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5033) 作品数:14 被引量:67 H指数:5 相关作者: 倪中华 易红 王跃轩 张鑫杰 程洁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南大学 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面向病人个性化需求的血管支架快速设计系统 被引量:3 2006年 在分析个性化血管支架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医用血管支架快速设计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并对实现系统功能所涉及的血管病变部位数据获取、血管支架快速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Pro/E W ildfire环境下,利用其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融合血管病变部位数据获取技术,建立了基于支架三维标准库和实例推理技术的支架选型、支架快速参数化设计的支架快速设计集成系统.该系统实用性强、效率高,能大幅缩短支架产品开发周期. 倪中华 程洁 王跃轩 陈功关键词:数据获取 体系结构 介电泳驱动纳米胶体分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法对纳米胶体及其溶液环境进行建模,通过对模型系统施加非均匀电场,使胶体带有相反的极性.在较高的电场强度和较低的系统温度情况下介电泳驱动胶体分离的现象较为明显,对胶体的介电泳速度与溶剂粒子热运动速度比值进行研究,发现比值较大时,胶体与溶剂粒子的撞击较为剧烈,使得胶体的速度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改变电场强度进行模拟,发现电场强度的增大能加快胶体的分离,但当电场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溶剂粒子对胶体的摩擦阻力很大,使得分离运动开始变慢.此外,在分析胶体位能的基础上研究胶体的分离原因,发现胶体电偶极化后胶体之间的吸引位能变小,而温度的升高使得吸引位能变小,排斥位能增大,这与DLVO理论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倪中华 张鑫杰 易红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纳米胶体团聚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可极化纳米胶体在非均匀电场下的介电泳情况,通过改变电场强度和系统温度,分析纳米胶体的团聚现象.常温状态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虽然布朗力能影响纳米胶体的介电泳状况,但当纳米胶体之间的距离小于12σ时,其相互吸引力迅速增大,从而克服布朗力影响,使胶体产生团聚.当布朗力对胶体运动影响较小时,电场强度增大使得胶体所受的介电泳力增大,相应地胶体所受的吸引力也增大,最终导致胶体的聚集速度变快.仿真结果也显示系统温度的升高使得胶体所受的布朗力增大,从而影响纳米胶体的团聚.最后,采用DLVO理论对相互作用的胶体运动状态进行研究,得出胶体的位能曲线图和胶体间吸引力随胶体中心距变化的曲线图,并将后者与分子动力学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发现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这说明本文的仿真模型是符合理论的. 倪中华 张鑫杰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团聚现象 Metropolis蒙特卡罗模拟湿法腐蚀算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2008年 探讨了Metropolis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硅微加工各向异性湿法腐蚀仿真算法.在台阶流动(step flow)模型上引入了腐蚀概率方程,确定了蒙特卡罗转移概率.通过对不同相位晶面(vicinal surface)在掩模下的腐蚀模拟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校验分析,解释了蒙特卡罗法处理复杂晶面的原理和过程.模拟测试中,仿真程序能正确地再现不同晶向腐蚀速率特性以及凸角腐蚀的结构形态,经过与目前报道的元胞自动机以及其他种类蒙特卡罗法比较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效率和结果精度.最后,该系统模拟一个实际的微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中的凸角补偿问题,在震动岛块的掩模补偿设计中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朱鹏 幸研 易红 汤文成关键词:单晶硅 各向异性 湿法腐蚀 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平台关键技术 被引量:7 2009年 在分析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的理论基础和建模仿真,给出了光诱导介电泳芯片在空间电场分布和不同高度介电泳力分布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微操纵系统的核心部件——光电导层芯片的选材、制作工艺和性能分析测试,给出了悬浮液层分压和有效电压频谱关系图.最后,组合机器视觉检测与实时跟踪子系统,构建了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实验平台,完成了对微纳米生物粒子快速聚集、输运、分离等操纵实验,为建立以微流控芯片为基础的重大疾病的快速、准确、低成本的检测和早期诊断提供了基础. 