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067)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孙龙罗作明赵龙吴华江茂情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葡萄糖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肿瘤
  • 1篇肾细胞
  • 1篇肿瘤分期
  • 1篇肿瘤诊断
  • 1篇细胞
  • 1篇发射型计算机
  • 1篇癌栓
  • 1篇^18F
  • 1篇18F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吴华
  • 2篇赵龙
  • 2篇罗作明
  • 2篇孙龙
  • 1篇陈皓鋆
  • 1篇郭崴
  • 1篇郝冰
  • 1篇江茂情

传媒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8F—FDG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18F—FDG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的8649例受检者中,诊断为心脏肿瘤者r与0.16%(14/8649)。对这14例患者进行叫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6.9(35~68)岁。患者最终诊断以外科手术病理结果(5例)、肿瘤病史和临床随访结果(9例)为依据,分析^18F—FDGPET/CT诊断情况。结果14例心脏肿瘤,^18F—FDGPET/CT均作出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其中,转移性肿瘤11例,占78.6%(11/14);原发恶性肿瘤2例,占14.3%(2/14);原发良性黏液瘤l例,占7.1%(1/14)。11例转移性肿瘤的原发肿瘤分别为HCC(8例),肺癌(2例)和食管癌(1例)。2例原发恶性肿瘤均发生转移。13例恶性肿瘤患者SUVmax、为3.2~10.7,高于正常心肌。结论全身^18F—FDG PEF/CT检查对心脏转移及原发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探查心脏恶性肿瘤全身转移情况,从而进行准确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孙龙江茂情赵龙罗作明吴华
关键词:心脏肿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18F—FDGPET/CT在肾细胞癌癌栓分级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肾细胞癌(RCC)并发静脉癌栓患者的肿瘤分期和癌栓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9月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被诊断为RCC,并最终通过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72例患者(男52例,女20例,年龄36-74岁)的PET/CT、增强cT资料。采用美国Mayo医学中心的5级分类法,对其中诊断为RCC合并静脉癌栓患者的癌栓进行分级,并采用Wilcoxon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分析PET/CT和增强cT对并发静脉癌栓患者的癌栓分级诊断的差异。对所有患者的腹部区层面作NM分期,并用X2检验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评价72例患者腹部区层面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的差异。结果72例中18例患者发现静脉癌栓,18F-FDGPET/CT显像示癌栓局限在同侧肾静脉内(0级,9例),癌栓延伸至下腔静脉内(I级4例,Ⅱ级2例,Ⅲ级1例),癌栓延伸至膈肌上(Ⅳ级,2例)。72例患者腹部区层面PET/CT分期情况:N0M0期20例,N1M0期21例,N0M1期9例,N1M2期22例;增强cT分期情况:NoM0期50例,N1M0期10例,N0M1期10例,N1M1期2例。除腹部区平面外,全身PET/CT另发现淋巴结转移(N1)和远端转移(M1)各2例。18F-FDGPET/CT在癌栓分级及腹部区层面NM分期上优于增强CT(z=-2.462,P〈O.05;x=32.806,P〈0.01)。结论18F-FDGPET/CT检查不仅可以了解RCC合并静脉癌栓患者的局部和全身转移情况,还能明确癌栓的延伸范围,对癌栓进行准确分级,其诊断效能优于增强CT,能够帮助临床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郭崴郝冰陈皓鋆赵龙罗作明吴华孙龙
关键词:肾细胞肿瘤分期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