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08Al-E4011-1)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彭延文刘晓丹项鹏赵婕范志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移植后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干
  • 1篇造血干细胞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治疗
  • 1篇基因
  • 1篇继发性
  • 1篇间充质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间质干细胞
  • 1篇骨髓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干细胞
  • 1篇干细胞移植
  • 1篇干细胞治疗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孙竞
  • 1篇刘启发
  • 1篇江千里
  • 1篇黄芬
  • 1篇张贤
  • 1篇余国攀
  • 1篇范志平
  • 1篇赵婕
  • 1篇项鹏
  • 1篇刘晓丹
  • 1篇彭延文

传媒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继发性植入功能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第三方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继发性植入功能不良(PGF)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4月至2010年9月入组5例allo-HSCT后发生继发性PGF的患者,分别在继发性PGF发生后中位第47(35-61)天接受体外扩增的第三方供者骨髓来源的Msc,以1×10^6细胞/kg的剂量单独治疗,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和PLT分别未达到〉1.5×10^9/L和〉50.0×10^9/L的造血恢复标准则于28-30d后接受第2次同等剂量的Msc输注。结果1例患者接受1次、4例患者接受2次Msc治疗,所有患者ANC和PLT均达到恢复标准,其达到恢复的中位时间在第1次MSC输注后的34(25-49)d与47(26-54)d。中位随访761(204-1491)d未见不良反应。3例患者分别在Msc治疗后第42、48、108天出现EBV血症,其中2例转化为EBV相关的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结论第三方供者骨髓来源MSC对移植后继发性PGF有效,MSC是否会增加EBV感染及EBV相关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发生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刘晓丹范志平彭延文黄芬江千里张贤余国攀赵婕孙竞项鹏刘启发
关键词:继发性造血干细胞移植间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