倪中华 易红 朱树存 宋春峰医用血管支架非线性扩张过程快速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建立了血管支架变形影响因子与其变形结果之间的具有高度非线性识别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引入学习因子η和动量因子ψ,采用附加动量项的权值修正方法,优化了网络训练算法,从而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系统鲁棒性.结合实例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对预测误差进行了统计假设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血管支架变形神经网络智能预测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误差均值低于0.03%,训练后的网络能够较好地对血管支架变形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基于Pro/Toolkit工具,融合血管支架扩张变形神经网络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血管支架力学性能快速评价工具,该系统实用性强、效率高,能大幅缩短血管支架产品开发周期。 倪中华 顾兴中 王跃轩关键词:血管支架 神经网络预测 基于电动旋转介电泳的生物粒子介电常数测试技术 被引量:3 2007年 建立了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测量生物粒子介电常数的测量平台,并对建立测试平台所涉及的测量介电常数的理论模型、电极设计及仿真、粒子角速度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极腔中心区域的半径为电极腔中心到电极顶尖距离的1/2圆形区域为最佳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转矩的变化基本在5%以内,介电泳力很小,基本解决了测试过程中影响粒子测量精度的迁移运动问题,降低了粒子迁移造成的误差.另一方面,融合机器视觉技术和概率统计的算法,实现了对单个和多个粒子进行测量,且对粒子的形状没有特殊要求.测试平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运行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普遍适用性和鲁棒性. 朱晓璐 倪中华关键词:介电常数 机器视觉技术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扩张性能 被引量:19 2008年 介绍了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应用背景和研究现状.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镁合金支架的扩张过程.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同时建立了具有相同几何模型的316L医用不锈钢支架,分别比较了它们在几何变形、应力分布、轴向缩短率、扩张速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扩张镁合金支架比扩张不锈钢支架要容易得多.在扩张压力和扩张直径相同的前提下扩张镁合金支架和不锈钢支架,前者的扩张速度高于后者;前者的轴向缩短率小于后者;扩张到最大直径时,前者的最大Von M ises应力小于后者.有限元模拟对支架性能的评价和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申祥 倪中华关键词:生物可降解 镁合金支架 非线性有限元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食管支架疲劳寿命计算 被引量:7 2009年 介绍了食管支架的应用背景及其研究现状,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食管支架的疲劳寿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假设与简化条件,完成了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材料模型的选取及边界条件的正确设置.通过对不同头数、不同丝径的裸架和覆膜支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得出支架丝径越大、头数越多,支架径向刚度和强度就越大,疲劳寿命也越大的结论.建立了食管支架体外加速疲劳试验装置,对不同头数、相同丝径的覆膜支架进行疲劳寿命的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能为食管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倪晓宇 倪中华 潘长网关键词:食管支架 有限元 镍钛合金 体外实验 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扩张变形机理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0 2008年 研究支架耦合扩张过程三维数值分析的弹塑性大变形基本理论和耦合接触处理算法,采用更新拉格朗日方法,基于动力虚功率原理,给出支架耦合扩张变形的动力显式算法有限元列式和求解步骤。研究支架耦合扩张过程数值模拟关键技术,提出适合支架耦合扩张的有限元建模方法,重点研究支架压握收缩、自由扩张和与血管接触的耦合扩张全过程有限元模拟中的几何建模、材料模型选取、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载荷定义、接触处理等关键技术。阐述冠脉支架样件在试验测试平台上进行实物扩张试验过程,并将试验测试数据与支架扩张数值模拟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支架数值模拟与实物扩张试验之间的误差在许可范围之内,从而证明所建立的支架耦合扩张过程三维数值分析方法是合理的。为支架的优化设计及其扩张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提供有力的支持。 倪中华 王跃轩 程洁关键词:血管支架 数值模拟 体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