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8)

作品数:26 被引量:166H指数:8
相关作者:陈松林田永胜王磊陈红林邓寒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牙鲆
  • 8篇家系
  • 4篇性状
  • 4篇遗传力
  • 4篇育种
  • 3篇育种值
  • 3篇爱德华氏菌
  • 3篇迟缓爱德华氏...
  • 3篇雌核
  • 3篇雌核发育
  • 2篇生长性状
  • 2篇体重
  • 2篇转录组
  • 2篇转录组测序
  • 2篇鳗弧菌
  • 2篇微卫星
  • 2篇淋巴囊肿病
  • 2篇抗病
  • 2篇克隆
  • 2篇弧菌

机构

  • 17篇上海海洋大学
  • 16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大连海洋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海阳市黄海水...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威...
  • 1篇青岛国家海洋...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山东省海洋生...

作者

  • 15篇陈松林
  • 13篇田永胜
  • 9篇王磊
  • 6篇邓寒
  • 6篇陈红林
  • 5篇张英平
  • 5篇刘海金
  • 5篇王桂兴
  • 4篇刘峰
  • 3篇侯吉伦
  • 3篇于海洋
  • 3篇牛余泽
  • 3篇范彩霞
  • 3篇廖小林
  • 3篇王志刚
  • 3篇赵永伟
  • 3篇齐文山
  • 3篇张晓彦
  • 3篇李洪
  • 2篇宋文涛

