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038) 作品数:8 被引量:106 H指数:7 相关作者: 洪汉烈 殷科 张克信 徐耀明 杜鹃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凯里学院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坡缕石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分析方法,对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晚渐新世循化盆地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成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坡缕石和绿泥石等;坡缕石一般呈纤维状或者针状,沿片状蒙脱石的边缘及表面交代生长,为典型自生成因的坡缕石。坡缕石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特征矿物,其出现表明循化地区晚渐新世气候特征较为干旱,与粘土矿物组合及伊利石结晶度所反映的气候环境信息相吻合;沉积物中坡缕石相对含量及有序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说明循化地区的干旱化逐渐加剧。循化地区晚渐新世(-23 Ma)的干旱化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或者全球气候变冷事件密切相关。 殷科 洪汉烈 李荣彪 强泰 张克信 王锦荣关键词:坡缕石 结晶度 有序度 古气候 晚渐新世 黏土矿物古气候意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3 2010年 系统地分析了利用海洋沉积物、古土壤、湖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海洋沉积物的物源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其中的碎屑黏土矿物所指示的古气候参数只能用于解释母源区的气候变化,而只有自生黏土矿物才能指示沉积区的气候;古土壤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下,尤其是发育于火山物质母岩之上的风化自生黏土矿物,可以准确地指示该区的古气候条件;湖盆沉积物的物源范围小,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可以更有效地运用于古气候环境的分析。对于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来源的分析,可以借助晶体中cv空位和tv空位的精细结构特征进行判断;在风化改造的红土剖面研究中,因强烈的化学风化、淋滤和迁移,黏土矿物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风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亚种或过渡性黏土矿物,以及同生沉积过程中形成的黏土矿物,对气候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此外,在造山带的气候环境演化研究中,自生黏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可以更可靠地指示气候环境的变化。 洪汉烈关键词:黏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古气候 海洋沉积物 古土壤 海南乐东抱伦金矿金矿物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对海南乐东抱伦金矿金矿物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闪锌矿、毒砂、和方铅矿等;而脉石矿物则主要为石英、白云母和绢云母,其次为方解石、绿泥石和伊利石等。矿石中的金主要以自然金矿物形式产出,颗粒大小在1μm~35μm之间,多呈孤岛状及其他不规则形状,充填在石英以及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颗粒之间,少量以包裹体形式包裹在硫化物、石英矿物晶体之中。金矿物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金的质量分数均在92%以上,其他元素含量甚微,其成色在942~978之间。根据自然金矿物的高成色特征可以推断,金矿物形成于较深的部位。此外,在与自然金矿物共生的黄铁矿中,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Co和Ni,且Co/Ni比值多大于1,说明成矿物质与深部岩浆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与硫化物、二氧化硅等一同向上运移,当流体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时而沉积富集,石英的结晶稍早于硫化物矿物,而硫化物矿物与金矿物的结晶基本上是同时的。 杨念 洪汉烈 张小文 向华 钟增球关键词:金矿物 硫化物 电子探针 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2010年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对青海循化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微观形貌、体积分数、结晶度及其古气候指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晚渐新世盆地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坡缕石和绿泥石,以蒙脱石为主,指示循化地区总体为相对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相对体积分数及伊利石、蒙脱石结晶度值均出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表明循化地区气候经历了干旱-温暖潮湿交替的变化;早中新世盆地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以伊利石为主,各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及伊利石、蒙脱石结晶度值的变化范围不大,表明循化地区气候以相对持续冷干为特征。从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气候条件由相对温暖潮湿到相对冷干的转变,揭示其间(约21.3Ma)出现了一次极端的降温事件,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及亚洲沙漠化密切相关。 