012
  • 28篇2011
  • 17篇2010
  • 1篇2009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尔介质表面缺陷对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的调制
2014年
利用惠更斯-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推导了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经非线性克尔介质的表面缺陷调制后的交叉谱密度公式,研究了受调制高斯-谢尔光束的光强演化特性。数值模拟表明:缺陷也可导致部分相干光束在介质后表面产生一个极强点,缺陷越大,极强点越远离介质。非线性折射率为正值或负值的介质也分别使部分相干光束发生会聚或发散现象。空间相干长度越长以及附加相移和缺陷尺寸越大,光场受调制越厉害。
陈雪琼蒲继雄
关键词:部分相干光菲涅尔衍射光强分布
高斯光束经局域相位调制后的光强分布和角谱特性被引量:8
2011年
光学元件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的"缺陷"会对传输光束产生局域振幅和相位调制。基于菲涅耳衍射积分,建立了高斯光束经局域相位调制后的传输模型,得到了高斯光束经有限多个小尺寸局域相位调制后的光强分布和角谱解析式,详细研究了相位调制尺寸与调制深度对光束光强分布和角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调制尺寸、调制深度对高斯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影响相似。且调制深度越大,产生的最大光强越大。相位"缺陷"尺寸越大产生的最大光强的位置离"缺陷"越远,随着调制深度、尺寸的增大和调制位置距光轴距离越近,低频区的角谱越小,中高频区的角谱越大。
苏倩倩张国文陶华蒲继雄
关键词:激光光学相位调制光强分布
非线性介质表面缺陷对激光光场的调制被引量:5
2012年
以高斯光束为例,研究了非线性介质表面振幅调制型缺陷对光场的调制。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衍射积分并采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建立了高斯光束经过表面存在缺陷的非线性介质后的传输模型,得到了受缺陷调制光束经非线性介质后的光强分布解析式,研究了缺陷尺寸和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产生的附加相移大小对光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的缺陷尺寸越大,介质内产生的附加相移越大,光场受到的调制越严重。分别考虑了非线性折射率为正值和为负值的情况,研究发现相应的折射率值导致光束发生会聚或发散现象,并由于缺陷调制的作用,在光束传输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光强极值点,且随着附加相移绝对值的增大光强极值点的峰值也随之增强。
苏倩倩张国文陶华蒲继雄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振幅调制光强分布附加相移
阶变折射率轴棱锥产生局域空心光束被引量:18
2010年
提出利用折射率成阶跃性变化的轴棱锥产生局域空心光束(bottlebeam).讨论了折射率沿径向成阶跃式减小或增加两种模型,从几何光学角度分析了它们产生bottle beam的原理,利用衍射积分理论数值模拟两种轴棱锥光传输的光场分布和不同距离处的二维光斑图,研究结果表明折射率沿径向阶跃减小的轴棱锥产生单个bottle beam,而折射率沿径向阶跃增加的轴棱锥产生具有周期再现的bottle beams.bottle beam在原子引导和囚禁、光学俘获及光镊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对bottlebeam的产生和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马亮吴逢铁
关键词:轴棱锥局域空心光束
环形障碍物-轴棱锥产生局域空心光束被引量:6
2010年
提出一种产生局域空心光束(bottle beam)的新方法,它是在传统的轴棱锥底面上放置一个环形障碍物.平面波入射到带有环形障碍物的轴棱锥底面时,将在轴棱锥产生的最大无衍射距离内形成bottle beam,而在bottle beam的前后仍然保持无衍射贝塞尔光.通过变化障碍物大小及轴棱锥底角实现bottle beam尺寸的控制.利用衍射理论描述了平面波经带有环形障碍物的轴棱锥产生bottle beam的原理,分析和模拟了传输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截面光强分布及整个过程的三维光强分布,并给出相关的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对bottlebeam的实际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卢文和吴逢铁马宝田
关键词:局域空心光束轴棱锥无衍射光束
轴棱锥-透镜系统产生局域空心光束中心亮斑的消除被引量:5
2012年
提出利用相位调制的新方法,在光路中插入螺旋相位板,使局域空心光束(Bottle beam)中心变为相位奇点,在使用轴棱锥-透镜系统产生Bottle beam时,消除了衍射等因素导致Bottle ben内部的轴上光强,这利于用Bottleben构建空心光镊系统.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张前安吴逢铁郑维涛
关键词:物理光学局域空心光束衍射理论轴上光强
聚焦透镜的像散对光阱力的影响
2012年
根据里查德-沃耳夫矢量积分公式,研究了径向偏振光通过具有像散的大数值孔径物镜后在焦点附近的光阱力。着重研究像散对轴向和横向光阱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像散的存在导致了光阱力的势垒减弱,光阱中心的偏移,甚至是改变了有效捕捉区域,这将严重影响了光镊的轴向和横向对粒子的捕捉。通过对改变数值孔径的大小和孔径与光腰的比值,以及对不同大小的粒子捕捉效果的对比,可以改变像散对粒子捕捉影响的程度,从而改善像散对光阱力的影响,这对于光镊等精密仪器的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李东华王喜庆蒲继雄
关键词:像散
双轴棱锥产生长距离近似无衍射光的新技术被引量:9
2012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会聚透镜、轴棱锥等简单光学元件产生长距离近似无衍射光的新技术.分别利用几何光学和衍射理论分析了该方法产生长距离近似无衍射光束的原理,通过软件模拟了长距离近似无衍射光束的形成过程,得出了该光束在不同距离处的横向光强分布.模拟结果显示该光束在较长距离处的横向光强分布满足Bessel分布.从实验上获得了传播距离长达80 m、中心光斑发散角约为0.12 mrad的近似无衍射光束,相比于国外学者最近的研究成果(Belyi et a1.2010 Opt.Exp.18 1966)将传播距离延长了50多米,而光束发散角压缩了22倍.实验中,对光束沿光轴传播时在不同距离处的光斑进行了拍摄,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符合.
郑维涛吴逢铁张前安程治明
关键词:聚焦透镜轴棱锥
Tight focusing of partially polarized vortex beams by binary phase Fresnel zone plates被引量:1
2011年
Based on vectorial Debye theory, the focusing properties of partially polarized vortex beam by high numerical aperture Fresnel zone plate a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numerical apertures of and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binary phase Fresnel zone plates, the topological charge of vortex beam and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of incident beam on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and degree of coherence in the focal plane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is shown that elliptical light spots and the flat top beam can be obtained by selecting certain parameters. Studies of degree of coherence reveal that the degree of coherence between x and y components of the electric field, which is zero in the source plane, is improved in the focal plane for vortex beam, but it is hardly changed for the nonvortex beam. It is also proved that any two of the three electric field components Ex, Ey and Ez are completely coherent everywhere in the focal region if the incident light beam is linearly polarized.
舒建华陈子阳蒲继雄刘永欣
大数值孔径聚焦的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激光束经过大数值孔径透镜聚焦后,会得到一个亚波长量级的极小光斑,能够应用于显微技术、光刻和光数据存储。基于德拜矢量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激光束经过大数值孔径透镜的聚焦特性。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大数值孔径聚焦的光强、相位、相干度和偏振度特性,以及入射光束偏振度和相位变化对聚焦光斑形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光束经过大数值孔径透镜聚焦后,光束本身带有的自旋角动量会转化成光束的轨道角动量。同时,随着大数值孔径的聚焦过程,激光束的相干度和偏振度也会发生变化。另外,通过调制入射光束的偏振度和相位分布情况,可以实现光束的整形。
陈宝算蒲继雄
关键词:物理光学角动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