传媒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水产学报
  • 3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海洋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养强化和控光控温对大菱鲆亲鱼性腺发育及卵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大菱鲆亲鱼培育技术,为大菱鲆育苗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控光控温,并投喂冰鲜杂鱼和强化饵料,研究大菱鲆亲鱼培育期间的控光控温和营养强化效果及其对亲鱼性腺发育、卵子质量的影响。【结果】经控光控温和营养强化后,大菱鲆亲鱼性腺开始发育提前67d,性腺发育时间缩短9d,产卵持续时间缩短18d,亲鱼平均产卵量867mL,受精卵活率高达80.1%,受精率67.3%,孵化率61.9%。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控光控温能够使性腺发育时间提前60d,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性腺发育时间和产卵期;经营养强化后亲鱼产卵量、上浮卵量、上浮率及受精卵活率、孵化率均有显著提高。亲鱼产卵量与体重呈正相关,受精卵活率与孵化率也呈正相关。【结论】大菱鲆亲鱼经营养强化和控光控温后,卵子质量显著提高,性腺发育时间显著提前,实现了反季节产卵。
李庆华孙建李仰真刘峰李海鹏孙德强崔恒全刘寿堂
关键词:大菱鲆营养强化产卵量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家系生长性状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优良养殖新品种培育是防止其品种退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数量性状遗传评估是牙鲆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已建立的牙鲆核心群体建立42个牙鲆家系,分别测量140、170、200、380日龄各家系生长相关性状(体重、全长和体宽),通过MINQUE、REML和BLUP方法对其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56%–38.62%,其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全长和体宽的变异系数都较小,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小。3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分量比率为(0.13±0.01)–(0.29±0.06),随机方差分量比率为(0.71±0.06)–(0.87±0.01),狭义遗传力为(0.13±0.01)–(0.29±0.06),广义遗传力为(0.15±0.01)–(0.54±0.06),以上遗传参数均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综合比较3个性状在不同时期的遗传效应,结果发现,F0990、F1005、KS和F0719这4个群体亲本都为极显著正向效应,F0751、F0768、F0780、F09121、F0927和RS这6个群体亲本都为极显著负向效应(P<0.01),其余的亲本均为一般效应。表型相关系数在0.82–0.96之间,遗传相关系数在0.72–0.97之间。利用BLUP方法对380日龄测量的数据进行育种值估算,结果发现,亲鱼体重育种值为14.63–100.05,其中,体重育种值最高的亲鱼个体为F1005-8、F09119-11、F09125-4、F0915-57、F09104-12、F1264、F0908-38、F0927-20、F1005-53、F0990-6、F09125-7、F0751-14和F1005-42。家系平均体重育种值为20.87–35.60,其中,平均体重育种值最高的家系为F1416、F1428、F1442、F1418、F1427、F1408、F1402、F1412和F1446。以体重育种值为依据选留的家系育种值与根据表型值选留的家系育种值比较可得:体重育种值选择比其表型值的选择效率高81.91%,育种值选育更好。本研究为牙鲆优良家系的建立及新品种的培育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亲本和家系,同时为牙鲆育种计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
李祥孔田永胜李洪宋莉妮高进段会敏戴欢陈张帆陈松林王秀利
关键词:牙鲆家系遗传力生长性状育种值
基于cytb和D-loop的4个大泷六线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利用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b)和控制区(D-loop)的部分序列来研究大泷六线鱼4个群体(包括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PCR扩增后分别得到365bp(cytb)和387bp(D-loop)的碱基序列。Mega计算结果显示cytb中A+T的含量(52.6%)高于G+C的含量(47.3%);D-loop中A+T的含量(69.3%)同样高于G+C的含量(30.7%)。4个群体平均的变异位点、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cytb基因分别为10,7.75,0.739,0.007 3和2.656;D-loop区分别为18.25,12.75,0.846,0.012 1和4.673。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分别为舟山、大连、琅琊台、即墨养殖群体,养殖群体的多样性低于野生群体。基于野生群体cytb和D-loop的分子变异分析(AMOVA)得出的Fst分别为0.318 6和0.271 4,显示了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构建的NJ树结果表明3个野生群体间没有显著的分化。线粒体cytb基因和D-loop区均可作为检测大泷六线鱼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标记。
沈朕关洪斌郑风荣胡发文郭文王波
关键词:大泷六线鱼
牙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基因组测序得到的大量微卫星序列,以681383B为父本、6812E36为母本杂交获得的F1为作图群体,构建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微卫星标记(SSR)遗传连锁图谱。雌雄图谱共定位SSR标记529个,其中雄性连锁图谱包括418个标记,分布在24个连锁群上,总长度1 418.1 cM,标记平均间隔3.62 cM,图谱覆盖率为88.7%;雌性连锁图谱包括437个标记,分布在24个连锁群上,总长度1 298.1 cM,标记平均间隔为3.16 cM,图谱覆盖率为89.1%。牙鲆中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为QTL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一步奠定基础,并可以有效推动牙鲆的遗传改良工作,推动牙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庞仁谊宋文涛高峰涛廖小林赵永伟牛余泽王磊赵文田永胜陈松林
关键词:牙鲆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
牙鲆抗迟缓爱德华菌病家系建立与抗病性能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为筛选出抗迟缓爱德华菌的牙鲆家系,实验以已经选育出的牙鲆抗病和快速生长家系以及从韩国引进的选育群体为亲本建立了牙鲆家系56个,并对其中32个家系进行了迟缓爱德华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了迟缓爱德华菌对牙鲆家系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3.69×105CFU/mL后,从每个家系中随机抽取75尾,按照0.2 mL/10 g体质量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的菌液,并设置1次重复。人工感染时水温控制在(19±1)℃。从32个家系中共选取4 800尾5月龄牙鲆幼鱼进行感染,16 d实验结束后统计各家系存活率为8.2%~66.1%,平均存活率为31.2%。不同家系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感染能力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筛选出6个存活率高于45%的抗病家系,发现2007年筛选出的抗鳗弧菌病家系F0768的后代家系在迟缓爱德华菌感染后的存活率普遍很高,表现出抗迟缓爱德华菌病的能力。研究为选育抗鳗弧菌病和抗迟缓爱德华菌病的牙鲆优良品系奠定了基础,对牙鲆抗细菌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及抗病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英平陈松林孙何军王磊范彩霞范彩霞于洋张文婷杨英明张永珍田永胜邓寒陈红林刘肖峰
关键词:牙鲆迟缓爱德华菌家系抗病力
