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10B065)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兆礼陈晓宏赖成光覃杰香宋立荣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东江流域枯水期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3
- 2011年
- 利用1956-2008年东江流域各降雨站点逐日降雨资料,建立枯水期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时间序列(LCDD),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该序列的多尺度振荡变化及趋势变化,应用Mann-Kendall法识别突变点,采用R/S分析方法探讨变化趋势的持续性特征,并初步分析LCDD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53年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时间序列具有以2.3a为主的多个波动周期,表现出复杂的多时间尺度性;LCDD序列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26d/a,并于1982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LCDD序列存在状态持续性和长期记忆性,未来仍将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东江流域枯水期LCDD的多少可能受ENSO信号的调节,即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当年LCDD普遍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LCDD普遍增加。
- 王兆礼覃杰香陈晓宏
-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东江流域
- 基于熵权的洪灾风险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被引量:23
- 2012年
-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东江流域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各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应用于洪灾风险评价中,借助GIS技术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洪灾风险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洪灾风险度最高的地方为河源市区、惠州市区、惠阳以及龙岗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安全区域则位于流域中上游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山区;评价结果与流域风险实际情况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模型科学可靠,结果相对客观可信。
- 王兆礼赖成光陈晓宏
- 关键词:防洪工程洪水灾害熵权GIS东江流域
- 基于SWAT模型的北江流域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建立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分析气候变化对北江流域径流的影响。[方法]以北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以流域出口石角站1961~1980年月流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用1981~1990年月流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验证。设置15种气候变化情景,利用率定好的SWAT模型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北江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SWAT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用于北江流域径流模拟。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将会使蒸发量增大,径流深减小;气温保持不变时,降水量增加会使蒸发量和径流深有所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北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王兆礼沈艳宋立荣
- 关键词:气候变化SWAT模型径流模拟北江流域
- 基于粒子群规则挖掘算法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被引量:8
- 2013年
- 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规则挖掘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规则挖掘算法(PSO-Miner)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基于GIS技术利用该模型对北江流域洪灾风险等级进行了评判,结果表明:PSO-Miner算法是一种无参数评判的智能方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收敛能力和鲁棒性;所挖掘的If-Then评判规则能更简单和准确地描述各评价指标与风险等级之间的复杂关系;总体精度比BP神经网络模型的更高,而且能客观地反映北江流域洪灾风险实际情况;与GIS技术结合,便于分析洪灾风险的空间格局及内在规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王兆礼陈晓宏赖成光赵仕威
- 关键词:洪灾粒子群优化算法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