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40193)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吕肖奂王政李黎李瑄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宋代
  • 3篇诗词
  • 3篇诗词创作
  • 3篇家族
  • 3篇词创作
  • 2篇认知度
  • 2篇诗歌
  • 1篇调适
  • 1篇异域
  • 1篇异域文化
  • 1篇袁宏道
  • 1篇曾布
  • 1篇入蜀
  • 1篇诗经
  • 1篇诗人
  • 1篇诗坛
  • 1篇诗文
  • 1篇宋朝
  • 1篇宋代诗歌
  • 1篇宋代诗人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作者

  • 9篇吕肖奂
  • 1篇李黎
  • 1篇王政
  • 1篇李瑄

传媒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焦作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韩愈琴诗公案研究——兼及诗歌与器乐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韩愈《听颖师弹琴》一诗,摹写的是琴声还是琵琶声是音乐文学史上一桩公案。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嘲韩派认为韩愈所写是听琵琶诗,以义海、"善琴者"及其支持者为代表的挺韩派则认为韩愈所写就是琴诗。双方争论涉及到琴的正声与别调、琴与琵琶等弹弦乐器的共性与个性、琴诗与琴声琴技关系等话题,进而上升到诗歌与器乐、音乐关系问题,在几百年间的谈论中,愈辩愈清,至今仍能引人入胜。
吕肖奂
关键词:公案辩论
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三代诗词创作析论被引量:1
2010年
曾氏家族第三代主要以政事、文章著于世,并不以诗词而著称,但是就现存的作品看,曾氏兄弟诗词各有特色。曾巩、曾肇诗歌风格截然不同,曾巩诗歌"平实清健",符合宋调初创和发展时期主流风格特点,却没有成为主盟或领导诗坛的主导型诗人;而曾肇"诗如词",在宋调已经成型的元祐及其后期,保持着与秦观一样的边缘化诗风。曾布作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但其创作的《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作为宋代大曲范式,对词曲史有重要贡献,其妻魏夫人更以词著称,夫妻性格与创作的互补,为这个家族创作增添了与众不同的色彩。曾巩、曾布、曾肇兄弟间的赠答唱和,不仅凸现了诗词作为家族成员之间重要联系纽带的作用,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家族意识。
吕肖奂
关键词:曾布魏夫人
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五代诗词创作叙论——以曾惇与曾协为代表被引量:2
2010年
南丰曾氏到了第五代已经全面衰落,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成为维持家族声名的最重要的方式。曾惇现存诗词均为绍兴中知黄州与台州所作,着意书写个人游赏清兴以表达"方外之乐",他继承曾氏家族第四代传统,与江西诗派变调诗人韩驹、徐俯、吕本中、曾几等人往来唱和甚密,诗歌受其影响;词以小令为主,能将洒脱与温婉结合。曾协仕途与声名不及曾惇,但现存诗词最多,其诗学苏轼、陈与义而有所变化,词有陈与义的疏爽洒脱。曾惇与曾协代表曾氏家族诗词的两种不太相同的风格取向,曾晦之、曾思的诗作接近曾惇。接近江西诗派仍是曾氏家族第五代的诗歌创作特点。
吕肖奂
关键词:诗词
宋代宫廷习俗圈特征初探
2011年
宫廷习俗与传统民俗学所关注的野蛮民族、农民、边民的民俗全然不同。在以上化下、移风易俗的传统习俗观念指导下,宫廷习俗往往具有规范以及引导全民习俗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宫廷中社会群体之庞大及其等级之森严,再加上各个等级之间礼仪规定之严格,使得宫廷习俗呈现出繁复而有序以及习俗礼仪化的特点;宫廷社会群体对宏大与华贵场面的追求,对精致与典雅细节的热衷,又使其习俗尽显皇家威仪与皇家气派。而相对于前代尤其是唐代宫廷的开放、张扬与风流而言,宋代宫廷习俗又趋于封闭、内敛与整肃。习俗学(新民俗学)关注的是较传统民俗学视野更为开阔、多元的社会群体习俗。
