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110)

作品数:8 被引量:102H指数:5
相关作者:邱丽娟王跃平常汝镇杨恒山王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大豆
  • 3篇胁迫
  • 3篇基因
  • 3篇NACL胁迫
  • 2篇菜用
  • 2篇菜用大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变异
  • 1篇低聚糖
  • 1篇多胺
  • 1篇多胺代谢
  • 1篇序列标签
  • 1篇叶片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胰蛋白酶
  • 1篇异源
  • 1篇异源表达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5篇邱丽娟
  • 3篇王跃平
  • 3篇王聪
  • 3篇常汝镇
  • 3篇杨恒山
  • 2篇陈雄庭
  • 2篇朱月林
  • 2篇金龙国
  • 2篇李英慧
  • 2篇杨立飞
  • 1篇孙守红
  • 1篇关荣霞
  • 1篇周国安
  • 1篇董永义
  • 1篇贾俊英
  • 1篇郝再彬
  • 1篇董志敏
  • 1篇刘章雄
  • 1篇张乐
  • 1篇罗玲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大豆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种子膨大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蛭石栽培试验,在100mmol.L-1 NaCl胁迫下,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菜用大豆品种种子膨大、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耐盐品种‘绿领特早’种子干质量及大小的增加在NaCl胁迫15d时未受显著影响,而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种子的膨大受到了显著抑制。(2)NaCl胁迫导致菜用大豆种子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的过量积累,但‘绿领特早’种子的相对积累量均低于‘理想高产95-1’。(3)与‘理想高产95-1’相比,‘绿领特早’在NaCl胁迫期间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较高的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胁迫中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胁迫后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胁迫前中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谷胱甘肽(GSH)含量。研究发现,‘绿领特早’种子在NaCl胁迫期间能够保持较高且协调平衡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较高的AsA-GSH循环效率,同时维持了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有效抑制了O2.-和H2O2的过量积累,进而有效降低了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这可能是其耐盐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聪朱月林杨立飞杨恒山
关键词:菜用大豆NACL胁迫抗氧化系统
微波和超声两种技术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效果被引量:13
2008年
以大豆品种合丰23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微波和超声两种技术提取的大豆低聚糖(水苏糖、绵子糖和蔗糖)的效果,旨在筛选和建立大豆低聚糖的最佳检测方法,为大豆低聚糖的含量检测提供依据。用水苏糖、绵子糖和蔗糖的标准品对12种流动相和3种检测温度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最佳检测条件(乙腈∶水=60∶40,温度35℃)。微波法提取大豆低聚糖,采用正交试验,选取4因素3水平按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溶液,1∶10溶解,高火,2 min。超声法提取大豆低聚糖,选取4因素4水平按正交表L16(44)进行试验,选出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4个料液比例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5%乙醇溶液,1∶10溶解,40 KHz,60℃,超声1.5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微波技术和超声技术提取低聚糖的总糖浓度分别为11.48%和7.70%,表明微波技术比超声技术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效率高、效果好,且节省有机溶剂、方法简单。建立了基于微波提取的HPLC法对大豆低聚糖含量的高效检测方法,为开展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和大豆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立洋金龙国刘章雄郝再彬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低聚糖超声微波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
绥农14鼓粒期籽粒cDNA文库构建及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大豆EST分析对深入了解大豆重要性状形成机制并发掘新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绥农14鼓粒期的籽粒cDNA文库并测定EST序列,目的是分析绥农14鼓粒期的基因表达特性,为挖掘和克隆基因提供物质支撑。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文库的初始库容为1.2×106,扩增后文库的库容为1.6×109,重组率达98%,用载体两端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均大于0.9kb,随机对2300个单克隆测序,获得有效序列2201条,SeqMANⅡ组装整理后的序列2114条,包括1516个contig或者singlet,平均长度为672bp。对组装后的序列构建籽粒鼓粒表达图谱,发现籽粒形成初期,能量代谢、初级代谢途径、蛋白合成定向贮藏类基因表达量较多,而涉及细胞运输,细胞结构和抗性类基因表达量较低。
王跃平李英慧陈雄庭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CDNA文库同源分析功能注释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owman-Birk基因家族新等位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主要有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KTi)和Bowman-Bir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BBI).BBI家族已经克隆的有BBI-A,BBI-C和BBI-D三类抑制剂,而KTi型家族包含有Tia,Tib,Tic,Tid,Tie,Tif,Tis和ti共8个多基因共显性控制单位点的多态类型及KTi1/2,KTi3等成员.本研究对大豆品种"绥农14"鼓粒期籽粒cDNA文库随机测序,组装出的175个contigs(或singletons),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有关的contigs有17个,其中12个序列组装成的4个contigs,如contig5,contig35,contig8和contig9分别与BBI家族成员BBI-A1,BBI-A2,BBI-C和BBI-D有关,序列之间的相似性达到98%以上,均包含完整的可读框(ORF),并且存在新的等位变异,通过cDNA和基因组PCR扩增,克隆了BBI家族4个成员,证实了新等位变异的存在.通过比较分析籽粒形成时期的cDNA文库,发现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随籽粒的发育和成熟而呈现由低到高变化趋势.大豆、水稻、花生、玉米和豇豆的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序列聚类分析,表明禾谷类和豆科植物BBI家族具有共同的祖先.
