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4034301)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徐林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应用
  • 1篇氧化还原环境
  • 1篇铀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分馏
  • 1篇还原环境
  • 1篇分馏
  • 1篇U-PB测年
  • 1篇测年
  • 1篇U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篇徐林刚

传媒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238)U/^(235)U分馏及其地质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铀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重的放射性元素。传统观点认为238U/235U是不分馏的,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自然界中铀同位素分馏δ238/235U可达1.3‰,远大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测试精度±0.2‰(2σ)。铀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与核场效应有关,自然界中最大的δ238/235U分馏发生在氧化性沉积物(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的大洋锰结核富集轻铀同位素)和还原性沉积物(形成于还原环境下的黑色页岩富集重铀同位素)中,次氧化性沉积物和海水中δ238/235U的分馏则小于前两者。由于具有对氧化-还原环境较敏感的特性,铀同位素被认为是理想的反演古海洋及古大气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手段之一。δ238/235U在形成于不同氧化-还原环境的高温型铀矿床(比如岩浆型)和低温型铀矿床(比如砂岩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此特征可以作为确定铀矿床类型的重要依据。铀同位素分馏现象的发现,提示人们在应用Pb-Pb体系进行年轻地质体高精度测年时需要考虑到铀同位素分馏对测年精确度的影响。文章对近年来有关238U/235U的研究成果做了详细介绍,以推动铀同位素体系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徐林刚
关键词:铀同位素同位素分馏氧化还原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