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40)

作品数:7 被引量:111H指数:6
相关作者:包云轩王建强翟保平徐希燕缪启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飞虱
  • 4篇褐飞虱
  • 3篇迁入
  • 2篇灾变
  • 2篇个例
  • 2篇个例研究
  • 2篇GIS
  • 1篇稻纵卷叶螟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台风
  • 1篇特征参数
  • 1篇纵卷叶螟
  • 1篇梅雨
  • 1篇梅雨锋
  • 1篇卷叶
  • 1篇卷叶螟
  • 1篇急流
  • 1篇降落

机构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南京市气象局

作者

  • 6篇包云轩
  • 3篇王建强
  • 2篇徐希燕
  • 2篇缪启龙
  • 2篇翟保平
  • 2篇李金建
  • 1篇严明良
  • 1篇申双和
  • 1篇刘宇
  • 1篇谢杰
  • 1篇胡高
  • 1篇王翠花
  • 1篇袁成松
  • 1篇于晓丽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空急流对中国褐飞虱重大北迁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2
2009年
低空急流是褐飞虱远距离迁飞的理想空中通道之一,为了揭示低空急流对褐飞虱北迁的动力作用机制,在全面分析2007年中国褐飞虱虫情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典型个例,结合相应的气象背景资料,对低空急流在褐飞虱北迁中的动力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1)低空急流作为一种大尺度天气系统,对2007年中国褐飞虱的重大北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虫源输送和降虫上;(2)低空急流的时空分布和强度变化对褐飞虱降虫时段、降虫范围、降虫量多少和主降虫区位置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3)逆推轨迹计算的结果显示:迁入主降区的褐飞虱是由低空急流输送的,这与其动力作用相吻合;(4)低空急流中的下沉气流对降虫区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包云轩谢杰向勇徐希燕刘宇
关键词:LUGENS低空急流特征参数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LANDFALLING STRONG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CATASTROPHIC MIGRATIONS OF NILAPARVATA LUGENS(STL) IN CHINA被引量:3
2014年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statistical pattern by which landfalling strong tropical cyclones(LSTCs)influenced the catastrophic migrations of rice brown 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 lugens(stl)in China,the data of the LSTCs in China and the lighting catches of BPH that covered the main Chinese rice-growing regions from 1979 to 2008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this work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rcGIS9.3,a softwar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In China,there were 220 strong tropical cyclones that passed the main rice-growing regions and 466 great events of BPH’s immigration in the 30 years from 1979 to 2008.73 of them resulted in the occurrence of BPH’s catastrphic migration(CM)events directly and 147 of them produced indirect effect on the migrations.(2)The number of the LSTCs was variable in different years during 1979 to 2008 and their influence was not the same in the BPH’s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migrations in the years.In the 30 years,the LSTCs brought more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migrations in 1980,1981,2005,2006 and 2007.The influence was the most obvious in2007 and all of the 7 LSTCs produced remarkable impact on the CMs of BPH’s populations.The effect of the LSTCs on the northward immigration of BPH’s populations was the most serious in 2006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southward immigration was the most remarkable in 2005.(3)In these years,the most of LSTCs occurred in July,August and September and great events of BPH's immigration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in the same months.The LSTC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on the CM of BPH’s populations in the three months than in other months.(4)The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STCs and BPH’s immigration events for the different provinces showed that the BPH’s migrations in the main rice-growing regions of the Southeastern China were influenced by the LSTCs and the impact was different with the change of their spati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during their passages.The most serious influence of the L