王跃平陈雄庭邱丽娟
关键词:等位变异
大豆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核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被引量:57
2011年
研究大豆核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探讨影响其密码子组成和编码特点的因素,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改良大豆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基因组的46430个高置信编码基因和2071条大豆全长转录本序列为数据来源,应用CodonW软件对大豆全基因组密码子组成、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和全长转录组编码区密码子使用各项参数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发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编码区G+C和GC3s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G+C和GC3s含量越高的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越高,并确定了UCC和GCC为大豆最优密码子。编码区长度分组分析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随编码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编码区较长的基因则趋向于随机使用密码子,且在转录组数据范围内,编码区长度介于400~600bp的基因表达水平最高。大豆叶片和种子中特异表达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和基因表达水平较为接近,但种子特异表达基因的G+C和GC3s含量均显著高于叶片特异表达基因,而其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则极显著低于叶片特异表达基因。
张乐金龙国罗玲王跃平董志敏孙守红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基因组转录组密码子
NaCl胁迫对结荚期菜用大豆叶片游离态多胺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蛭石栽培,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菜用大豆[Glycinemax(L.)Merr.]品种结荚期干物质积累、单株产量及叶片游离态多胺(PAs)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菜用大豆植株干重及单株产量,但耐盐品种"绿领特早"的降幅低于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与"理想高产95-1"相比,"绿领特早"叶片在整个NaCl胁迫期间均维持了相对较低的H2O2含量、游离态腐胺(Put)含量及较高的游离态亚精胺(Spd)含量,在胁迫6~15d期间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游离态精胺(Spm)含量、(Spd+Spm)/Put值及较低的Put/PAs值。说明耐盐品种"绿领特早"叶片具有较强的由游离态Put向游离态Spd和Spm转化的能力,维持了较低的游离态Put含量和较高的游离态Spd及Spm含量,进而抑制了活性氧过量积累。
王聪杨恒山董永义贾俊英
关键词:NACL胁迫结荚期菜用大豆
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种子多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蛭石栽培,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品种菜用大豆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和多胺(PAs)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增加了菜用大豆种子的MDA含量,但耐盐品种‘绿领特早’(LL)的增幅低于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LX).与LX相比,LL种子在整个NaCl胁迫期间均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游离态精胺(Spm)、结合态Spm、结合态亚精胺(Spd)、束缚态Spd和束缚态腐胺(Put)含量,较高的(Spd+Spm)/Put和(cPAs+bPAs)/fPAs值及较低的Put/PAs值,在胁迫中、后期(9~15d)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游离态Spd含量;胁迫期间,LL的精胺酸脱羧酶(ADC)长时期(6~15d)保持相对较高的活性,而多胺氧化酶(PAO)则长时期(6~15d)维持相对较低的活性.综上,LL具有较强的多胺合成能力及较强的Put向Spd和Spm以及游离态多胺向结合态和束缚态多胺转化的能力,进而有效抑制了细胞的膜脂过氧化,这可能是其耐盐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聪朱月林杨立飞杨恒山
关键词:NACL胁迫
异源表达一个大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GmNHX2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被引量:9
2009年
Na+/H+逆向转运蛋白调节细胞内的离子内平衡,在植物耐盐性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一个大豆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同源基因GmNHX2,编码一条长534氨基酸的多肽并预测有10个可能的跨膜结构域.GmNHX2在大豆的根、茎和叶中表达,但在根中的丰度最高,受NaCl和PEG(polyethylene glycol)处理的诱导表达.GmNHX2与LeNHX2和AtNHX2的序列相似性高于AtNHX1和AtSOS1.尽管系统发育分析将GmNHX2与细胞器(液泡和囊泡)逆向转运蛋白聚成一类,但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GmNHX2-EGFP(enhanced green flurescent protein)融合蛋白可能位于植物细胞的质膜或细胞器膜上.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异源表达GmNHX2的拟南芥植株在萌发和幼苗期都更加耐高浓度的NaCl.这些结果暗示,GmNHX2是一个Na+/H+逆向转运蛋白同源物,可能在盐胁迫下执行调节离子内平衡的功能.
周国安关荣霞李英慧常汝镇邱丽娟
关键词:NA^+/H^+逆向转运蛋白耐盐性大豆
共1页<1>
聚类工具0