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234)

作品数:42 被引量:173H指数:7
相关作者:周中张健姜克寒杨豪鲁四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建筑科学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隧道
  • 13篇盾构
  • 7篇盾构隧道
  • 6篇注浆
  • 6篇近接施工
  • 6篇既有隧道
  • 5篇泥水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数值模拟
  • 4篇隧道工
  • 4篇隧道工程
  • 4篇土石混合体
  • 4篇泥水盾构
  • 4篇公路
  • 4篇公路隧道
  • 4篇值模拟
  • 3篇轻质土
  • 3篇掘进
  • 3篇掘进速度

机构

  • 33篇中南大学
  • 10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湖南省交通科...
  • 1篇新疆交通职业...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24篇周中
  • 3篇张健
  • 2篇鲁四平
  • 2篇杨豪
  • 2篇姜克寒
  • 1篇刘邦
  • 1篇王星华
  • 1篇程谦恭
  • 1篇巢万里
  • 1篇万召红
  • 1篇张俊杰
  • 1篇张鑫
  • 1篇陈云
  • 1篇李绪梅
  • 1篇刘争平
  • 1篇龚成明
  • 1篇王建辉
  • 1篇周涛
  • 1篇朱辉
  • 1篇彭正坤

传媒

  • 6篇铁道科学与工...
  • 6篇交通科学与工...
  • 4篇Journa...
  • 3篇岩土力学
  • 3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施工技术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土木工程
  • 2篇隧道与地下工...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广东土木与建...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泥水盾构泥水仓泥浆压力控制模型研究
2022年
目前隧道施工过程中泥水盾构施工参数多根据现场施工经验调整,缺乏系统的模型泥水盾构施工参数与泥浆压力大小之间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对泥水平衡盾构的类型和工作原理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提出盾构掘进过程中各施工参数需满足的关系式,并以此建立了泥水盾构泥水仓泥浆压力控制模型,得到了泥水盾构可控施工参数直接量化控制泥水仓泥浆压力的计算方法,并提出泥水仓内的泥浆需要满足盾构施工泥浆渣土悬浮和输送能力的要求,推导了泥水盾构掘进速度与进浆流量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泥水仓泥浆压力随着进浆流量及盾构掘进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排浆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结合长沙地铁6号线泥水盾构施工工程,通过实例仿真计算,验证了此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泥水平衡盾构泥水仓泥浆压力控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周中陈云刘撞撞
关键词:泥水盾构掘进速度
桥隧过渡段重载车辆冲击响应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考虑车辆的纵向转动与倾覆,将重载车辆通过桥隧过渡段的过程视为一定初始条件下的受迫振动。根据DAlembert原理,建立了车辆与路面的动力耦合计算模型,并给出振动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对车辆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求得车辆各轮胎对路面最大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车辆载质量、货物位置、行车速度与差异沉降对汽车动力响应的影响,实测了汽车的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沉降、行车速度以及车辆载质量的增加均使车辆对路面的冲击力增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车辆载质量、差异沉降、行车速度;货物位置对车辆冲击力的影响较小。
巢万里李绪梅王星华
关键词:冲击响应重载车辆差异沉降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隧道绿色建造污水处理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22年
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对于维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对隧道污水处理后浊度大小的实时准确预测,保证排放的污水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阈值和权值进行优化,以污水的原水浊度、投药量、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搅拌速度、pH值和搅拌时间6个主要参数为输入,以处理后污水的浊度大小为输出,建立PSO-BP隧道污水处理浊度预测模型。为了验证优化后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桂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数据为测试集,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对隧道施工污水处理后的浊度大小进行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8.86%,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拟合度(R^(2))为0.949,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上均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解决了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基于提出的PSO-BP预测模型构建隧道施工污水处理智能预测系统,实现了对桂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污水处理参数的灵活调整,有效解决了实际隧道工程中施工污水处理后浊度去除效果不佳的问题,对于隧道绿色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周中张俊杰丁昊晖李繁
关键词:隧道工程BP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算法
基于EAHP-GST的岩溶地区隧道绿色建造模糊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岩溶地区隧道绿色建造评价中存在的主观偏差、语句模糊和信息不全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的岩溶地区隧道绿色建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可拓区间判断矩阵处理隧道绿色建造指标权重取值存在的主观模糊性问题,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考虑多位专家在信息不全影响下的指标评分,并将两者结合获得综合评价权向量,以提高评分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开发基于该模型算法的评价软件,将软件应用于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东起隧道绿色建造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起隧道绿色建造等级为良,且水污染和节材方面有待提高,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该模型的提出为岩溶地区类似隧道的绿色建造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周中丁昊晖张俊杰秦玉德
关键词:岩溶地区
轻质土换填路堤地基侧向变形非线性算法研究
2022年
研究目的:目前对于轻质土路堤下地基侧向变形方面的研究仍缺乏相配套的理论算法,因此本文考虑轻质土换填路堤荷载的特殊性,推导地基侧向位移理论解;基于Walsh公式和土体单元球形孔隙假定提出考虑土体非线性的变形模量修正模型,综合构建轻质土换填路堤下地基侧向变形非线性算法。结合工程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验证,本文理论算法计算值接近现场实测值,整体误差为15.3%,具有合理性;(2)轻质土换填路堤荷载作用下,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在竖向上呈“弓”形曲线分布;(3)越靠近路堤外侧位置,地基侧向位移越大;随着地基土泊松比增大,地基整体侧向位移增大,最大侧向位移位置也逐渐上移;地基土变形模量越大,侧向位移值越小;轻质土路堤越宽,侧向位移越小;(4)本研究结果可为泡沫轻质土路基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周中李繁鲁四平