殷科 洪汉烈 李荣彪 徐耀明 杜鹃 季军良 张克信关键词:晚渐新世 早中新世 兰州盆地永登剖面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17 2010年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对兰州盆地永登剖面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伊利石结晶度、显微形貌及其古气候意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晚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和少量的坡缕石,其中伊利石的含量最高,而且从晚古新世到早渐新世,沉积物中伊利石的含量呈明显升高的趋势,蒙脱石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在大约55 Ma处伊利石含量急剧减小,而蒙脱石含量急剧增大。此外,可见到毛发状的自生坡缕石沿蒙脱石晶片边缘交代生长,而碎屑成因的坡缕石则主要呈破碎的短棒状。粘土矿物分布特征表明,兰州盆地晚古新世—早渐新世的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导,并且经历了由相对温暖湿润到半干旱半湿润或干旱炎热的转变,这种气候转型主要受全球气候的影响,即受行星风系的控制;而在大约55 Ma处伊利石、蒙脱石的含量变化则记录了全球性的PETM事件。 邓焰平 洪汉烈 殷科 徐耀明 杜鹃 张克信关键词:粘土矿物 坡缕石 兰州盆地 西昆仑山前陆盆地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010年 为重建西昆仑山地区晚新生代的地质构造及环境演变过程,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方法,对西昆仑山前陆盆地(叶城盆地)该时期沉积的一套磨拉石建造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晚中新世到早更新世的沉积物地层中,粘土矿物的种类始终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含少量的绿泥石和高岭石。但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的相对含量,以及伊利石结晶度值等均显示出明显的变化。在8~3.5 Ma B.P.期间,伊利石相对含量值和结晶度值均比较高,而蒙脱石相对含量低,并有少量的高岭石产出;在3.5~3.3 Ma B.P.期间,伊利石相对含量值和伊利石结晶度值均急剧降低,而相反,蒙脱石相对含量值急剧升高,高岭石基本消失;3.3~2.8 Ma B.P.期间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参数与8~3.5 Ma B.P.时期的粘土矿物参数非常接近;而2.8~1.8 Ma B.P.期间沉积物的粘土矿物参数则与3.5~3.3 Ma B.P.期间的粘土矿物参数相类似。根据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特征变化规律可以推断,物源区母岩成分的变化是粘土矿物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则是次要影响因素。粘土矿物特征的变化规律显示西昆仑山体在晚新生代具有不均匀的阶段性隆升的特点,在3.5 Ma B.P.、3.3 Ma B.P.、2.8 Ma B.P.左右分别发生了三次明显的构造隆升事件,而且总伴随着风化母岩成分的变化。物源区在早更新世中期(12.5 Ma B.P.)很可能处于干旱的古气候古环境中。 徐耀明 洪汉烈 何雅娟关键词:西昆仑 晚新生代 前陆盆地 磨拉石 新疆其木干剖面中新世-上新世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8 2010年 为重建新疆其木干地区中新世-上新世古气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该区中新世-上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组合类型及显微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新世早期-早中新世中期,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含少量的蒙脱石,表明以干旱气候为特征;晚中新世中期-早中新世晚期,伊利石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且含有少量的蒙脱石和高岭石,指示相对温湿的气候条件;中新世晚期的粘土矿物组分与中新世早期相似,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指示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导;晚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伊利石相对含量降低,而蒙脱石和高岭石的相对含量升高,但由于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绿泥石的含量仍然较高,指示古气候仍然以干旱为主导,但相对于中新世而言,这段时期为相对湿润期。以上结果表明,新疆其木干地区中新世-上新世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并且气候经历了干旱-相对湿润-干旱-相对湿润的演化过程,但总体而言,本区中新世比上新世要更为干旱。 杜鹃 洪汉烈 张克信 殷科 徐耀明 邓焰平 陈锐明 闭向阳关键词:西昆仑山 前陆盆地 粘土矿物 古气候 喀斯特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以都匀市为例 被引量:8 2009年 以都匀市为例,选取地层岩性、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等6个评价指标,利用3S技术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提取,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合分析,划分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再根据其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作出相应的分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强度生态敏感面积为75.2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30%,中度敏感面积为228.32 km2,占全市面积的10.02%,轻度敏感面积为902.11 km2,占全市面积的39.60%,微度敏感面积为841.00 km2,占全市面积的36.92%;非敏感面积为231.35km2,占全市面积的10.16%。同时,研究发现,喀斯特生态环境敏感性是人为活动长期对喀斯特山区频繁干扰的结果。 李荣彪 洪汉烈 殷科 李阳兵 杨广斌 安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