吕肖奂
多元共生:北宋诗坛非主流体派综论被引量:4
2010年
后西昆体、险怪体、耆英体、太白体、后白体、词体、非坡非谷体等,无疑属于北宋诗坛的非主流体派。这些非主流体派在主流体派所掀起的时代审美主潮之外,保持小群体审美的独立性,从而使诗坛呈现出多元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形态。非主流与主流体派间或者平等和谐、互相渗透,或者不和谐甚至对峙争鸣,构筑出诗坛多元合力或互补共生的复杂无序原生态。
吕肖奂
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四代诗词创作考论被引量:2
2009年
南丰曾氏第四代①,在政治地位以及仕宦上没有达到上一代人(曾巩、曾布、曾肇等)的那种辉煌,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没能像上一代那样享有盛誉。但是这一代人如曾纡、曾统、曾续、曾纁、曾纮、曾绎等人的诗词创作,在北宋末、南渡初也颇受时人称道,他们大都与江西诗派成员交往密切,诗歌创作也基本都属于"江西续派",这固然是受时代环境以及诗坛创作潮流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是曾氏家族这一代人有着共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与审美取向。
吕肖奂
关键词:宋代诗词创作
宋代诗歌中的高丽人物及高丽文化——异域文化在宋代诗坛的认知度初探
2011年
宋代大量送迎本国出使高丽使节的诗歌,描述了对通往高丽的海道以及对高丽文化的大体想象。宋代诗歌中出现了高丽使节、僧人、商人以及画家的身影,其形象一般比较概括且符号化,有的则具体可感,代表着宋人对高丽人的大体认识和印象。高丽文房用品、佛教用品、土特产以及日常用品大量进入宋朝,这些器物及其承载的高丽文化,引起宋朝诗人赋咏的兴趣,成为宋朝诗人认识高丽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宋代诗人因此而了解到属于同一文化圈的高丽文化,却异于"华风"或"华风"之外的一些因素。
吕肖奂
关键词:宋代诗歌海道
战捷献俘馘:《诗经》军旅祭典研究之一被引量:2
2010年
在《诗经》艺术描写中,涉及到战捷献俘馘古俗祭典。此种祭俗从殷商前的原始宗教与巫术活动演化而来,汉以后成为传统礼制中军礼的源头。研究这一祭俗现象,对于了解《诗经》宗教文化的绵厚内涵与悠远历史,以及搞清楚它们在具体诗篇中的艺术作用与史实价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王政
关键词:诗经祭典军礼
高丽文化在宋朝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地域与阶层在认知与接受域外文化上的差异
2011年
从地域上讲,宋朝沿海港口地区是海外贸易集散地,外来人与物远远多于内地偏远地区,外来文化及观念都在这些地区首先产生影响。生长于沿海地区的人以及到这些地区游览、任职的官僚文人,都首当其冲地感受或接触到海外文化。明州与泉州等浙闽地区在宋朝是高丽物质文化最为流行、最先被认知接受的前沿,可以代表高丽文化在宋朝被认知和被接受的深广度。从阶层上讲,宋朝诗人所代表的士大夫文人,在认知与接受高丽文化上最为从容和理性,他们认知接受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体现整个宋朝文化界对高丽文化认知和接受的深广度。
吕肖奂
关键词:宋代诗人认知度接受度
欧阳修佛教观“好名而欺心”辨析被引量:2
2012年
张商英根据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而排佛的行为,认为欧阳修"好名而欺心",其实,细读《六一居士传》就可以发现:"六一居士"之"居士"一词含义并非佛教用语中"居士"的含义,而是隐居不仕之意。另有人认为欧阳修主张排佛与为幼子命名为"僧哥"("和尚")的行为是互相矛盾的。关于这一点可以考察民俗来解释,因为民俗中自古就有以贱命为名,取其好养活之意。可以说,欧阳修并非"好名而欺心",其佛教观一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
李黎
关键词:佛教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