牙鲆PIK3R3-like基因的表达分析及重组表达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鉴定得到了PI3K家族的成员之一——PIK3R3-like,并分析其可能为PIK3R3的亚型。由于其部分外显子在转录或修饰时被删除,导致该基因会产生一种较短的mRNA(PoPIK3R3-like-Ⅱ),与完整的转录组相比缺失21 nt。对PoPIK3R3-like的可变剪接长链(PoPIK3R3-like-Ⅰ)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包含一个1425 bp的开放性阅读框,共编码474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共包含三个结构域,分别是一个nSH2结构域、一个iSH2结构域和一个cSH2结构域。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PoPIK3R3-like-Ⅰ、PoPIK3R3-like-Ⅱ均与其它硬骨鱼的PIK3R3-like相似度较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oPIK3R3-like与硬骨鱼聚为一支,与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相距较远。作者通过qRT-PCR检测了PoPIK3R3-like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发现其在牙鲆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鳃和脑中表达量较高,使用迟缓爱德华氏菌侵染牙鲆鳃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后,PoPIK3R3-like表达量分别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和显著上升的趋势,提示该基因在牙鲆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相关的免疫应答中可能发挥作用。利用原核表达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了PoPIK3R3-like-Ⅰ的重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得到的重组蛋白与预测大小一致,蛋白纯化结果显示得到的蛋白纯度较高,可用于下一步PIK3R3-like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
王欣桐王宣刚孙敏敏孔祥福刘金相王志刚王志刚
关键词:牙鲆QRT-PCR迟缓爱德华氏菌
卵巢成熟期和退化期星斑川鲽脑垂体和下丘脑组织的转录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解星斑川鲽(Starry Flounder,Platichthys stellatus)脑组织基因表达与卵巢发育调控的关系,发掘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提取卵巢成熟期和退化期星斑川鲽雌鱼脑垂体和下丘脑组织总RNA,运用Hi 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测序结果经拼接组装后共获得30640条Unigenes,Blast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中24128条Unigenes获得注释;经egg Nog功能注释后29137条Unigenes序列分为26类,分别涉及信号转导、翻译机制等生理生化过程。KEGG pathway数据比对显示,卵巢成熟期涉及98种代谢途径,135条序列表达上调;卵巢退化期涉及192种代谢途径,648条序列表达上调。Unigenes表达量及表达差异分析表明在卵巢成熟期334条序列表达上调,卵巢退化期987条序列表达上调。获得功能注释的Unigene中,408条涉及生殖调控和内分泌调控,参与生殖调控的信号分子有1508条。试验采用实时定量PCR研究了涉及生殖调控和内分泌调控基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神经激肽B(NKB)、促性腺激素(Gt H)、促滤泡激素(FSH)、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以及催乳素释放肽受体(Pr RPR)在卵巢两个不同发育时期脑垂体和下丘脑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除FSH外,其余均在卵巢退化期时期脑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转录组测序结果趋势一致。
周江王丽娟王波郑凤荣王长海
关键词:星斑川鲽转录组测序实时定量PCR
不同牙鲆群体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性能。待所建立的家系生长至19月龄左右时,测量家系生长性状,包括全长和体质量,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及DMU软件中的REML算法和BLU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表型参数可以看出KS(♂)×RJ(♀)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9月龄牙鲆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01、0.295,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因此,牙鲆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其表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827,且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个体育种值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父母本分别进行育种值比较可知,父本中KS的育种值最高,母本中RJ的育种值最高,因此选用KS(♂)和RJ(♀)杂交可培育出生长迅速的牙鲆新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4个资源群体牙鲆生长性状的育种性能,并以此作为筛选优良亲本群体的重要依据,旨在为牙鲆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牙鲆的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刘峰陈松林王磊田永胜刘寿堂孙德强邓寒
关键词:牙鲆遗传力育种值
牙鲆遗传作图及生长性状QTL定位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牙鲆日本群体和韩国群体杂交的92个F1个体作为分离群体,利用微卫星标记和Joinmap4.0作图软件构建了牙鲆遗传连锁图谱。共有221个SSR标记用于连锁图谱构建,雌性图谱中,共178个微卫星标记定位到22个连锁群上,观测总长度为(Goa)599.0cM,覆盖率(Coa)达76.27%。雄性图谱中,共194个微卫星标记定位到23个连锁群上,Goa为693.4cM,Coa为78.82%。对全长、体质量、体高3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处理,得到可解释3个性状的89.6%特征的一组数据,命名为牙鲆生长性状GT。用WinQTLCart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在已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上对牙鲆生长性状GT进行QTL定位,取LOD经验值2.5为QTL存在的阈值;对微卫星标记进行性状一标记之间的回归分析。本研究共定位3个与牙鲆生长性状GT相关的QTLs,qGT-f4qGT-m20qGT-f20,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分别为27.60%,13.74%,10.27%。在性状一标记之间的回归分析中,得到22个与生长性状GT相关(P〈O.05)的微卫星标记,单个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介于3.70%~10.42%,其中6个微卫星标记scaffold558_51720、scaffold558_26183、scaffold903_69232、scaffold485_47120、scaffoldl262_77386、scaffold809_65154与生长性状GT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O.01),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分别为10.42%、7.31%、10.07%、10.07%、8.39%和11.26%。
牛余泽廖小林宋文涛王磊赵永伟高峰涛陈松林
关键词:牙鲆微卫星生长性状QTL定位
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2009和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方法,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牙鲆家系43个和65个,选取2009年的33个家系和2012年的43个家系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共筛选出13个抗病家系,其中3个家系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10个家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13个家系包含F3家系、雌核发育一代和二代家系各1个,F2家系3个,在以上6个家系中,除了1个F2家系,其他家系的亲本均来自于抗病家系且鳗弧菌感染存活率的变异系数都低于10%。对连续三代抗病家系进行分析,发现在上述13个抗病家系和2007年筛选出的3个抗病家系共16个抗病家系中有13个家系来自于中国牙鲆抗病群体相关,结果表明,部分F1、F2、F3和雌核发育家系较好地遗传了其亲本的抗病性能,抗病性能稳定,为培育抗鳗弧菌病的牙鲆品系或品种奠定了基础。
王磊王磊陈松林张英平范彩霞刘洋刘洋田永胜邓寒谢明树李文龙
关键词:牙鲆家系F2F3雌核发育鳗弧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