关键词:地基侧向位移变形模量
注浆压力不均匀分布影响下过江盾构隧道变形分析
2018年
为研究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施工过程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本文依托长沙地铁4号线跨湘江段盾构工程,通过设置四种不同的注浆压力分布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注浆压力不均匀分布对盾构隧道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相同注浆量下,注浆压力不均匀分布对隧道围岩所受径向压力有较大影响,不利于衬砌管片的受力,使隧道底部受力大于顶部受力,并引起隧道上浮;而且注浆压力不均匀分布会使沿隧道的纵向和横向地表沉降值减小,地表隆起量增大。所以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分布和大小,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盾构施工技术提供参考。
张健刘五一
关键词:盾构隧道注浆压力数值模拟
隧道废水小粒径悬浮物微絮凝法快速处理技术被引量:2
2021年
为高效处理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期间排放废水中的小粒径悬浮物,对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废水进行水质分析。基于微絮凝过滤法理念,通过混凝-过滤工艺处理废水中的小粒径悬浮物。结果表明:隧道废水中的污染物指标以悬浮物和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pH)为主;采用聚硅硫酸铁作为绿色药剂,絮凝处理后的废水直接进入过滤工艺可有效去除至少65%的小粒径悬浮物;对于悬浮物质量浓度为25、50、100 mg/L废水,沉淀时长为0~5 min的悬浮物去除率分别为65.52%~68.47%、79.06%~80.91%、85.19%~88.85%。结果表明:沉淀工艺对悬浮物的去除影响较小,建议取消废水处理中沉淀工艺,直接采取絮凝-过滤工艺高效处理隧道废水中的小粒径悬浮物。
柴宝红方布雷王岩丁昊晖
关键词:公路隧道
冻融循环状态下土石混合体损伤机理(英文)被引量:17
2019年
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工程地质材料,在很多地区遭受频繁的短期冻融循环。其内部结构受到严重损坏但破坏机理却不明晰。基于损伤因子,开展经历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土石混合体性质的损伤研究。首先,准备级配试样使其经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0, 3, 6, 10),并进行大型三轴试验。其次,将弹性模量衰减量视为损伤因子,应用于土石混合体宏观损伤研究。最后,利用PFC3D模拟试验围观过程,分析冻融循环下土石颗粒间强度损伤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循环通过削弱土石颗粒间强度进而引起内部微观损伤,并最终影响宏观性质。冻融循环后,宏观上,土石混合体弹性模量与剪切模量均减小,且减小量与冻融次数为二次函数关系;微观上,冻融循环主要引起本身属性极大不同的土与石颗粒间强度的衰减。
周中邢凯杨豪王浩
关键词:土石混合体冻融循环大型三轴试验
Fractured rock mass hydraulic fracturing under hydrodynamic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 joint action被引量:3
2016年
According to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crack surface, crack rock mass can be divided into complex composite tensile-shear fracture and composite compression-shear fra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cture mechanics. By studying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effect of groundwater on rock fracture, the tangential friction force equation of hydrodynamic pressure to rock fracture is deduced.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hydrostatic and hydrodynamic pressure to rock fracture is investigated to derive the equation of critical pressure when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effect occurs in the rock fracture. Then, the crack angle that is most prone to hydraulic fracturing is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ack direction and both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friction angle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a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considering the joint effect of hydrodynamic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critical pressure does not vary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crack when the surrounding rock stationary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is equal to 1.0. Under composite tensile-shear fracture, the crack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stress is the most prone to hydraulic fracturing. Under compression-shear fracture,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resulting in the most dangerous crack angle varies at different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s; this pressure decreases when the friction angle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increases. By referring to the subway tunnel collapse case, the impact of fractured rock mass hydraulic fracturing generated by hydrostatic and hydrodynamic pressure joint action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周中杨豪王向灿张齐芳
泥水盾构泥浆渗透-扩散时空演化解析模型被引量:4
2021年
泥水盾构在施工时泥浆易大量渗透滤失引起开挖面失稳,泥浆渗透成膜对维持开挖面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泥浆渗透规律是研究泥水盾构开挖面稳定的关键。通过考虑土体骨架对渗透泥浆颗粒的滤过效应,建立了泥浆浓度扩散模型,得到了泥浆浓度和地层孔隙率变化关系式,并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理论求解了泥浆渗透参数,构建了泥浆渗透-扩散解析模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以及已有的理论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依托工程实例分析了泥浆渗透扩散时空演化规律,解析结果与工程认识相符合,地层孔隙率随泥浆渗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后保持不变,随泥浆渗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泥浆渗透距离随渗透时间逐渐增加随后趋于稳定;泥浆浓度、泥浆渗透速度及渗流量随渗透时间和渗透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结果表明,泥浆渗透-扩散解析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不同地层参数下泥浆渗透扩散规律,并对各泥浆渗透参数进行量化,对实际泥水盾构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周中张俊杰张称呈龚琛杰
关键词:泥水盾构解析模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