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20710)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泽仁叶雁王洪建阳庆国粟敬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激光驱动纳米须靶产生X射线转换效率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16年
- 在研究超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研究的焦点通常需要高质量的光源来诊断动态物质的结构。为了获得高亮度、准单能和高对比度X射线光源,改变物质及其结构来增强吸收激光能量和提高激光X射线的转换效率。利用多孔结构原理,设计了直径为200 nm、密度为铜70%的纳米铜靶。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星光-Ⅲ激光装置上进行实验,作用于靶表面的飞秒激光强度大于2×10^(18)Wcm^(-2),利用单光子计数型X射线CCD测量了Ka特征X射线,获得的Ka光子峰值产额达到了3.6×10~8photons·sr^(-1)·s^(-1),X射线最大转换效率达到0.008 68%,是平面铜靶转换效率的1.2倍。实验表明纳米须结构能够有效增强飞秒激光的能量吸收,增强了超强激光转换成电子和X射线的转换效率。
- 王洪建阳庆国叶雁彭其先粟敬钦李泽仁
- 关键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X射线源
- 飞秒激光驱动纳米多孔靶产生X射线转化效率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多孔结构原理,研制了厚度为100μm、孔隙率为70%的纳米多孔铜靶,密度比为固体铜的30%。实验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星光Ⅲ"激光装置飞秒激光束上进行,激光功率密度大于1.6×1018 W/cm^2,脉宽为30fs。利用16bit单光子CCD获取了X射线能谱,测得铜Kα线光子产额为2.9×108 photon·sr^(-1)·s^(-1),转换效率为0.008 38%。与压制加工的平面Cu靶相比,多孔结构靶的X射线产额约为平面靶的1.8倍,表明纳米多孔结构能够有效增强飞秒激光能量吸收,提高超热电子和X射线转化效率。
- 王洪建叶雁阳庆国谭秀兰彭其先粟敬钦李泽仁
- 关键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纳米多孔材料
- 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背光源诊断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为诊断激光驱动金属靶产生X射线背光源的性能,利用椭圆聚焦特性,研制了一种背光椭圆晶体谱仪。谱仪的色散分析元件为云母(002)晶体,椭圆弯晶的焦距为1350mm,离心率为0.9586。激光束以30°角斜入射背光薄靶,且与椭圆弯晶长轴方向垂直。背光椭圆弯晶谱仪的布拉格入射角为50°~67°,衍射探测角为100°~120°,探测的波长为0.14~0.16nm,采用X射线CCD相机接收信号。利用神光Ⅱ激光装置7#和8#激光器同时聚焦轰击10μm厚的Cu平面背光薄靶,CCD成功获取了Cu等离子体X射线的类氦和Ka谱线。经解谱发现谱线有明显基底,用最小二乘法差值去噪处理后,实测谱线分辨率(λ/△λ)大于700。
- 王洪建肖沙里叶雁王海容李泽仁
- 关键词:光谱学椭圆弯晶谱仪激光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