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1101)

作品数:19 被引量:326H指数:13
相关作者:吴江生王汉中官春云王新发刘贵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油菜
  • 10篇甘蓝
  • 8篇甘蓝型
  • 7篇杂交
  • 6篇基因
  • 5篇双低
  • 5篇甘蓝型油菜
  • 4篇选育
  • 4篇育种
  • 4篇小孢子
  • 3篇杂交种
  • 3篇种子
  • 3篇小孢子培养
  • 3篇萝卜
  • 2篇雄性不育
  • 2篇育性
  • 2篇杂交油菜
  • 2篇双低油菜
  • 2篇胚状体
  • 2篇种子消毒

机构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青海省农林科...
  • 2篇长沙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长沙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国家油料改良...

作者

  • 6篇吴江生
  • 5篇官春云
  • 5篇王汉中
  • 4篇刘贵华
  • 4篇王新发
  • 3篇余青兰
  • 3篇郑元本
  • 3篇程雨贵
  • 3篇张志元
  • 3篇陈洪高
  • 2篇王宁惠
  • 2篇石淑稳
  • 2篇杜德志
  • 2篇李秀萍
  • 2篇王瑞生
  • 2篇安风云
  • 2篇杨庆
  • 2篇周永明
  • 2篇罗永兰
  • 1篇华玉伟

传媒

  • 9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遗传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选育被引量:27
2002年
中双9号是采用复合杂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相结合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抗菌核病,高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2000—200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菌核病抗性强,菌核病平均发病率为13.31%,比对照中油821降低了28%;病情指数为6.47,比对照中油821降低了36%,平均产量2482.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33%。种子芥酸含量0.23%,商品籽硫甙含量22.69μmol/g,含油量42.0%。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是油菜抗菌核病和抗倒性育种的优良资源。
王汉中刘贵华郑元本王新发杨庆
关键词:中双9号选育
高产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305)的选育被引量:4
2007年
青杂5号为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双低、高含油量和抗(耐)菌核病性较强等特点,区试中平均产量为3 789kg/hm2,比第一对照青杂1号增产8.58%,比第二对照青油14号(双低常规种)增产20.97%;在国家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1.55 kg/hm2,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10.12%,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芥酸含量为0.25%,饼粕中硫甙含量为18.56μm o l/g,含油量45.23%,抗(耐)菌核病性明显强于对照品种。
余青兰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杂交种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的选育被引量:8
2003年
为适应优质油菜发展的需要,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经多年选育,育成了高产高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湖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878.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7%,增产效果极显著.育成品种油中芥酸含量为0.52%,饼中硫苷含量为20.29μmol/g,种子含油量41%左右.该品种为目前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中综合性状特别优良的品种之一.
陈社员官春云王国槐李栒刘忠松
关键词:油菜育种选育
现代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被引量:40
2002年
从小孢子培养、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方面综述现代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王新发王汉中刘贵华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油菜育种小孢子培养基因工程分子标记
γ射线和X射线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甘蓝型油菜初花期植株和X射线辐射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发育到单核晚期至二核早期的花蕾后,分离小孢子进行培养诱导胚状体和植株,探讨了适宜油菜小孢子诱变的剂量和诱变方法。结果表明,γ射线对油菜离体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均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5Gy和40Gy处理平均每花蕾小孢子的产胚量分别是0.574和0.268个,40Gy可作为小孢子诱变的参照剂量。X射线对4个基因型离体小孢子胚状体再生也有影响,40Gy处理平均每蕾小孢子产胚4.086个,80Gy处理为0.834个,120~200Gy处理下降到0.021~0.019个,120Gy以上的处理剂量严重阻碍了小孢子胚的发生。采用X射线80~120Gy较适宜油菜小孢子诱变。
石淑稳周永明王晨吴江生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离体诱变小孢子培养Γ射线X射线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被引量:42
2004年
通过对42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产胚率存在明显差异,但pol-CMS的恢复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胚状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恢复或保持基因不影响小孢子成胚率,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pol-CMS杂交亲本是可行的。胚状体直接成苗率与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培养温度及供体材料基因型有关,胚状体经低温诱导及适当增大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可有效提高胚状体直接成苗率。4℃低温处理10d和培养基琼脂浓度高于1.2%均可提高胚状体的直接成苗率,并以1.5%琼脂浓度效果较好。
王汉中王新发刘贵华郑元本杨庆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恢复系保持系小孢子培养胚状体杂交
油菜抗菌核病的部分生理生化机制被引量:14
2007年
矿质元素、单宁、内源草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呼吸强度均与油菜品种(系)的抗病性有关。三个抗病品种(M004、中R-888、085)组织中的钙含量均高于中感品种甘油5号和高感病品种98C 40;高抗品种中R-888比中感品种甘油5号植株组织中的钙含量高16.4%。油菜植株组织中的铁含量高,感病性强,而锰、锌、铜的含量与抗菌核病没有相关性。各供试品种接种处理比对照(不接种)的单宁含量高;无论对照还是处理,抗性强的品种单宁含量均高于高感品种(98C 40)。丙二醛的含量与油菜对菌核病的抗病性没有明显的关系。油菜植株的内源草酸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高抗品种比感病对照,其内源草酸含量高22.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品种间无显著差异。SOD酶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品种在接种菌核菌后,叶片中SOD活性变化不同,感病品种受到菌核菌侵染后,叶片中SOD酶活性增加值大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与抗病性的关系,接种后呼吸强度下降快的品种抗性强。
张志元张翼罗永兰官春云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抗病生理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5年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线粒体不育相关区域的确定及其特点;2、不育相关区域的表达谱;3、产生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可能机理;4、恢复基因的可能调控方式;5、恢复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其特征等。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其有关生物学信息及后续研究将极大地推动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取得更快进展。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恢复基因植物
导入双价基因的转基因杂交油菜亲本及其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比较了乙酰丁香酮、pH、共培养温度及不同激素配比对根癌农杆菌转化油菜(Brassicanapus)的影响,建立了油菜高效转化体系。按该体系,将组成型表达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亲本恢复系和保持系,获得了转基因恢复系和保持系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连续3代的PCR检测及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在自交后代中得到保持,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到T3代。对转基因植株T1代离体叶进行菌核病菌丝体接种和T1及T2代大田自然侵染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棚40-12、棚40-32和保持系96B-2对菌核病的抗性比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大田鉴定其发病率连续2年均比受体对照减少78%以上,比抗病品种‘中油821’减少75%以上,病情指数比受体对照和‘中油821’减少均达显著水平,其抗病性能在后代稳定遗传,获得了高抗菌核病的转基因育种材料。
王新发王汉中刘贵华胡赞民郑元本
关键词:双价基因亲本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中油821抗性3-葡聚糖酶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被引量:29
2004年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340.1kg/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89.1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杜德志刘青元李秀萍余青兰傅忠王瑞生赵洪朝唐国永安风云王宁惠
关键词: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选育种子含油量芥酸含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