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01170648)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福云陈明伟夏冰季泽娟张春雷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儿终丝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正常人胎儿终丝形态及其超微结构,为研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终丝结构提供参照标准。方法切除并测量11具人新鲜流产胎儿终丝,取其纵、横切面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终丝由1—5μm直径的弹簧样纵向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呈层分布,每层之间及层内纤维束有空隙。层间隙、束间隙及束内每根纤维间由横向细网状纤维连结,胶原纤维束交叉连结各束间及层间纤维。高倍电镜可见横向纤维及纵向纤维最小单位直径约0.13μm。弹性纤维分散在胶原纤维束内或集中排列在胶原纤维束间。间隙可见少量毛细血管。结论终丝中远段由有序排列的弹簧样纤维结构和少量毛细血管组成的精细三维结构组成,终丝的结构及成分改变可能与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
- 刘福云张春雷夏冰陈明伟季泽娟
- 关键词:终丝胎儿脊髓栓系综合征解剖学
-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了解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处理措施,以指导手术。方法对2006年2月-200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13例TCS患儿在显微操作下行脊髓探查松解术。对脊髓外翻、脊膜膨出破损患儿入院即予抗生素治疗。按年龄分为A组(1 d~3个月)82例、B组(>3个月~3岁)104例、C组(>3~7岁)60例、D组(>7~14岁)67例;按病理类型分为E组(椎管内脂肪瘤)77例、F组(椎管内囊肿)39例、G组(单纯脊髓栓系)113例、H组(脊膜膨出修补术后)84例。术后随访8~30个月,总结分析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TCS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下肢疼痛/腹胀(62例,19.8%)、排尿异常(65例,20.8%)、颅压升高(26例,8.3%)、脑脊液漏(18例,5.8%)、神经损伤(12例,3.8%)、术后黏连(13例,4.2%)等。另有2例(0.64%)因脑膜炎死亡,5例(1.6%)出现浅表褥疮。排尿异常、颅压升高、神经损伤、术后黏连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a<0.05);不同病理类型组中,G组神经损伤和术后黏连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早期诊断和术中显微操作是治疗TCS的关键;新生儿和单纯脊髓栓系患儿术后并发症少;脊髓外翻、脊髓脊膜膨出破损患儿术前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能降低脑膜炎的发生。
- 陈明伟刘福云夏冰张春雷季泽娟
-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并发症显微外科脑膜炎儿童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 (SCTMPR)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诊断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对 118例TCS患儿行SCT平扫 ,然后进行MPR。结果 118例TCS患儿中脊髓低位 111例 ,脊髓位置正常 7例。低位脊髓合并脊髓纵裂者 12例 ,椎管内脂肪瘤 2 4例 ,椎管内皮样囊肿 9例 ,脊髓空洞症 9例 ,半椎体及蝴蝶椎 12例 ,棘突缺如或分叉 16例。脊髓位置正常合并脊髓空洞症 2例 ,脊髓纵裂 3例。 118例TCS患儿中 112例伴有脊柱裂(占 94.9%)。其中包括 14例隐性脊柱裂及 98例显性脊柱裂。通过MPR均能获得较满意的图像 ,满足诊断的需要。结论 MPR可以较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TCS患者脊髓及脊椎的情况 ,是继MRI之后诊断TCS的又一重要方法。
- 张小安赵鑫曲金荣李树新刘福云张书锋毛艳蕊陆林党保华
-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
- 胎儿终丝形态学及光镜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正常胎儿终丝形态及其结构,为研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终丝结构提供参照标准。方法测量并切除10例新鲜流产胎儿终丝,取其纵、横切面行光镜观察。结果终丝由1~5μm直径的弹簧样纵向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呈层分布,每层之间有空隙;层内纤维束之间也有空隙。层间隙、束间隙及束内每根纤维间由横向精细网状纤维连结,也可见到胶原纤维束交叉连结各束间及层间纤维。弹性纤维分散在胶原纤维束内或集中排列在胶原纤维束间。间隙可见少量毛细血管。结论终丝的结构及成分改变可能与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
- 张春雷刘福云夏冰陈明伟季泽娟
- 关键词:终丝脊髓栓系综合征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