包云轩丁文文谢晓金兰平陆明红
白背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被引量:38
2007年
为了揭示白背飞虱迁入的大气动力背景,为其灾变预警奠定气象学基础,根据2003年全国69个植保站提供的白背飞虱虫情资料,在ArcGIS9.0支持下对该年我国白背飞虱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地学分析。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和由PCVSAT系统接收的气象数据对2个典型的白背飞虱南、北迁降落过程的大气背景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客观分析,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等压面上气压场的配置及其随时空的演变是控制和影响白背飞虱迁入的最重要的大气环流因素。(2)850hPa高度上的偏南气流有利于白背飞虱种群的北迁,925hPa等压面上的偏北气流有利于其南迁,这两个高度上风场的气旋式风向切变区有利于白背飞虱的起飞迁出,反气旋式切变区有利于其迁入降落。(3)降水对白背飞虱的降落有着十分重要的动力胁迫作用,但其在北迁降落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南迁。(4)垂直气流场中强下沉气流可迫使白背飞虱大量降落,表明气流胁迫是风载迁飞性害虫灾变性迁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大气动力机制。
包云轩徐希燕王建强王翠花缪启龙翟保平
关键词:白背飞虱迁入GISMM5
2006年褐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模拟--个例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为了探明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大气动力学机制,根据2006年全国逐日褐飞虱灯诱资料和逐日北半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在Arc-GIS9.0中对2006年8月26-28日发生在中国东部稻区的一次褐飞虱重大迁入过程进行了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对这次迁飞过程的大气背景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模拟输出的大气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大气动力特征的4个物理量场:水平流场、K指数场、A指数场和涡度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850hPa高度的水平流场能够准确地反映褐飞虱空中种群的主要迁飞方向。(2)在主要降虫时段内,K指数、A指数在表征大气不稳定程度的同时,也可以定性地反映出褐飞虱降虫的主要区域。当K≥35℃或A≥10℃,或者两个指标同时满足时,有利于区内大气垂直运动的发展,对褐飞虱的升降十分有利。(3)褐飞虱种群大量迁入前,降虫区850hPa等压面上或强或弱地表现为一致的负涡度区,表明有一定强度的下沉气流存在,这对降虫比较有利。
包云轩李金建缪启龙申双和王建强
关键词:褐飞虱迁入WRF模式数值模拟
褐飞虱的降落机制被引量:46
2007年
应用MM5中尺度数值模拟模式和GrADS气象图形软件,对1999年6月22日~7月2日一次褐飞虱迁飞降落过程及其大气背景场进行了个例研究,并侧重对灵川、东至、徽州3个站点的降虫机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迁飞过程有两个明显的降虫区:天柱-灵川-贺县一线范围内(降虫区Ⅰ)和三都-天柱-黔阳-修水-东至-徽州-奉贤一线(降虫区Ⅱ);(2)低空急流为褐飞虱北迁提供了运载气流,降虫区位于降水区边缘;(3)地形降水胁迫害虫降落是降虫区Ⅰ褐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梅雨锋降水导致了褐飞虱集中降落在降虫区Ⅱ;(4)虫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和不同的天气条件导致了东至、徽州地区不同的降虫分布。
胡高包云轩王建强翟保平
关键词:褐飞虱降落梅雨锋
“海棠”台风对褐飞虱灾变性迁入影响的个例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1991—2005年中国褐飞虱灯诱资料和登陆台风数据的调研,分析了台风对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这15 a中共有52个台风登陆我国东部稻区,其中16个台风对褐飞虱的迁入带来了重大影响。台风对褐飞虱迁入影响最大的是2005年,其次是1991年和1997年。在2005年登陆我国的9个台风中有6个台风对我国褐飞虱迁入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对夏季迁飞影响最大的是海棠台风。本文选取海棠台风作为研究个例,将这一个例的虫情数据导入GIS中进行降落特征的空间分析,再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对台风登陆期间的大气动力背景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分析初步揭示了风场、垂直流场和降水在褐飞虱降落过程中的作用。
包云轩严明良袁成松李金建
关键词:褐飞虱台风
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特征及其灾变大气背景的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灾变造成了水稻的明显减产。本文以GIS为平台,对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特重。(2)850 hPa大气环流形势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和降落有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3)850 hPa风场上的盛行偏南风对稻纵卷叶螟北迁有利,925 hPa风场上的盛行偏北风对南迁有利,这两个高度上的风向反气旋式切变对害虫迁入和降落十分有利。(4)迁飞路径上的降水对稻纵卷叶螟的降落有迫降作用,但南迁过程中降水作用明显小于北迁。
包云轩王永平严明良袁成松于晓丽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GI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