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743)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师健友武锋张文娟侯雪艳韩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喷雾
  • 1篇电喷雾质谱
  • 1篇衍生物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质谱
  • 1篇吡咯
  • 1篇吡唑
  • 1篇吡唑衍生物
  • 1篇裂解规律
  • 1篇酶抑制剂
  • 1篇激酶
  • 1篇激酶抑制剂
  • 1篇AURORA...
  • 1篇AURORA...
  • 1篇ESI

机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篇李锐
  • 1篇罗浩
  • 1篇周孟
  • 1篇韩璇
  • 1篇侯雪艳
  • 1篇张文娟
  • 1篇武锋
  • 1篇师健友

传媒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吡咯并[3,4-c]吡唑衍生的Aurora激酶抑制剂在电喷雾质谱中的裂解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吡咯并[3,4-c]吡唑衍生的Aurora激酶抑制剂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之一.采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对4种吡咯并[3,4-c]吡唑衍生的Aurora激酶抑制剂在电喷雾质谱中的裂解途径及其碎片离子结构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吡咯并[3,4-c]吡唑衍生物拥有4个可能的质子化模式,不同的质子化作用会产生不同的碎片离子,且吡咯并[3,4-c]吡唑衍生物N(5)—CO键断裂所产生的碎片离子相对丰度较高,可以作为药物代谢动力学及酶学水平研究中质谱的特征性碎片离子.需要指出的是,化合物3,4能够分别丢失一分子水形成碎片离子[M+H-H2O]+,根据高分辨质谱和理论计算结果我们推测该过程是由质子化作用发生在酰胺氧原子上引发的,而CID条件下N(5)—CO键的进一步断裂可产生相对丰度较高的碎片离子.
侯雪艳武锋周孟罗浩张文娟韩璇闫国毅师健友李锐
关键词:AURORA激酶抑制剂裂解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